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性愛/ 性病防治

「我救不了你,精神科才行」對那些深信自己得HIV的人,其實醫生是想這樣說...

貓頭鷹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文/疾病管制署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摘自貓頭鷹出版《心之谷》】

網路資訊充斥著關於性病症狀的描述,讓人不想注意都很難。描述的句型常是這樣的:「HIV感染的症狀包括發燒、淋巴結腫、腹瀉、皮疹等,如果你出現上述症狀,有可能是感染HIV。」

這樣的邏輯是有問題的。會有發燒、淋巴結腫、腹瀉、皮疹的疾病,有幾百種,HIV感染只是其中一項,用任何一項、兩項、三項症狀來預測HIV,都是非常不準確的。遺憾的是,很多讀者花費可觀的時間做這樣的白工。讀者檢視著症狀表,回想自己是否最近有這些症狀,額頭溫熱可能是發燒、脖子摸到一粒可能是淋巴結腫、某晚排便變稀符合腹瀉,任何一吋皮膚若是出現紅點就認為是疹子,硬要對號入座。至於食慾不振、疲倦、體重減輕,這些其實是緊張焦慮所引起的症狀,也剛好可以推給HIV。

症狀千百種,勿對號入座

讀者可能會試圖用網路問答澄清自己的症狀是不是HIV引起的。弔詭的是,當丟出的問題是:「我的某某症狀可能是HIV引起的嗎?」不管某某症狀是手腳麻、掉頭髮、皮膚脫皮、指甲龜裂,網路的答案幾乎都會是:「有可能是HIV引起的。」

這樣的答案不夠完整。HIV是跟著感染者活一輩子的,人的一生可能出現千百種症狀,HIV就可以跟千百種症狀扯上關係。HIV發病末期未治療可以手腳麻、掉頭髮、皮膚脫皮、指甲龜裂,但是不適用於這位才剛剛發生性行為沒幾天的讀者。而引起手腳麻、掉頭髮、皮膚脫皮或指甲龜裂的其他一托拉庫常見原因,全部在回答中被省略。假如問題改成:「我的某某症狀是HIV引起的機率高嗎?」那麼答案一定都是:「不,機率很低。」

走進診間:雙方預期的落差

要在陌生醫師的面前公開自己隱私,需要很大的勇氣,因此對求診的結果會有較高的期待。求診者選擇看診醫生,常常不是隨機或隨性的。從網路上可以查到醫院和醫生的口碑經歷等,也可能從親友得知對醫生的印象。終於決定掛號對象後,最大的期待通常是:「我會遇到一個好醫生」。

怎樣算是好醫生?因為諸多擔心而就醫的人,期待一位有耐心愛心,願意傾聽諒解和詳細說明的醫生。求診者期待,醫生在聽完自己的侃侃而談之後,能不帶異樣眼光的表示了解和接受,然後提出合理的解釋和說明,做出進一步指示。

可是在至少40到50人候診的門診場合,每人平均只能分配到5分鐘左右,醫生可能沒等患者講完就打斷或插話、沒聽完患者全部描述就急著做結論、在患者講到一半時轉身接電話或處理其他事情、話語太過急促或簡短讓患者覺得醫生不耐煩、沒仔細檢查患者擔心的身體部位、檢查隱私部位時沒有支開不相干人士等,林林總總,走進診間,往往就是「好醫師」印象扣分的開始。

上述這些事情,求診者大概還可以用「醫生很忙、時間不多」的理由說服自己勉強接受。如果以下狀況發生,就可能導致信任感的崩解:

一、言詞或表情露出嫌惡:例如「既然敢偷腥,就要承擔後果」這類的話,或是沒講話但是搖頭或皺眉頭。

二、充滿負面情緒的冷言冷語:例如「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 「我已經告訴你沒病,你又不相信,還來看我幹什麼?我沒什麼能幫助你的。」

三、準備趕人:例如「跟你多講也沒用,外面還有很多病人在等,請把機會讓給這些更需要的人。」; 「反正怎麼講你都不相信,請找別的醫生吧。」

遇到這些狀況的求診者,心裡當然不好受。共同的疑問可能是:「為什麼醫生這麼嫌棄我、不相信我?」

慮病族:挫折的醫病關係

精神醫學上有種病症叫做「慮病症」,有研究顯示3%的一般門診病患其實是慮病症患者,在此簡稱為「慮病族」。

慮病族極度擔心自己可能罹患某種嚴重疾病,例如癌症和HIV感染。慮病族會主動監視自己身體的變化,即使出現微小的變化也當做「症狀」,認為是嚴重疾病的警訊,藉著自己認定的「症狀」推論已經得到這項嚴重疾病了。雖然醫生評估後一再保證患者沒有所擔心的嚴重疾病,慮病症通常還是會持續,慮病族可能換醫生求診,希望有醫生能夠證明自己的擔心是正確的。

容易被當成「症狀」的身體變化,包括腸胃不適、頭痛頭暈、疲勞倦怠、食慾不振、手腳發麻等,這些症狀,其實是本身的憂慮影響到自主神經而引起的,可是因為癌症和HIV的千百種症狀裡包含上述這些症狀,慮病族就緊盯著癌症或HIV開始長期擔心,無法擺脫憂慮,可以長達六個月以上,明顯影響到日常生活。

慮病族擔心身體症狀是重病徵兆,心思幾乎全放在身體上,會經常檢查自己身體每個細節,試圖收集資訊做出自我診斷。憂慮HIV的慮病症患者,經常照鏡子觀察口腔和舌頭有沒有白點白斑白毛破洞等(擔心有念珠菌)、摸遍身體尋找腫大的淋巴結、觀察每吋皮膚尋找紅點紅線,一旦有所發現就極度擔心,會因此去就醫。

