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透過服務瑜伽 達到身心的合一
也難怪壓力會造成疾病。我在《真原醫》和《結構調整》都談到,疾病雖然只有局部症狀顯現,但表示整個身體或系統出現失衡。或者可以這麼說「沒有局部的疾病,只有局部的症狀。任何疾病,都是全身性的。」(Every disease is generalized or systemic;only symptoms are localized.)
多數人都沒想過,要恢復健康,身心合一,最快的方法竟是感恩,因此我十幾年來不斷談感恩的功課。感恩的另一個練習層面,則是我近年談的服務瑜伽。服務瑜伽也就是服務,我加上「瑜伽」這兩個字,也就是讓我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隨時活出感恩帶來的善意,而對服務有更深的體會。
體會什麼?所要服務的對象又是什麼?服務瑜伽最多只是把每個眼前的對象,無論人事物,都看成是自己──真正的自己(也就是我常談的「全部」、「一體」、「心」、「神」、「主」、「在」)。既然全都離不開自己,我們每個動作自然是友善,自然把樣樣都看成平等──跟自己平等,跟別人平等。
而且,人、東西、每一個事情都是平等。沒有一個人、沒有一件事情、沒有一個東西,比其他的人、其他的事、其他的東西更重要或更不重要。我們最多是友善面對眼前的種種和樣樣。
我們可以幫助別人,最多也只能幫助別人;可以講一句正向、友善的話,帶給周邊鼓勵和陽光,也只會這樣做;可以愛護環境,愛護眾生、非眾生,也不可能不去愛護。我們對樣樣都可以包容,可以忍耐接受,可以化解衝突,可以對周邊帶來貢獻、輔導、鼓勵、稱讚,樣樣理所當然。沒有什麼該不該做,我們自然會做。這就是服務瑜伽。
隨時進入服務瑜伽,倒沒有期待──不期待什麼結果,對個人有什麼利益,能不能轉變業力或累積福報。這些不光不重要,也期待不來。服務瑜伽,最多只是反映個人意識狀態,也只是圓滿與合一。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一個起點,可以很踏實從念頭著手,也就是借用這兩個字──「謝謝!」
從早到晚,無論遇到好事壞事,在心中不斷重複「謝謝!」自然讓我們肯定一切,肯定樣樣都剛剛好。同時讓我們進入平等心,讓好事和壞事的區隔大幅減少。眼前樣樣,成為意識轉變的門戶,成為我們最好的提醒。提醒我們跟一體從來沒有分手過。無論好事、壞事、喜歡、不喜歡,都是一體的展現。
從現在開始,試著對周邊的動物或人,講一些稱讚的話,幾句鼓勵的話。這種話,本身就含著正向的念頭,自然讓我們身心合一。甚至,不只稱讚,不只鼓勵,我們自然開始表達「我可以幫助你嗎?」
本來只是一個念頭、一句話,透過這樣的表達,也自然化為行動。而且,是最自然、最簡單不過的行動。也許是對眼前的服務人員,伸出手接過一個杯子或碗,幫他擺上。或是看到眼前的人身上的東西很重,也就為他分擔。
隨時隨地,透過點點滴滴的讚美、鼓勵和協助,我們每一個動作,自然是服務瑜伽,自然對周邊、別人、環境帶來最高的善意。
假如可以做到這樣,不用擔心身心合不合一,你我已經活出最高、最完美的合一。

楊定一
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著有《真原醫》、《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與《全部的你》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楊定一/用天然食物找回身心的和諧
楊定一/重建鼻呼吸,讓身心放鬆、得到修復
楊定一/正確鼻呼吸 修正身心壓力反應
楊定一/用歡迎和感謝 迎接眼前的每個瞬間
楊定一/個人體質是面對疾病的關鍵
楊定一/從自己起步 帶動世界的轉變
楊定一/放下侷限的我 擁抱無限的生命
楊定一/簡化人生 單純活在瞬間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楊定一/在人生的轉捩點 每一個瞬間都是回到自己的窗口
楊定一/學會反問自己,帶來個人的轉捩點
楊定一/動盪時刻,真正理性的選擇
楊定一/透過禱告,接受生命的禮物
楊定一/感恩和分享 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楊定一/感恩身體的功課: 讓身心徹底整合的運動
楊定一/讓習氣歸零,找回生命最溫柔的力量
楊定一/正向的心,帶我們走向全面的豐盛
楊定一/簡化人生 隨時活出內心的豐盛
楊定一/透過失眠 學會接受事實、隨時感恩
楊定一/這一生,從「心」出發
楊定一/與自然接軌,身心合一
楊定一/運動 讓身心歸零 得到大休息
楊定一/感恩,帶來欣賞,與更多的感恩
楊定一/讓身心的步調降下來 一個簡單方法可以隨時做
楊定一/走出睡眠的困擾,回到心
楊定一/任何習氣 都可以是生命轉化的門戶
楊定一/透過呼吸 領受當下的恩典
楊定一/溫柔而深長的呼吸是現代人最需要的大休息
楊定一/一口呼吸,找回最單純的歡喜
楊定一/一口呼吸 走出壓力反應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