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花甲大人轉男孩》放屁穿越時空
「屁是我放的!」一個男子大聲招認,大家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女子又放了第2個響屁,而且更臭!
「這個屁是我放的。」另外一個男子說。
美麗的女孩看著這位男士,眼中滿是感激,卻漲得滿臉通紅,因為她正苦苦憋著第三個屁……
「不用忍了!」第三個男士大方的說:「放出來吧,以後妳放的屁都算我的! 」
如果您是那位美麗又愛放屁的女孩,對第三位男子會更加感激?或是恨不得甩他一巴掌?
放屁,聲音刺耳,味道又難聞,若在大庭廣眾之下放屁,真會讓人覺得無地自容。然而在2018年賀歲電影《花甲大人轉男孩》,「放屁」竟成為穿越時空的密碼。歌手盧廣仲飾演的男主角陷入複雜家庭人際糾葛,對於心愛的女子畏畏縮縮,面對混亂恐懼,他躲進兒時藏匿的櫃子中來逃避一切,卻在「天搖地動的響屁」中,他回到2003年SARS肆虐的台灣。穿越時空的男主角如何改變過去?是否可能影響未來?
放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這當然是電影的想像。放屁就像吃喝拉撒睡,是自然的生理現象。究竟多久放屁一次才正常?屁有時如「一縷清煙」,有時卻是臭到不行,連自己都快暈過去,究竟是不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屁」就是腸道中的氣體經肛門排出來。來源包括吃食物時進入消化道的空氣,以及腸道於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屁主要成分包括氮、氫,是沒有味道的,卻含大約1%硫化物,讓屁帶臭氣。
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這可不見得,因為屁是不是「響徹雲霄」,主要取決於排出氣體的量以及肛門括約肌是否緊縮。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資料指出:每個人平均每天放屁5到15次。如果希望經常放屁是你的困擾,可以嘗試以下幾件事:
1.少量多餐。
2.吃東西放慢速度,避免吞下過多的空氣。
3.運動:促進食物的消化。
4.嘗試喝薄荷茶。
5.不要吃口香糖,不要抽菸,這會讓您無意中吞下過多氣體。
6.少吃難以消化的食物 ,例如:花椰菜、高麗菜、豆類、乾果(如葡萄乾或杏子)、洋蔥等。
如果吃下的食物所含的硫成分較多,自然放的屁特別「有味道」。如果「臭屁」是您的困擾,可以減少豆類、花椰菜、起司、雞蛋這些食物的攝取。
放屁過於頻繁,也可能是健康方面疾病的警訊,例如:
1.便祕:解便困難,卻經常放屁。
2.大腸激躁症:常放屁,也可能伴隨胃痛、便祕或腹瀉交替出現。
3.乳糖不耐症:在喝下乳製品之後會發生胃痛、腹瀉,放屁。
4.藥物造成的副作用:如某些止痛藥(NSAID),某些瀉藥、抗黴菌藥物會造成放屁增多。
談了關於屁的種種,您還會覺得放屁噁心嗎?在《花甲大人轉男孩》編導巧思之下,放屁,竟然能穿越時空。想一想,如果真的能夠回到過去,扭轉一切,您最想做什 麼?像電影中的男主角,再次見到日思夜想、已經過世的親人?能夠預知未來,簽賭贏得財富?或許命運終究無法改變,或許「放個屁,穿梭時空」終究是夢想,與其幻想回到過去,不如把握現在擁有的。放下手邊讓人煩心牽絆的瑣事,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和深愛的家人、摯愛的朋友好好相處。

鄒頡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部定教授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副理事長
作者Facebook粉絲團:https://facebook.com/ericchou6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鄒頡龍/從「斯卡羅」 談「熱病」(瘧疾)
鄒頡龍/從《游牧人生》談冬日泌尿道保健
鄒頡龍/007特派員也用的「心臟電擊去顫器」
鄒頡龍/從《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談 「夢」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火戰車」談運動中的飲食補充
鄒頡龍/從電影《夢想之地》 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孩子的自白」 談預防兒童受虐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談病情告知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電影《茱蒂》談 失眠該怎麼辦
鄒頡龍/從電影「痛苦與榮耀」談獨居者如何保持健康
鄒頡龍/從電影「英雄教育」 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從「亂世佳人」 談午睡的好處
鄒頡龍/從「愛爾蘭人」談老年人用藥安全
鄒頡龍/面對新冠肺炎重症,誰能做出「蘇菲的選擇」?
鄒頡龍/從「寄生上流」 認識「咳血」
鄒頡龍/從電影「第一滴血」 談肌少症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鄒頡龍/那些漫畫教我的事
鄒頡龍/「捍衛戰士」不老 留意攝護腺困擾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化解「獅子王」的危機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小偷家族》的尿床小女孩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幸福綠皮書》 有尿不能憋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歡樂滿人間」 感冒別上身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鐵漢克林伊斯威特 談攝護腺肥大
鄒頡龍/從光頭巨星布魯斯威利 談雄性禿
鄒頡龍/從「走音天后」 談唱歌的好處
鄒頡龍/莫要追悔 在「長日將盡」前……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