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璋/避免重複檢查 醫病都應盡己力
檢查費增 醫療人員報酬低
105年門診費用為3,924億點占65.9%,住院2,028億點占34.1%。西醫門診三大支出是檢驗檢查費、藥費與診察費,其中檢驗檢查費最多,民國105年增加到1,522億點,占門診費用38.8%,藥費為1,366億點,占34.8%,診察費為855億點,占21.8%。
換言之,當一個病人去看西醫門診,健保平均每支出10元,近4元花在檢驗檢查,3.5元花在藥費,真正給付給醫療人員的勞務收入不到3元。
檢驗檢查常見尿液、血液、X光、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全台26家醫學中心共給付386億點,占25.4%、84家區域醫院給付476億點,占31.3%、10,259家基層診所給付414億點,占27%,367家地區醫院共給付246億點,占16.1%。
105年檢驗檢查項目前廿名,總計支付688億點,以電腦斷層最多,92.92億點,其次是超音波檢查,90.96億點,再其次是核磁共振造影,58.86億點。此外,單血液生化檢查,從88年72億點,增加到105年的199億點,成長率達176.3%;微生物免疫學檢查也從24億點增加到93億點,成長287.5%。
科技管理 雲端系統會提醒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醫療院所仰賴新醫療設備及生化檢驗,掌握病人生理異狀或病情進展。我們尊重醫師的專業,但目前健保自由就醫、論量計酬的支付制度下,不乏重複檢查,背後有各種因素,包括醫療院所為增加收入而開單,或病患跨院就醫要求重做檢驗,如此可能造成資源浪費。
目前健保針對病患求醫,除重大傷病等特定對象外,依規定收取門、急診基本部分負擔及藥品部分負擔費用,門急診是採定額制,藥品則依費用20%收費,上限200元。
健保署6月起強化「健保雲端醫療資訊查詢系統」,推行「重要檢驗檢查項目結果共享制度」,電腦系統會出現視窗提醒醫師,病人近期內做過哪些檢驗及影像檢查,希望透過資訊科技管理,提醒醫界。在尊重醫師自主性前提下,健保署針對重複檢查、檢驗過多案例,列為專業審查重點。
節制浪費 研議部分負擔制
對於醫療資源的使用管理,我們不該將責任全然要求醫療院所,站在人性觀點,許多民眾對不必額外付費的檢驗、檢查來者不拒,甚至認為繳了健保費就要多做檢驗、檢查才划算。呼籲民眾就醫時主動告知最近做過的檢驗檢查項目,避免重複,在照顧弱勢及各種配套措施完備下,落實使用者付費,健保署將研議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制,避免檢驗檢查浮濫。
提供優質醫療照護是政府使命,但醫療費用不斷高漲,醫界及民眾必須攜手合作,節制不必要浪費,盼望有效遏止重複檢驗檢查的支出,同時達到有效分級醫療,則全民幸甚!
●健康名人堂邀請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李伯璋/調整部分負擔抑制浪費 健保才能永續
李伯璋/救健保 民眾也要節制就醫次數
李伯璋/偏鄉居家醫療 應導入合理健保給付
李伯璋/善用雲端資訊、健康存摺 守護健保
李伯璋/健康存摺將增民眾表達意願同意書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李伯璋/健保大數據運用AI 推動數位健康
李伯璋/術前先上比價網查詢
李伯璋/病人是醫療人員最好的老師
李伯璋/務實面對 醫療生態的人性
李伯璋/健保改革要行穩致遠
李伯璋/台灣全民健保 走向國際
李伯璋/分級醫療 讓醫病雙贏
李伯璋/醫者熱血仁心 AI取代不了
李伯璋/我的小鎮醫療情緣
李伯璋/健保費用精準審查 揪出不必要醫療行為
李伯璋/健保資訊上雲端 分級醫療跨大步
李伯璋/健保不是吃到飽 節流才能凍漲
李伯璋/醫療分級&雙向轉診 醫改成功關鍵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