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細胞》雜誌刊出一項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巴金森氏症可能與腸道里的微生物變化有關。
國內巴金森氏症學者、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近幾年全球與巴金森氏症的研究,都與α-突觸核蛋白沉積有關,研究顯示腸道菌種生長,有可能造成α-突觸核蛋白增加、累積,進而導致巴金森氏症。
吳瑞美指出,研究顯示突觸核蛋白過度沉積,會造成神經細胞死亡,進而導致巴金森氏症,而腸道的菌種有可能影響到α-突觸核蛋白沉積;而台大長期追蹤健保大數據庫資料進行研究,也發現便祕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比例較高,而飲食習慣則影響腸道菌種生長,因此推斷巴金森氏症可能會與腸道菌種、飲食、便秘都有關連。
💪更多健康推薦
‧65歲退休男擁2000萬「有錢有閒卻過地獄生活」為長年一習慣所苦
‧帶行李箱搭電扶梯,錯放一階恐連環摔!上行下行保命口訣別記錯
‧「先吃菜再吃肉」已過時?日專家揭不同年齡的正確飲食順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