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百謙/極端氣候與懸浮微粒醞釀下的完美風暴
如果把身體的健康與否想像成一個平衡後的結果,任何的外來影響如果造成了平衡的失去,就會產生了相關的症狀,而症狀的延續如果造成了身體的持續性發炎,就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
同病不同命的流感症狀
過年至今,新聞中所關切的話題,都是相關的流感病患,以及流感重症病患,造成了大小醫療院所人擠為患的局面。事實上,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固然是關鍵之一,但個體面對流感病毒的反應性,才是這一波流感病毒肆虐下症狀嚴重與否的關鍵因素。
在胸腔科門診時,許多流感病患都有著不等程度的呼吸道相關症狀,從鼻道問題、喉嚨乾燥、咽喉發炎,到聲音沙啞,以及後期的肺炎症狀,廣義上都是不同部位在面對病毒時對抗後的結果。在接觸到病毒的同時,病毒會造成表皮的破壞,在表皮被破壞後,病毒除複製速度加快外,更進一步透過穿過表皮的病毒顆粒,破壞其他組織,並透過血流傳遞影響全身。
然而,任何人都有機會在病毒進入時予以早期防禦,讓病毒引起的影響減少。有幾個部位的功能和早期防禦機制相關:
1:鼻腔的功能,除氣流通透性外,在調溫、調濕與過濾懸浮微粒的功能是否正常。
2:口腔黏膜部分,是否完整。
3:口腔中具有對抗發炎與感染的唾液功能與總量,是否足以涵蓋所有與外界接觸部位,即時把病毒清除。
維繫良好自我防禦機制,刻不容緩
氣候變化中,溫濕度差異大的結果,會造成多數人在鼻腔的部分,由於負擔增加引起微血管與相關黏膜的變化,加重鼻腔的黏膜腫脹,影響到表皮的完整性。一旦鼻腔健康被影響,此時空氣中懸浮微粒,以及環境中存在的過敏原,就會造成發炎影響被放大。如果鼻塞情況嚴重,會造成張口呼吸增加,此時口腔黏膜便會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病毒顆粒及外界發炎介質,自然而然造成咽喉發炎症狀。
在白天時可由呼吸方式的調整,以及水分補充改善咽喉發炎症狀。但如果是ㄧ些在夜間即有打鼾,或其他相關呼吸中止症候群病患時,睡眠時的張口呼吸現象,便導致口腔黏膜的持續物理性破壞。原本唾液可藉由其中免疫球蛋白和抗菌蛋白質達成對抗發炎目的,然而在上呼吸道功能受損後,除了整體分泌量可能下降外,乾燥的氣流更造成唾液蒸發減少,而使得病毒沒有對手,得以長驅直入。
如果個人有抽菸習慣,慢性氣道疾病,免疫失調,或工作環境暴露,這時氣道黏膜慢性損傷後的病毒破壞力就會相對加重,在自我防禦機制的功能被破壞後,使得流感容易造成多重器官影響。
聆聽身體所發出的失衡訊號
隨著溫室效應以及聖嬰現象的影響加劇,極端氣候與懸浮微粒醞釀所引起的健康危害必然會增加,這一次的流感大流行將不會是特例。面對流感以及相關新興傳染疾病的相關威脅,其實還是要回頭重新由身體平衡的角度來思考,除了適度運動改善健康外,扮演第一線防禦吃重角色的上呼吸道,健康維持應該列為重點之一。
日常生活中,上呼吸道的保健要點包括了:
1:鼻腔過敏情況的控制,降低過敏原曝露,接受適度抗過敏治療減少發炎。
2:避免抽菸及二手菸,並治療打呼等呼吸中止問題,以降低所引起的上呼吸道相關病態生理現象。
3:在環境部分,減少相關PM 2.5的暴露,按照空汙狀況改變運動方式。
多管齊下,才能將下一次風暴所引起的健康危害,下降到最低。
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下,除了重視健康檢查時相關的抽血數據,現代人更應該嘗試去聆聽身體所發出的訊號。這些訊號雖可能只是看似平凡的症狀,但卻可能代表著來自身體的提醒,詳細分析這些症狀,能夠有助於尋找身體失去平衡的可能原因。也藉由相關內外環境的改善,免疫功能的維持,達成身體平衡的目的,在身心最佳狀況下,相信更能夠在各項挑戰中,成功勝出。

周百謙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博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專長為分子生物學,以及呼吸道和胸腔腫瘤相關疾病的臨床照護。
照顧病患之餘,注意到許多在相關照護上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所以藉由此專欄,希望能夠提醒大家如何從小處做起,達到全方位照護,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的極致目的。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