維他命當糖果吞?他一次吞了150顆,醫師:第一時間這樣做
之前跟大家分享「孩子不吃飯,請先別急著給營養補充品!」,有不少粉絲留言想聽可怕的故事,所以這次阿包醫生就來分享啦!
維他命當糖果吞?一次吞了150顆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以前大學學妹問我:「包子學長,想請問我同學小孩3歲半,剛剛吃了150顆維他命D,有送去急診,但醫師說他沒碰過,應該沒關係,就回去了,想確認一下有需要觀察什麼嗎,感覺毛毛的...」
嗯,我聽了也很毛。因為這位孩子竟然一次吞下150顆維他命,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呀!而且,即使是好吃的糖果,也沒有人一次吞150顆啊!不得不佩服這位小朋友,雖然聽媽媽說小孩看起來沒事,一切都正常,但我心裡整個緊繃起來,因為我已經想到後續會有的狀況,絕對不是家長能想像的....
我馬上拿出計算機,計算他吃下去的維生素D劑量有無達到中毒濃度,因為過量攝取維生素D會造成高血鈣、高尿鈣,症狀會有異常口渴,眼睛發炎,皮膚搔癢,厭食、嗜睡、腹瀉、頻尿等,以及鈣在血管壁、肝臟、肺部、腎臟、胃中的異常沈澱,出現關節疼痛等,甚至造成心律不整,嚴重亦會致命!
現在就來跟大家說明3個重點:
1. 藥品、營養品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來避免孩子誤食或過量攝取。
2. 孩子懂事後,適時教導孩子服用藥品和補充品的目的。
3. 從小就要教導孩子吃東西要適量,不能因為好吃就一直吃,對於營養補充品更要注意用量。
誤食中毒好發於6歲以下,誤吞常客有這些
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誤食中毒事件發生在小於6歲的孩童,尤其以口腔期階段的小寶寶最常見,他們會藉由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滿足,另外,統計也發現,最常發生意外中毒的地方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家中。
不管誤食地點在哪,任何物品都可能造成兒童誤食,包括以下3類:
1.藥物:降血壓藥物、降血糖藥物、維他命藥片、兒童藥水等。
2.細小物品:玩具零件、鈕扣、電池、紅豆、綠豆、花生、迴紋針、硬幣等。
3.洗劑、化學藥劑:清潔劑、殺蟲劑、包粽強鹼水等。
其中,電池、玩具零件更是寶包誤食的常客,曾有孩童因為誤吞電池,最後只能透過內視鏡取出,若是太晚發現,後果實在不堪設想。而誤食殺蟲劑或鹼水的孩子,阿包醫生之前在醫院的加護病房不時會遇到,這些孩子即使渡過危險期,後面還有許多後遺症將會陪伴他們一輩子。
預防孩子誤食8方法
由於寶包好奇心旺盛,加上有的小零件或電池遠看真的很像小餅乾,孩子不易分辨,往往隨手一抓就往肚裡吞,最後只得就醫取出,這邊也提供以下8種方法,提供給爸媽參考。
1.確認環境安全
爸媽應確保任何孩童可伸手觸碰的地方都是安全的,像是櫃子、電視、兒童床等。
2.存放好藥物
所有藥物或保健食品應放在高櫃或不易開啟的安全瓶中。另外,兒童用藥由因為氣味芳香,因此也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每次用完也應立即放回原處。
3.避免在兒童面前服藥
避免在年紀較小的孩子面前吃藥,以免引起模仿。
4.確認藥物數量
大人服藥時應默數數量,若有掉落要確實找出並丟棄。
5.謹慎處理過期藥物
過期或未用完的藥物應確實回收。
6.確實收好危險物品
清潔用品、殺蟲劑等化學藥劑應存放在鎖櫃。另外,若突然有事應暫緩手邊工作,並先將正在服用的藥物或整理家務的清潔劑收好再去,許多誤食事件都是在此時發生。
7.勿用食品容器分裝有毒物
切勿用食品容器分裝有毒的液體或粉末,例如:鹼粽水、農藥,曾有孩童誤食導致食道灼傷,甚至死亡。
