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芸/讓我們手牽手一起變老
父親主張:「健康長大,考試成績不重要,錯的地方搞懂就可以。」母親崇尚斯巴達教育,主張嚴師出高徒,拜託學校老師盡量打,老師打還不夠,回到家母親再打。學校的功課作完,還有母親的功課。這些都不算什麼,月考成績如果沒有前三名,懲罰才嚴重,母親經常用她的竹尺打我,打到竹尺斷掉!
母親不只「欺負」子女,父親也被管得很慘。父親沉迷文學、美術,家裏經濟困窘,父親行醫的收入不是買書就是買唱片。有一天,母親宣佈對父親「禁治產」,父親終生皮包只有零錢。
我常慫恿父親換太太,父親總是回答「妳的母親就是我能找到最好的妻子。」父親的心目中,母親是最棒的女人,母親廚藝好,家事全包以外還會修理馬桶、換燈泡、維修電器。颱風來的時候母親爬到屋頂上去換瓦片,狂風暴雨中站在雲梯上捆綁招牌。母親是我家的超人,她還曾經三更半夜,手持棒球棍嚇走入侵的竊賊。少女時代的我無法理解母親,為何自己辛苦,卻容許父親躲在書房裏,吹電扇、聽音樂,還常說父親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
父親確實博學多聞。母親平常耀武揚威,碰到重大事件,例如:孩子讀什麼學校、要不要移民,一律推給父親。父親給的回答通常帶著能說服人的解釋。父母60歲之後常出國旅遊,父親精通數國語言,但是不會開車。母親有錢有駕照,但是不懂外語,兩個人出國自助旅行,父親偶爾抱怨母親吝嗇,母親抱怨沿路洗衣服,越洋電話中卻聽得出來,兩個人玩得很高興。
父親從沒停止作夢,他想學法語,母親替他安排家教;父親想研究法國文化,母親替他規畫法國long stay;父親想運動,母親替他買淡江大學游泳證;父親想作畫,母親替他買筆、買畫架、買紙張。親戚朋友看著父親以法文寫日記、出書和開畫展,讚聲不絕,我的感想卻是母親成就了父親。
能幹的母親在子女離家之後,參加社團,每天東奔西跑,父親常被丟在家裏。母親70歲之後,不喜歡熱鬧的父親居然樂當跟班,亦步亦趨。母親購物,父親還幫忙作筆記。我有回問父親:「為什麼跟母親出門呢?」父親說:「我怕你母親找不到回家的路。」當時我以為年紀大的父親愛撒嬌。父親八十歲猝逝,我們送久咳的母親去作健康檢查,才發現,生活起居全無異狀的母親居然已經失智。原來父親生前早已知情而且護衛著母親。愛作夢的父親喜歡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父親走後,母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買地,築墓,墓園完成,母親就去天上追隨父親了。
父母往生將近20年,我仍然常常憶起他們的點點滴滴,父母的一生以兩人三腳的態度互相扶持,作為他們的女兒,我但願也能學習他們不畏疾病、失智的威脅,與老伴手牽手,一起變老!

林靜芸
聯合整型外科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林靜芸/孤獨會增加罹患疾病風險!走出去奉獻你的「老人力」,有人作伴又有成就感
為何不吃肉類、海鮮,膽固醇仍高?名醫破解飽和脂肪迷思
超過65歲也能保有年輕大腦 名醫曝一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林靜芸/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
林靜芸/孝順其實是表達對父母的愛
早上運動較好?研究:晚上運動改善高血脂更有效
林靜芸/腸道菌如果沒被餵飽 會吃我們的腸壁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林靜芸/記錄一場別開生面的晚宴
林靜芸/放鬆肌肉、對抗壓力 每個人都該重新學一動作
林靜芸/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林靜芸/男人在婚姻關係的盲點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林靜芸/老人需防各種肺炎 3個習慣教保命
林靜芸/我喜歡戴口罩
林靜芸/我70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林靜芸/為什麼年齡相同,有人臉部緊實有人卻鬆弛?
林靜芸/一星期只能喝一杯酒
林靜芸/趁年輕養好習慣,老來平凡三願不奢求
林靜芸/老伴,你還愛我嗎?
林靜芸/老女人是隱形人?
林靜芸/埋線的歷史故事
林靜芸/減肥瘦身的關鍵字
猜你喜歡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