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衰竭
審稿:馬偕紀念醫院腎臟內科林信昌醫師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Acute Renal Failure
- 就診科別:
腎臟科
- 身體部位:
腎
急性腎衰竭是指腎臟突然在短時間內,因故無法正常作用,導致毒素、廢物和水份堆積在體內,腎功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迅速惡化。急性腎衰竭若能及早治療,可以恢復腎功能。但未痊癒,可能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
【延伸閱讀】>>腎臟發炎如何從急性變慢性?一表看懂
疾病原因
「急性腎功能衰竭」可分為「腎前性」、「腎因性」及「腎後性」三大類。
- 常見的「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原因包括:出血、創傷、燒傷、腹膜炎、急性胰臟炎、腎病症候群、肝硬化、營養不良、心輸出量減少(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全身血管阻力下降(敗血症、肝衰竭、使用血管擴張劑、過敏)、腎動脈狹窄、高鈣血症等。
- 常見的「腎因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原因包括急性腎絲球腎炎、急性腎間質腎炎、腎血管病變與急性腎小管壞死。而急性腎小管壞死,成因可分「缺血性」與「腎毒性」。「缺血性」:因腎臟的灌流不足所導致。「腎毒性」又可依來源分為「外因性」與「內因性」。可能造成腎毒性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外因性毒素包含:顯影劑、化學治療藥物或其他腎毒性藥物。內因性毒素有:橫紋肌溶解產生過多的肌紅素、溶血產生過多的血紅素、多發性骨髓瘤產生過多的免疫球蛋白、過量的尿酸、草酸等。
- 「腎後性急性腎功能衰竭」是由尿路系統阻塞、膀胱發炎、輸尿管結石、攝護腺肥大等引起。
- 其他原因有腎臟老化:隨著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退化,易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亂服用成藥或多種藥物混合服用所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症狀
發燒.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腸胃道不適.水腫.高血壓.呼吸急促.頭痛.抽搐.痙攣.神智混亂.昏睡.昏迷.脫水
併發症
- 慢性腎功能衰竭
- 休克
- 死亡
好發族群
- 60歲以上的老年人。
- 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人。
預防
- 不亂服用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偏方。
- 每日至少須攝取2000至2500㏄左右的水分,避免憋尿。
- 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原發病。
- 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提昇身體免疫力。
- 定期健康檢查(尿液、血液檢查)。
- 少吃高脂、高鹽、煙燻、醃製之食物,不吃含防腐劑、色素、受污染、發霉或加工之食物,飲食宜以清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