8.確實收好零碎物品
所有可能誤食的物品應放在兒童無法開啟的鎖櫃中,例如:迴紋針、圖釘、磁鐵、硬幣、瓜子、綠豆、花生。
當孩子誤食,第一時間這樣做
若是孩子不慎誤食或疑似中毒,請爸媽依照誤食狀況遵照以下方法,但若是無法確定自己能否處理,應直接撥打119送醫。
狀況1:吞入異物→移除、避免催吐
若是孩子不慎吞入異物,首先要先確認該物品為何,若是用肉眼就可看見位於口腔的物品,那麼可立即移除;但如果看不到,則不管是哪一種物品都不建議催吐,並且應盡快送醫,因為若孩子吞下的是有機溶劑,在催吐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吸入性肺炎,若是強鹼水則可能造成二度灼傷。
狀況2:確認噎到→拍背壓胸或哈姆立克法
噎到狀況有兩種,第一種是若吞入的異物卡在上呼吸,造成阻塞或窒息,而且也無法發出聲音,那麼可以利用拍背壓胸或哈姆立克法,將異物藉由肺部氣流或腹壓噴出。
第二種是可以發出聲音,但呼吸有咻咻聲,那麼異物應該未完全阻塞,或卡在下呼吸道,應儘速就醫取出。
狀況3:不確認物品→盡速就醫
第三種則是不確認孩子吞入的物品有無危險性,建議先詢問孩子吃進了什麼,同時將殘餘部分或可疑藥物和藥物包裝包好,並且盡速送醫,到醫院後應提供給醫護人員參考。也可撥打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電話諮詢,(02)2871-7121。
若是玩具的殘餘零件,可幫助醫師判斷能否在X光片中看到;若是藥物包裝或說明書則可以提供醫師正確藥名,甚至是中毒處理方法。
最後也提醒爸媽,除了將預防方法學起來外,平時也該注意孩子的狀況!當孩子有異狀,像是呼吸困難、手緊抓著脖子、說不出話、臉部脹紅、嘴唇發紫、劇烈咳嗽等,都是誤食或中毒的徵兆,應該立即停下手邊工作查看,才能確保寶包安全無虞喔!
對了,故事的最後,好在那位孩子服用的維生素D劑量尚未達到中毒濃度,並且後續追蹤也無出現高血鈣及高尿鈣的症狀,讓我鬆了一口氣!但我永遠會記得他吃了150顆的這件事,並引以為鑑!
本文由巫漢盟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爸媽如何避免孩子誤食危機?】

阿包醫生(巫漢盟醫師)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最愛的寶包。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診療故事、健康資訊、教養心情。育兒路上,讓我陪著你,與孩子一起成長。
經歷:長庚大學醫學系學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科研究醫師、台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專科醫師。
專長:兒童生長評估、嬰幼兒飲食建議、過敏氣喘、氣管鏡及胸腔超音波操作、一般兒科疾病、疫苗注射、健兒門診。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想做家事就故意摔破碗 夫無奈控「婚前不是這樣的」
一張老照片背後的故事:我的單親媽媽,當年從絢爛秀場、到檳榔攤菜市場,都帶著我這個拖油瓶
疫情燒不停!他苦惱「母親節不返鄉母怨很不孝」網:匯十萬保證不吵
結婚買新房,登記在誰名下好?一圖看律師分析各優點比較
寶寶名字誰來取?婆婆堅持替孫取名不成反情勒,網友力挺:誰生的誰取名!
媳婦不孕被婆婆逼離婚,卻被前夫要求生病幫忙照顧她!專家:「2大類婆婆」女生要留意
婆婆不滿媳婦同住「住娘家也可」 她怒嗆:房子以後是我們的
月薪不到3萬給不起孝親費 專家提27歲百萬年薪案例啟發
公婆「很懂體諒」邀婚後同住 過來人秒搖頭:一定會吵
孩子跟媽媽姓行不行?夫:「這會讓我感覺孩子不是我的...」妻感嘆犧牲換心寒!
催生、不尊重媳婦⋯韓國婆婆是大魔王?大S再婚考驗才正開始!
