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手錶與心臟病
今年3月的美國心臟醫學年會,Apple Heart Study(蘋果心臟研究)是開場的重頭戲,這是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由蘋果公司全額贊助,在網路上招募,有近42萬人參加,其中兩萬五千人超過65歲。千分之五的人(2162人)被手錶發現了心跳不規則,但在超過65歲的人中,有超過3%的人異常。
發現異常後,研究者會用長時間的心電圖貼片來跟Apple Watch做比對,在參加比對的450人(佔發現異常人數的1/5)中,71%是正確的,就是說手錶雖沒通知,但卻確實是心房顫動,當接到Apple Watch心房顫動通知時,有84%的正確率。
換句話說,當接到Apple Watch通知說你有心房顫動時,它大概沒錯。
參加美國心臟醫學會二十幾年來,這是我第一次沒看到醫學書商擺攤,往年書商陣容浩大,甚至還曾有專賣古董醫學書籍的書商來湊上一腳,但今年這些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些醫學雜誌攤位,取而代之的,是在展示區中「未來中心future hub」的舞台。
在這個未來中心有許多演講,討論電子科技、人工智慧、穿戴裝置這些新的議題,甚至在這個舞台,還舉辦了許多場次的創新競賽,由各地的參賽者秀出他們利用各種新科技,輔助醫療的新點子。
蘋果心臟研究,就屬於這種新趨勢的研究,它的目的,是要利用穿戴裝置,抓出隱藏的心房顫動。
當心房顫動發生時,有的人會心悸、頭暈、氣喘、甚至昏倒,但也有人一點症狀都沒有,但是它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很容易讓人中風,要是罹患了心房顫動,每一年中風的機會是4~5%,一年4~5%,看起來好像不太高,可是十年呢?二十年呢?
但這些是可以預防的,抗凝血劑可以降低它2/3的風險,也就是說只要知道了這個壞蛋的存在,就有手段可以預防它作怪,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到底有沒有心房顫動。
傳統的方法像警察抓小偷,有症狀時做心電圖,但是往往病人在家中不舒服,一到醫院就好了;也可以做24小時心電圖,或是7天的貼片檢查來守株待兔,但還是一樣,常常檢查時好好的,一拆下來後就發病(在蘋果心臟研究中,一周貼片就能抓到心房顫動的機會只有34%);還有一種自己測心電圖的儀器,當不舒服時可立刻測試,這種器材的好處是可以知道不舒服時的心跳狀態,但萬一太不敏感,一點症狀都沒有時就傷腦筋了。
有些不用心電圖的方法,利用脈搏的不規則來猜,有的用特殊的血壓計在每次量血壓時順便測試,有的利用手機的攝影機,有的用手環或是手錶的感測器,來抓不規則的脈搏,但要判斷是否真的是心房顫動,最終還是要用心電圖來佐證。
蘋果心臟研究,是手機24小時間斷性的脈搏監測,當不正常時,就提醒主人就醫,第四代的蘋果手機,還有立即心電圖的功能,但是這個功能在台灣沒有開放。
這個穿戴式裝置的研究,引起了心臟學界廣泛的討論,像這種無症狀的心房顫動,是否跟有症狀的心房顫動一樣危險?是否該用相同的治療方式?或是當穿戴裝置暴露了個人隱私及生活習慣時,該如何處理?都成了有待探討的新問題。

洪惠風
新光醫院教研部副主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洪惠風/忽高忽低的血壓
洪惠風/錢幣上的偽醫學
洪惠風/60-80歲國人 適當的血壓數值是多少?
洪惠風/幸福人與薛西弗斯
洪惠風/考場、考試 與台灣最早的官方醫療機構
洪惠風/WFH to MFH 自我監測的潮流
洪惠風/俯臥 血氧 COVID-19
洪惠風/產出10個諾貝爾獎的替代役----黃扁帽醫師科學家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洪惠風/三小、梅杜莎、心臟、食人族
洪惠風/病歷的起源,來自於VIP的醫療糾紛?
洪惠風/睡眠與血壓
洪惠風/臺海海戰真正發生過的「用銀子砸人」的故事
洪惠風/手勢與心臟病
洪惠風/空氣汙染 帶壞心血管
洪惠風/盛裝病人教我的Carpe diem
洪惠風/這病毒好毒,不要進來!
洪惠風/該放支架嗎?
洪惠風/沒放進嘴巴的藥物 是不可能有療效的
洪惠風/希臘神祇也承擔不起的長照
洪惠風/小南門外的鼠疫研究
洪惠風/葉克膜的先驅--稻荷神
洪惠風/飲食、運動、體重中間目標與終極好處
洪惠風/睡眠債與談判
洪惠風/病史本土化,不是病歷中文化
洪惠風/選舉與心臟
洪惠風/年紀越大 血壓就該越高嗎?
洪惠風/23世紀的醫療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