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老寶貝》阿公阿嬤 阮嘛唱星光大道
【元氣周報/記者何炯榮/報導】
拿起麥克風 我像羅時豐
無論是羅時豐的「紅顏」,或是林俊的「一碗麵」最新流行的台語歌,都難不倒81高齡的胡添福。
胡添福和葉竹發、許明川、劉淇炎等〺多名鄉內的「老」朋友們,參加彰化縣埤頭鄉公所開辦的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的「我的星光大道」卡拉OK研習班,經過12周24小時的學習,每個人拿起麥克風,都是有板有眼,很有自信地高歌。
埤頭老人中心 一早就有歌聲
「鄭老師教阮如何吸氣、吐氣,唱高音時要怎麼運氣才不吃力…」葉竹發、劉淇炎等人爭相說出跟老師學唱歌的心得。
指導他們的老師是在地知名的音樂老師鄭秀如,不但教老人如何輕鬆地唱歌,也教他們唱日語歌,如今每天上午八點半開始,埤頭老人活動中心都有老人來來去去的點歌、高歌。
胡添福是這群快樂老人中年紀最大的,大家都尊稱他「胡老爺」,因為他有高商學歷,在鄉農會任職40年退休,庄內農民每個人都認識他。
「我有9個內外孫,但都住在他鄉,老伴走了以後,我變成獨居老人,我每天都來唱歌。」胡添福說,他在唱歌中找到生活的快樂。
老農放下鋤頭 心靈找到寄託
埤頭鄉長陳滄炅得知胡添福會唱幾百首的台語、國語和日語歌曲,十分驚訝和佩服,他說:「埤頭鄉是典型的農村,沒想到鄉內的長輩們放下鋤頭後,每個人都這麼會唱歌,也唱得這麼開心,鄉公所要為他們舉辦卡拉OK大賽,讓歌聲、快樂滿埤頭。」
埤頭鄉公所接著還要開「我的家庭環保」拼布、「第六黃昏戀」軟陶、「悠遊山水世界」國畫以及「哆啦A夢時光機」祖孫同樂童玩DIY、阿公阿嬤開心說故事等研習班。
陳鄉長說,很高興教育部推動樂齡學習,讓鄉公所能安排研習班讓中老年人心靈有寄託,也找到生活樂趣。
模範卡拉OK班》甘有這好 免錢學唱歌
「甘有這好,可以免錢學唱歌?」去年十月間,彰化縣埤頭鄉長陳滄炅開辦「我的星光大道」卡拉OK研習班,表明要聘請老師教唱,而且不收費時,社區老人是半信半疑,好不容易湊成35人開成班,沒想到,老人們唱出樂趣,決定自費開班,元宵節過後繼續唱。
埤頭鄉有三寶:稻米好、蔬菜甜、博士多。社區老人和婦人聚在一起,這個是博士阿公、那位是博士媽媽,各個臉上流露驕傲,內心卻是落寞,因為子孫雖然學業和事業有成,都遠在他鄉異地,埤頭鄉活動中心成為許多老人和婦女們,白天喜歡聚集的地點,在這裡他們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和生活樂趣,心靈有了寄託。
埤頭鄉是典型的老人農村社會,資源很有限,能夠順利推廣樂齡學習資源中心,最主要是「用對了方法」。
鄉公所利用社區已有的人力班底,開辦「我的星光大道」卡拉OK班,讓鄉內老人唱得開心、唱出興趣,成功打響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的知名度,後續開辦的課程更受歡迎,值得偏遠鄉鎮學習。
★想知道各縣市樂齡資料,請查教部「老人教育學習專區」http://moe.senioredu.moe.gov.tw
【2009/02/15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日隨報附贈,12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翻轉腳本/向外求援 原來家門外仍有愛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張慶光/晚霞依舊燦爛
長者進食易嗆咳 食物泥仍有風險
剪碎食物還是嗆到?台大醫院吞嚥專家出書助長輩享美食
長者邊吃邊咳吞不下 5種訓練有助進食
禁長照探視卻鬆綁邊境 家屬炸鍋:政府監禁弱勢長者
長者功能異常? 6大指標可評估
張慶光/山才爬一半 不要急著下山
照護成本增 「社區式照護」成趨勢
低溫來襲!住家仍要保持通風 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天冷泡熱水澡其實增心臟負擔 醫籲留意泡澡時間:就像泡湯一樣
阿嬤不用坐地上洗澡了 二手輔具助弱勢高齡身障生活
加強肌耐力 銀髮族也需做重訓
75歲超狂阿伯伏地挺身、倒立都OK 1周5次這樣練
長輩春節出遊 防跌5要點
長輩「最常跌倒」地點曝光!超過一半都在這
張慶光/給高齡者安全回家的路
醫病天地/陪長輩玩鏡子遊戲 延緩失能
若要納長照 學者籲給移工後援
「服務表格化 失去溫度」 副市長變照服員不滿長照2.0
失聯移工5.5萬人 家庭看護最多
猜你喜歡
獨/張宇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緊急送醫!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張宇老婆蕭十一郎「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藥物過敏6大前兆,健保卡務必註記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骨頭痛像「被卡車撞到」是疫苗後遺症?別把疼痛合理化,當心副作用是乳癌復發!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護病比改1:7 兒童病房加津貼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生活自肅 閱讀配散步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蛋糕配咖啡 聽音樂紓壓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醫病平台/ 醫生的態度決定病人的心安不安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疫情名家觀點/疫情升溫 避免醫療排擠 林口長庚院長程文俊:落實分級醫療是關鍵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有打有保庇 阿公阿嬤疫苗打好打滿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