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童變性治療增加 引道德憂慮
【中央社╱芝加哥20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多份報告指出,少數但愈來愈多認為自己生錯性別的青少年,甚至是更年幼的兒童,已獲得父母及醫生的支持,接受變性治療。
美聯社報導,該議題引發道德問題,部分專家主張,須謹慎使用阻礙青春期的藥物及荷爾蒙來治療這些兒童。
洛杉磯1名8歲的二年級生是典型患者。他的母親告訴美聯社,這個孩子生為女孩,18個月大時即說出「我,男孩」,自此之後對此深信不疑。當初家人震驚不已,但現在已把孩子當成男孩,也正觀察青春期的初期性徵,以展開治療。
今天刊登的3份報告其中1篇的報告作者、波士頓兒童醫院的性別認同醫療中心負責人史巴克博士(Dr.Norman Spack)表示,小兒科醫師需知這些孩子存在,且應該得到治療。
史巴克接受訪問時說:「如果你打開門,來的就是這些孩子,他們就在那兒等著你治療。」
對年幼兒童來說,轉換性別角色、偶爾假裝成異性很常見。但這些孩子不同,他們很確定自己生錯身體。
有些孩子被貼上「性別認同障礙」標籤,這是一種精神病學上的診斷。不過史巴克認為是誤稱。新興研究顯示,這些孩子的大腦差異與異性更相似。
史巴克說,根據一些估計,每1萬兒童就有1人有此狀況。
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Pediatrics)生物倫理委員會委員穆恩博士(Dr.Margaret Moon)表示,對18歲以下兒童實施變性治療會引發道德疑慮,而且孩子父母的動機也得嚴加細查。
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柏曼生物倫理研究所(Johns Hopkins Berman Institute of Bioethics)的穆恩指出,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對狹義性別角色感到極度不安,因而接受精神病診斷;有些人可能是被父母強迫接受治療的同性戀,這些父母對變性小孩比對同性戀小孩更感自在。
穆恩說,「太早接受這種不能逆轉的治療」是有害的。
提供這類治療的醫生則說,不治療會造成更大傷害。
中央社
中央社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家暴法不合時宜漏洞多 朝野籲修法 衛福部給不出時程
調查:「初夜」年齡降低,36% 15歲以下未成年學生有過性經驗
你有尊重一個女孩小人物式的努力嗎?別對掙扎的她潑冷水
百名平權志工上街 促民眾支持跨國同婚合法
同婚上路將滿周年 四成同志員工擔心升遷不敢出櫃
父母的支持讓適應不良孩子成為IQ180天才大臣 唐鳳︰我一直都是我自己的樣子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 伴侶盟調查:近6成遭原生家庭不友善對待
傷身或有益健康?各國對自慰看法大不同
「醜女」絕非單純的言語霸凌 我沒長成這樣的權利嗎?
接受治療的同性戀 最後能變「正常」嗎?
網傳恐同言論 疾管署:愛滋感染無關性向
421位精神科醫師聲明 支持「同性婚姻和同志教育」
正港打手槍?健教課本被投訴到崩潰 索性把性器畫成一把槍
「花花公子」創辦人逝/解放女性?物化婦女?至今惹議
家長嚇壞了! 6%國小男生竟有性經驗
性傾向扭轉治療 確定禁止!
職場歧視同志…不能攜伴參加活動 主管怕性平問題
怕丟工作、影響人際關係 台灣職場對同志仍不友善
女需比男多工作55天 才有同等年薪
跨年留意鹹豬手 3步驟擊退色狼
雙胞胎哥哥是同志 弟弟一定也是?
受不了社會歧視 近3成同志曾想死
關鍵數字/出生性別比 1.06
醫二三事╱人人有座斷背山
性別話題的「潛規則」
同志禁婚 易生焦慮、引發酗酒
2歲時自覺是男生 5歲女娃想變性
是不是同性戀 研究:看得出來
從小被罵「娘」 忍痛學忽視
真人模擬實戰 男同志性愛手冊打破衛教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