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什麼是低GI飲食?營養師教你外食「GI搭配法」,食物加「1味」可降GI值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張璽

張璽/輸在起跑點?贏在起跑點?-孩子的發展(上)

張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張璽醫師/提供

迎接孩子的第一個里程碑

很多媽媽都說生孩子以後變笨了,其實不是變笨,只是要煩心的事情變多了而已。

從寶寶滿月以後,要送油飯還是蛋糕?何時會笑?何時會翻身?還要記住預防針的時間。林林總總的雜務頓時多了好幾倍,也難怪新手媽媽常常覺得自己忘東忘西「變笨了」。

在日本,也是有滿月的習俗,他們稱之為「初宮」,在這一天,要感謝平安順產以及祈福孩子健康平安長大,小朋友會穿著「白羽二重」日本傳統服飾,到神社祈福,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也會同行。

在台灣,滿月也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除了傳統習俗之外,預防針和健康檢查更是不可忽略的一環。現行的兒童預防保健補助,出生兩個月內就可以進行第一次健兒體檢。

先弄懂發展與發育

寶寶手冊當中,也有一些這個年紀應該達到的發展評估問題,供家長填寫。對我來說,小兒神經科特別注重的是孩子的發展。發育和發展是不同的概念,當然兩者互相會影響。

發育是指身高、體重等等身體的成長。而發展是指腦部功能的成熟,外在表現就是以動作行為的表現來評估(例如坐、爬、走、抓握、精細動作等等),還有語言發展和人際關係的建立。

與發育不同之處,發展因為是腦部功能的成熟過程,所以需要給予刺激才會反應進而產生「迴路」。所謂「迴路」就是腦神經細胞之間的電傳導,這個過程就是學習,因此人不會天生就會走路或說話,是需要經過訓練學習的。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野獸養大的孩子,19世紀時,在印度發現了兩個奇特的生物,像是用四肢行走的人類。後來發現是兩個約七八歲的裸體小女孩,不知道什麼原因從小成長在狼群當中。

發現她們的時候,她們不會用雙腳行走,嘴巴也只會發出野獸般的聲音。後來帶回孤兒院,經過長時間的教導之後,雖然無法完全像一般的人,但是慢慢的也可以用雙腳行走和講出有意義的單字。

這段過程被兩位教授記錄起來,狼孩漸漸變回人的過程,可以讓我們知道,人類的行為很多其實都是要透過學習(刺激)才會順利發展的。

小兒科醫師都在檢查些什麼

一般在嬰兒的發展,第一年的重點在1到2個月、4個月、7個月及周歲。下面跟大家分享以小兒神經科的觀點,特別注重的地方。通常我的習慣都是先看發育,再看發展,最後其他的一些地方會稍微問一下。

1.滿月健檢的重點:

發育方面:體重。滿月時寶寶大約比出生時重約1公斤左右,是以平均一天增加30g左右的速度來計算。體重不怕超過,增加過少才會需要擔憂。通常少於平均25g/天(滿月時增加的體重少於700公克)時,我會約一周後回診看是否每天增加的重量有超過25克/天=175公克/週左右。至於頭圍與身高變異過大,一般不會特別強調。

發展方面:滿月的寶寶肌肉力氣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還是軟綿綿的,通常我會把寶寶放在床上躺著,看他的膝關節與肘關節有沒有因為肢體自然蜷曲而離開床面,若是癱軟呈四關節都碰觸到床面就有問題。

通常第1個月,新手爸媽還不見得習慣照顧寶寶,這時候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解惑就很重要。適當的緩解新手爸媽患得患失的心情。

2.兩個月大健檢的重點:

發育方面:體重的重點同滿月寶寶。此時頭圍若過大(超過97%),排除遺傳的因素(例如我自己頭很大,我的兒子滿月的時候頭就超過97%)後要考慮水腦的可能性,這時候會進一步看看囟門大小,過大就有可能,會考慮安排腦部超音波確診。

如果反過來是頭太小(小於3%),要擔心將來發展遲緩的可能性或是小頭症,小頭症和許多先天異常或遺傳性疾病有關。除了密切觀察之後發展的狀況之外,也會安排一系列的先天異常和遺傳性疾病的檢查。

發展方面:兩個月大的孩子逗弄他會笑,也具備追視的能力了。追視是眼光會追着注意的東西看,檢查的方式是用筆燈照射,孩子眼球會追著光點移動,或是父母可以將臉湊近孩子眼睛10-15公分以內的距離(此時孩子可見的距離)移動,看眼睛會不會追著移動。

另外肌力也比滿月的時候更有力,雖然還不會抬頭,但是直立抱著時可稍微維持頭部直挺的姿勢,但是還未成熟所以這個時候還是需要用手護着頸部。

3.四個月大健檢的重點:

發育方面:四個月的嬰兒體重平均6-9公斤左右。這個時期開始體重增加速度漸緩,大約平均每天25g左右。

發展方面:第4個月是很重要的里程碑。這時候寶寶的脖子在趴著的時候可抬頭90度往前直視。

我習慣一開始讓寶寶躺在檢查床上,讓寶寶抓我的手拉起上半身,看手部抓握力度及是否有抓握反射。拉高到45度角時停一下,正常的寶寶會試圖像仰臥起坐那樣脖子用力想往上坐直,就可以觀察到寶寶脖子肌力是否正常。

再來讓寶寶趴在床上,四個月大已經可以用手肘頂住床面撐起上半身,視線直視前方,但是手掌還不會完全張開(無法以手掌撐地),是拳握的姿態撐著床面。

接下來直直的抱起寶寶,像玩彈簧床那樣上下移動,看看彈跳時寶寶的腿是否會蹬,若是腦性痲痹的患者,腿就會僵直無法蹬彈。

最後,讓寶寶以趴姿抱著,寶寶會自然的呈現身體往下彎,但是頭略抬想看前方的姿勢,腿腳也自然微微彎曲。若是腦性痲痹患者則會整個人呈現類似角弓反張的角度。

這個年紀的寶寶開始產生好奇心,喜歡被大人抱著因為視野可以看更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