比爾蓋茲與妻子結束27年婚姻的啟示!專家:「熟齡離婚」簽字前做好2準備
出現婆媳問題怎麼辦?專家:婆媳關係解套4原則,媳婦、先生、婆婆還可以這樣做
準婆家「3間廁所」不外借意外成警訊 她婚後得知真相超崩潰
大S宣布與具俊曄再婚!回顧與汪小菲「婚姻就是婚姻,不是粉紅泡泡」當媽後每天叫醒她的是罪惡感
媳婦永遠是外人?兒買房婆婆喊:「不能登記在媳婦名下!」 專家傳授夫妻買房這樣登記最有益
離婚不是悲傷的終點,是追尋幸福的開始!「家政婦」隱忍30年終離婚,流淚月餘後重啟新人生
婆媳問題是親子問題!婆婆過度干涉、先生壓力大迴避......3原因產生衝突
《一切都怪筷子拿太遠》胖媳婦和日本婆婆說話倒退三步、用敬語,以「問問題」維繫好關係
產後兩天收老公「分手信」,歐陽靖:人生沒有劇本,被迫孤身,那就更堅強!
男職業遭女友媽媽嫌棄 眾人無言:市場賣肉都很有錢
「親眼見女兒過好才放心!」不識英文的台灣阿嬤,憑小抄勇闖南美只為幫女兒坐月子!
大姑後悔當頂客族!5寶媽拒200萬賣么兒 挨婆婆罵:沒良心
期待婆媳關係像母女?恐怕會大失所望!心理師教5方法化解新世代婆媳問題
老公提議花費AA制!人妻一招反擊「深夜服務要收錢」他秒慫
婆婆要求早起拜拜,媳婦回「等我睡醒」 夫因此提離婚遭法院駁回!
婆婆要求「年終上繳一半」嚇壞媳婦!媳婦該給孝親費嗎?不想給怎麼辦?
妻拒單獨去婆家吃年夜飯 夫抱怨反遭圍剿:你太超過
不想給媳婦壓力! 85歲婆婆堅持獨居:同是別人女兒,女人不為難女人
嫁出去就不是女兒? 她過年想回娘家遭父母罵「想帶衰」
猜你喜歡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退休生活是一種修練!薇薇夫人:如果沒充分準備 面對的其實是一片荒原
該怎麼正確的染髮才能成功遮住白髮?染髮5大技巧大公開,跟著這樣做變年輕又自然美
營養師指4類人易成「人肉捕蚊燈」 3步驟快速止癢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維他命C飯前or飯後服用? 營養師曝正確時機點:過量小心5大危害
減肥免算熱量輕鬆瘦!營養師傳授簡單3招,低醣飲食控醣就好
40歲起大腦開始衰退!日本醫學博士傳授「大腦排毒飲食法」:吃黏黏的食物,7招防失智
口服玻尿酸能治關節炎、護膚抗老?教授揭一關鍵
只要1張椅子也能在家做運動 專家教心肺有氧訓練讓你抗疫又紓壓
夏天「5種食物」易造成食物中毒,高蛋白質食物也在內!如何吃才能吃得安全、健康?
保健食品吃了一個月感覺沒效該放棄嗎?專業醫師說這樣吃才看得出效果
防爭產,財富傳承早規畫!建議父母提早寫好遺囑節稅省,將財產依照自己的心意做好分配
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
有片|清冠一號使用以及匡列、確診懶人包一次報你知
不想做家事就故意摔破碗 夫無奈控「婚前不是這樣的」
後山緩慢步調,磨出寬容慢活!54歲曹蘭移民台東當小農:不再用美肌拍照,活出真實自我
不造成身體負擔又能有飽足感 營養師認證10種低卡零食清單
如何改善三高問題?營養師傳授心法教三餐這樣吃
營養師揭增強免疫力的3大方法及10種食材 讓你疫情期間吃得好,防疫沒煩惱!
婆婆確診媳婦狂噴酒精 小姑不滿反遭網反轟
喝對咖啡助減重、延壽!「8NG喝法」曝 做成甜點、晚上喝都不OK
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運動好處顯著
「小滿」天氣漸炎熱 這樣吃這樣動幫你除溼又除熱
與老伴鬥嘴容易越吵越冒火!薇薇夫人:婚姻家庭如戰場,需帶智慧上陣
我們是如何學會喜歡披薩、巧克力與蔬菜湯?專家告訴你飲食情感是怎麼創造的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
心臟病發讓他頓悟人生!賣掉千萬宅上山種菜:不能當首富,就當全台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健康飲食搭配運動健身!增肌減脂、補蛋白質良伴的「即食雞胸肉」,你愛哪一味?
北部粽、南部粽、雜糧粽…醫教心血管患者健康吃粽子
外婆快樂我們就快樂,兒孫陪伴89歲奶奶到處玩! 帶高齡者出遊牢記7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