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對象不固定 小心菜花朵朵開
俗稱菜花的尖形濕疣,是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導致,主要是藉由性接觸感染,或經由被患者分泌物汙染的器物(如三溫暖、游泳池、泡溫泉的共用毛巾、馬桶坐墊)而間接傳染。這些贅肉可能單獨長或叢生聚在一起,就像小朵花椰菜長在皮膚或黏膜上,男女都有機會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可能接觸到病毒的任何部位,包括肛門、耳朵、嘴角甚至口腔內,都有可能長菜花。
很多病患說他們都有戴套,為什麼還會感染?其實只要是和患者親密接觸就是高風險的行為,因為性行為的前戲大都不會使用保險套,且保險套也只能保護陰莖部位,陰囊及其他會陰部也是感染風險區。
也有病人說他結婚後單一性伴侶、沒在外捻花惹草,但為何還是中標?別忘了病人本身或是另一半,婚前的生活有可能「相當精彩」。
據統計,80%的50歲成人都曾感染HPV,但都沒有症狀且能藉由人體免疫系統自行清除病毒。但若發病,潛伏期依病毒量與被感染者的免疫能力有所差異,大約三周到八、九個月,平均約三個月,而且潛伏期時即有傳染力。
菜花的診斷,主要是肉眼先看到,手術檢體的病理診斷最為可靠。一旦確診,可用藥物治療、手術、電燒、冷凍、雷射療法等,但治療後常復發,所以病人也常需接受多次或多種的治療。
想要預防感染菜花,可考慮施打HPV疫苗,有研究指出,已感染者確實清除菜花病灶之後施打疫苗,仍約有50%的保護力。
避免「連結」對象不固定,建議單一性伴侶並全程使用保險套,才是預防性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如果一方已罹病,性伴侶也應接受檢查和治療,以免反覆傳染。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維持單一性伴侶很難 打疫苗始能有效避免感染HPV病毒
2030消除愛滋/愛滋病患長得像你我 電影戲劇來說愛滋故事有助減歧視
2030消除愛滋/愛滋治療進步 長效針劑美已上市
2030消除愛滋/5成民眾仍歧視 愛滋病患怕曝光而中斷就醫
2030消除愛滋/愛滋「九0、九三、九五」提前達標 新藥物加整合治療立功
不只菸酒檳榔!「口愛」性行為染HPV恐致頭頸癌
性生活單純不可能染病是錯誤觀念!醫揭愛滋病2大感染途徑
固定性伴侶為何還會染菜花? 醫曝「潛在感染源」:半年內都可能發作
防愛滋用吃的 疾管署提供3族群公費藥物
北市愛滋通報人數逐年降低 3動作有效預防感染
「我一輩子潔身自愛當個好太太,卻得2種性病!」診間痛哭的60歲婦人給婦產科女醫的啟示
愛滋男半年長胖20公斤 原來是服藥副作用
愛滋及早發現並治療 可過與一般人無異生活
新冠肺炎衝擊愛滋照護 專家提三大策略因應
恐怖情人 愛滋條例21條成幫凶
醫推U=U 測不到病毒就無傳染力
公費投藥喊卡 愛滋防線憂破口
想當網黃賺錢 資深脫星阿空這麼建議......
他是恐怖情人 愛滋條例21條竟成幫兇
事前投藥防愛滋(PrEP)計畫年底終止 愛滋防線憂破口
「網黃」是什麼?專家說宣傳性病防治要靠他們
有效預防愛滋 專家籲高危險族群遵守PrEP用藥原則
醫界力推U=U 測不到病毒即不具傳染力
台灣愛滋新增感染者連3年下降 估今年再減兩成
「痛痛女孩」民團籲本土研究 國健署:明年中有結果
男性HPV感染率逾9成 曾染菜花發生罹癌風險增九倍
疾管署:無法排除感染0風險 故使用「幾乎」表微乎其微
千里送藥治愛滋 創U愛環境
公共場所這些東西別亂碰 無性經驗也可能會染上菜花
愛滋除罪連署達標 提案者:推倒歧視高牆避免獵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