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喀喀 好靈活 關節抗老有訣竅
超過50歲,請你跟我這樣做
請先放下手邊的報紙離開座位,找個定點站好往下蹲,而當你要起身站直時,記得豎起耳朵仔細聽,然後繼續坐回來讀完這篇報導。你聽到什麼?是不是聽到幾聲輕脆的喀喀響?還是已經隱隱約約感到膝關節撐得有點吃力?不管是哪一種,都是身體在告訴你,關節該開始好好保養了!
抗老化專家謝明哲博士的保健祕密
早過知天命之年,卻依然行動力十足的抗老化保健學會理事長謝明哲博士,不僅在日常生活上身體力行抗老化保健,更樂於與人分享他的保健之道。他常說:「我的保養之道很簡單,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固定運動的習慣。飲食方面不用刻意節制,均衡就好。」但事實上,除了每天的均衡飲食和持之以恆的運動外,讓謝理事長擁有敏捷行動力,活躍於花東縱騎、半程馬拉松路跑、泳渡日月潭等活動的關節保健祕密武器,就是第二型膠原蛋白。
關鍵中的關鍵:UC-II®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
原來,人體中膠原蛋白主要分為一、二、三型等20多種,而其中只有第二型是存在於關節軟骨的膠原蛋白。由於軟骨存在於骨頭和骨頭之間的連結處(關節部位),一旦關節中的膠原蛋白含量不足,軟骨就會萎縮、變形,相鄰的兩根骨頭因為摩擦而造成疼痛、行動不便,而且更會進一步磨損軟骨,加遽關節不適惡化。一開始測試蹲下起立所發出的喀喀聲,其實就是軟骨開始退化的一種初期警訊,提醒我們正視關節保健課題。
謝明哲理事長特別強調,即便同為第二型膠原蛋白,仍然有非變性與變性的差別。一般經由高溫和酸水解後萃取的第二型膠原蛋,其中的蛋白質三&四級結構完全遭到破壞,所以稱之為「變性」。而目前全球僅有UC-II®這項以專利低溫技術,從與人體關節軟骨組織極為相近的雞胸軟骨中,萃取出完整保有三股螺旋結構的活性膠原蛋白,是全球唯一的「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
關節炎改善效果
是葡萄糖胺加軟骨素的兩倍以上
截至目前為止,UC-II®已經擁有6項美國專利、1項加拿大專利和1項歐盟專利的肯定。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同時也證實UC-II®不僅可以改善老化相關的退化性關節炎,也有助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而在一項由美國休士頓大學藥學系和加州大學Davis分校醫學系的共同研究中更發現,每日僅需要40mg UC-II®,效果為1,500mg葡萄糖胺加1,200mg硫酸軟骨素的兩倍以上。
讀到這裡,不妨再左右轉動一下你的身體,聽聽看喀喀聲是不是已經如影隨形纏上你。尤其是如果你已年過50,就算各處關節還沒上演喀喀交響曲,也要提早為關節軟骨的抗老化保健開始準備,才能持續享受活躍力十足的熟齡人生!
同類文章
掰掰啾啾新短片 真實反應考生心酸
過勞元氣不足 中醫師:單補蔘不夠
全家出遊遙不可及?讓爸媽遠離「喀喀」走出健康!
老人才會得關節炎?愛運動者也要當心!
職業婦女兩頭燒 超人媽咪「小心肝」
瘦子也會有脂肪肝?! 外食危機靠自救
台灣人工時長壓力大 拒當「肝」鐵人
擺脫黑輪族 視野清晰好舒適
拒絕苦蹲馬桶 好菌讓你順暢不NG
年終身體也要除舊佈新 推薦燕窩讓你用高顏值迎新年
年底結案壓力大!用雞精補充好體力 讓疲倦結案!
準新娘婚前保養大作戰,妳做對了嗎?
健康食補推薦雞精 平衡體質身體無負擔
媽媽婆婆最愛伴手禮-燕窩:健康與美麗,用燕窩一次搞定!
秋乏身體容易疲倦?消除疲勞雞精功效好
燕窩吹整形風 ? X光讓假燕窩現形!
運動後容易疲倦? 喝雞精平衡好體質,挑戰運動季!
中秋月餅恐懼症 燕窩禮盒更夯
雞精平衡好體質 不怕「冷氣症」纏身
選燕窩,不是眼見為憑!老字號專家教你看分明
燕窩孕期不能少 呵護孕婦與寶寶
雞精建構平衡好體質 輕鬆擊退壓力!
便便的旅程/便秘救援 3計畫打掃腸道
雞精平衡好體質 不怕夏季沒精神
武媚娘的霸氣美顏術!用燕窩滋補養顏
黑暗中滑手機 開燈後一團黑影 黃斑部受傷的證據
雞精打底 調整體質喜迎好「孕」
睡飽吃好 護肝4要
換季拉警報 就靠燕窩功效由內而外養顏
懷孕期間以即飲燕窩搭配正確飲食,不怕產後體質變變變!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疫情輕症流感化 與病毒共存需把握「三大要點」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猴痘疫情擴散!WHO:全球已發現80例病例 遍布11國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SMA基因療法 幫助孩子擺脫輪椅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署長擔憂/創新療法太昂貴 納健保成巨大挑戰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