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北市升2.5級?侯友宜:落實防疫就能守住疫情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宣布規畫升2.5級的相關防疫措施,被問及新北是否會跟著升級,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只要大家落實防疫規定,相信可以守住疫情。針對柯文哲建議介接健保系統做疫苗護照,中央如果有要求一定配合。
侯友宜表示,只要大家落實防疫規定,相信可以守住疫情。隔壁有桃園跟台北的疫情,大家只要一起做好防疫,且民眾去年在新北嚴重疫情時,都養成防疫習慣跟觀念,落實防疫規定才是不二法門。
針對柯文哲建議介接健保系統,認為有無必要,侯友宜表示,中央如果有要求一定配合,例如八大行業跟保護兒童的地方,保護特殊場所跟兒童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0至6歲免費快篩124萬人受惠 陳時中:兒童發燒特別小心
0至6歲免費領5劑快篩試劑 指揮中心:6月限期領取
蘇貞昌加碼宣布 0至6歲免費領5劑快篩試劑
婦產醫:確診孕婦若有這11種癥兆應速就醫
確診發燒、咳嗽、喉嚨痛…搶不到清冠一號,中醫師教「不吃藥」妙方對付3大魔王症狀
一表看Paxlovid與心肌梗塞相關藥物之交互作用,疫期期間做好7件事護心臟!
弱勢可領免費快篩 陳時中:第二輪「不讓大家等太久」
全民快篩陽性確診今上路 「這些」要擺一起拍照
確診後公司給關懷包 驚喜收炙手可熱的清冠一號
看角度、有深度…醫師影片親示範 幫兒童快篩掌握3重點
下半年出國有望?莊人祥:無開放邊境考量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幼童染疫可能併發腦炎 陳建仁:父母跟老師要好好觀察
快篩陽=PCR陽性確診明上路! 指揮中心訴說決策三大邏輯
快篩陽性、接觸者隔離 數位證明今上路
屢傳腦炎重症個案 羅一鈞再提醒八大前驅症狀
全民快篩陽即確診明上路 6狀況可PCR
「快篩陽性即確診」將全民適用!台大醫師提9招應對無症及輕症
新冠肺炎中西藥物禁忌、副作用 健保署特建置查詢專區
小孩發燒衝急診? 醫師呼籲:四步驟先觀察
30歲男染疫前跑全馬...痊癒後「爬3樓都喘」狂問醫:到底怎了
確診後擔心後遺症 營養師建議嘗試地中海飲食
如何避免新冠後遺症?醫師解析長新冠症狀及確診後注意事項
「上一秒講完下一秒就忘」 6成新冠患者癒後身心差
確診者康復留下新冠後遺症 疲倦健忘、房事不順超困擾
李眉蓁確診出關願分享剩餘清冠一號 陳其邁:這不是養生茶
新冠口服藥Paxlovid禁忌多 清冠一號能否並用醫師解答
染疫開業醫服用抗病毒藥初體驗:腹瀉、嘔吐、舌苦麻
清冠一號全台大缺貨 這裡看得到全國診所庫存數量
我確診了,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教你4個心法度過隔離期焦慮
猜你喜歡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 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
第四劑該打什麼廠牌?專家:重點不在哪個保護力比較好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討論度高卻容易被忽視的Omicron症狀 醫師告訴你出現嘔吐狀況該怎麼辦及緩解方法
全民快篩陽性確診今上路 「這些」要擺一起拍照
「快篩陽=PCR陽」對象再放寬? 陳時中:逐步擴大適用範圍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清冠缺貨!染疫兒童發燒如何自救?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本土增8萬1852例 確診104死再創這波疫情新高
清冠一號究竟有沒有科學實證的療效?教授這麼說
羅一鈞自曝糖尿病史勸世 別為吃「無敵星星」故意染疫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感染Delta、Omicron BA.1、BA.2有不同新冠後遺症風險嗎?英國最新數據揭曉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打過新冠疫苗後染疫可獲得超級免疫力?專家解析「刻意被感染」到底是不是好主意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新冠染疫後無症狀、輕症,還需擔心後遺症嗎?中醫觀點:5成患者會出現這種病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疫情進入高峰! 今確診人數未破10萬人 陳時中這樣解釋
蘇貞昌加碼宣布 0至6歲免費領5劑快篩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