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完結篇/一點一滴琢磨打亮 老篩檢站再現榮光

珍珠夫人

負壓隔離病房裡用黃色及紅色腳印區隔動線,醫護人員穿戴完備,才能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圖非和平院區發燒篩檢中心)記者季相儒╱攝影
負壓隔離病房裡用黃色及紅色腳印區隔動線,醫護人員穿戴完備,才能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圖非和平院區發燒篩檢中心)記者季相儒╱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支援期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站立之地,是多麽備受祝福。

我所待的和平篩檢站深具歷史意義。2003年以前,是綠地草皮小公園,SARS後成立了有負壓設備及隔離病房的發燒篩檢中心,18年來使用次數並不多,五月中旬因應疫情開放使用,比起臨時搭棚的簡易發燒篩檢站,這裡的篩檢是在有空調及負壓的室內環境下進行,較為安全、舒適。

和平篩檢站原本設計的採檢窗口,現已封起由前門進來採檢。圖╱珍珠夫人提供
和平篩檢站原本設計的採檢窗口,現已封起由前門進來採檢。圖╱珍珠夫人提供

SARS後成立的發燒篩檢中心,建築、設備充滿歷史感。

可惜因為不常使用,環境、設備略顯老舊,當我第一次踏進這棟頗具歷史的建築物時,自動玻璃門卡卡打不開,而工作必須使用的換藥車,不僅抽屜拉不開、有時一用力拉、抽屜就會整個掉下來;室內光線偏暗,且約莫有三分之一的空間關閉不使用,身處其中,就像進入電視台中午會播放、動輒數百集演不完的鄉土劇場景,有一點點令人害怕。

有時會發生驚險的事。譬如有天早上,一位學姊突然急匆匆地拿了串鑰匙要來「開門救人」,原來值班學姊K不久前進入隔離病房,為確診阿姨量測血壓,才準備要離開,就發現被反鎖在病房,幸好可以向阿姨借手機打電話求救。還有一次是連續大雨午後,突然「哐啷」一聲,等候區天花板的日光燈整片垂掉下來,篩檢工作只好暫停。

負壓隔離病房裡用黃色及紅色腳印區隔動線,醫護人員穿戴完備,才能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圖非和平院區發燒篩檢中心)記者季相儒╱攝影
負壓隔離病房裡用黃色及紅色腳印區隔動線,醫護人員穿戴完備,才能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圖非和平院區發燒篩檢中心)記者季相儒╱攝影

缺什麼、補什麼,民間動員支援前線大作戰。

成立18年的老發燒篩檢站雖然時有狀況,可是因為「人」,老舊建築有了溫度,也成為疫情中最堅實的後盾。

原本這裡的設計是可以承接100人採檢,經過不斷修正、調整動線,後來每日篩檢量可達300人以上。此外,一有空檔,學姊就帶著我們擦門窗、拖地板等,一點一點擦亮塵封的環境。連利用假日前來支援的立委蔡壁如也稱讚:「哇,換藥車愈擦愈亮了!」

蔡委員是資深護理師,疫情期間她低調地跟著義勇軍排班支援最前線,有次我們一起上白班,她細心又沒有架子,有空就到處走動觀察,聆聽護理師、化學兵及醫師說話,休息時間也忙著協調各種事務。也因著她的深入了解,支持者及企業家大動員,及時展開了支援前線大作戰:小至洗髮精、牛奶、瓶裝水、水果等物資,大至最新式的行動發燒篩檢車,以及防護裝備等,缺乏的物資馬上補齊,效率快又好。

至於未開放的篩檢站祕區是什麼樣子?正好7月初篩檢人數銳減,上班較能喘口氣,C醫師身兼導覽,帶我們實際走一遍發燒篩檢站祕區。

18年歷史建物裡的隔離病房,因為經常使用、消毒,變得好乾淨。圖╱珍珠夫人提供
18年歷史建物裡的隔離病房,因為經常使用、消毒,變得好乾淨。圖╱珍珠夫人提供

發燒篩檢站祕區,彷彿「18年前就準備好的禮物」。

篩檢站的平面設計類似回字形,從大門進來左手邊是採檢室、右手邊是隔離病房區,通過小小的走道轉彎是檢驗室,之後就是尚未開放的祕區:推開厚重大門,有一條空曠走道,連通到採檢室旁的X光室,再往前走是醫護人員專用的浴室及換衣間,以及放置藥物及醫療用品的地方,這裡有道門可以直接通往外面,民眾跟醫護人員動線完全分開、減少感染風險。

採檢區的設計很精巧,採檢者站立的後方牆壁,就有方形抽風口,避免採檢時被感染。後來我走了好幾趟如同迷宮般的密道,幽暗、灰塵密佈,可是每次走完就覺得感動不已:這真是18年前就準備好的禮物啊!

人生少有天降奇蹟,只有點滴累積,過往傷痛的眼淚開成了花,默默地守護這塊土地上的子民,平平安安生活下去。(系列完)

新冠肺炎 醫護人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