但就醫時,許多慮病族又會質疑醫生的診斷,認為醫生所說的「沒病」證據不充分、無法採信。雖然如此,慮病族仍需要頻繁的向醫生或親友尋求保證「自己沒病」,以減輕焦慮,這樣的舉動很容易讓慮病族被周遭人視為「麻煩」,講不聽、勸不通、想不開,讓彼此關係陷入困境,慮病族本身則常認為自己承受的痛苦折磨沒人重視和相信,在經歷多次挫折後,不再信任醫生和親友。

慮病族常在腸胃科、神經科、感染科等處反覆求診,其實最需要的是精神科醫生提供心理和藥物方面的治療。但是慮病族無法接受這是心理問題。假如各科醫生沒有一套具說服力的說法,就貿然建議轉介精神科,患者會認為醫生把自己當成瘋子,在傷心或憤怒的情緒下,轉往下一個各科醫生,可能要很多位醫生都異口同聲說看精神科,或是遇到能讓慮病族信服的醫生,才會願意接受去找精神科醫師。最後只有少數慮病族到精神科接受治療,其他人就繼續遊走於醫院,在自己的「有病」和醫生宣稱的「沒病」之間拔河。

幾年前被渲染的中國「恐愛瘟疫」和「陰滋病」,其實都是慮病症。

醫生的困境

我們再回頭看看文章開始所描述的不愉快場景,就會比較容易了解醫生在想什麼。

當擔心得到性病的求診者,走進診間時,醫生其實透過患者描述的性行為、症狀和檢驗結果等資料,很快就可以區分出哪些人是真的需要擔心性病和HIV,哪些人其實是慮病族。假如是慮病族,醫生心中想的是:「如何能讓患者覺察到自己是心理問題,藉此轉介到精神科?」

從這一刻起,求診者和醫生的天線頻率就在不同頻道了。醫生開始打斷話頭,說著:「你太緊張了,其實身體沒有問題,可能來自心理因素」,患者的理解卻是醫生沒聽懂自己擔心的身體問題,於是繼續補充身體如何不適。這像是一場「身體對上心理」的不公平辯論賽,醫生有專業知識但是沒有足夠時間,患者努力為自己辯護卻得不到認同,雙方雞同鴨講、各說各話,最後醫生的火氣上升,不理性的話脫口而出,落得不歡而散。

如果時間極度充裕,醫生對於慮病症也有所認識,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從事件的源頭開始回顧患者一路辛苦的經過,表示理解和接受,然後把慮病症的來龍去脈,慢慢的解釋給患者聽,讓患者知道這樣的情形已經有很多人經歷過,光把焦點聚集在身體症狀或屢次檢驗的結果,而不去解決罪惡感和羞愧感引發的心理反應,那就無法真正獲得解決,只會一直是有猜不完的症狀、懷疑不盡的檢驗結果,還有逛不夠的各科醫生。

即使這樣苦口婆心,患者仍不見得就會接受。何況如果這樣聊下來,門外候診的患者都要等到跳腳、去投訴院長了。我在門診看過幾位慮病族,今天花了將近一小時解釋,下星期又回來問我同樣的問題:「手上長了一粒紅點會不會是HIV?」怎不令人氣結?難道又要再花一小時重頭解釋嗎,要是每個星期都來怎麼辦?

沒辦法,慮病族需要頻繁的向醫生或親友尋求保證「自己沒病」,以減輕焦慮。醫生必須持續的投資極為可觀的時間和耐心,才能建立互信,在目前的門診制度下,醫生就算再有耐心,也不能不考慮到其他候診病患。口氣不佳、言語冷淡,不是暗示醫生嫌惡求診者,而是投射出醫生自身的無助和無奈。成功不必在我,「請放我一馬吧,我救不了你,要精神科才行」。其實醫生是想這樣說的。

心之谷的經驗整理

在心之谷答客問運作的5年裡,回答了逾萬則留言吧,估計至少7成來自慮病族。我要感謝這些留言,讓我有機會從許許多多個片段裡,拼湊出一個個讀者沒講清楚的故事。乍看之下只是關於醫學常識的問題,其實隱藏在文字背後那些憂慮,才是重點。心之谷版主是網路上的醫生,答客問會有快速的回覆,可以讓慮病族一再尋求保證,真是再好不過了。因此讀者蜂擁而至,許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留言,永無止盡,讓版主回覆到手軟,最後必須關閉答客問。

從5年來這麼多留言,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觀察心得:

一、這麼多讀者拿著放大鏡觀察自己症狀,如此擔心HIV,可是從未有留言說,真的驗出HIV陽性。

二、這麼多讀者不惜血本反覆做各種檢驗,如此擔心HIV,可是從未有留言說,真的驗出HIV陽性。

三、這麼多讀者為了自覺症狀遍訪群醫,如此擔心HIV,可是從未有留言說,真的驗出HIV陽性。

這麼多年來,心之谷有些讀者分享了過來人經驗,勸告後進不要再重蹈覆轍了。他們的建議是:

一、相信心之谷的資訊,不要再東查西查,受困於矛盾的網路資訊中。

二、滿12週檢驗陰性,就此打住,不要再質疑檢驗準確性,否則永遠沒完沒了。

三、找精神科醫生聊聊,面對自己焦慮的源頭。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得了HIV的讀者,了解自己複雜的心理狀況。醫生在診間沒辦法跟你好好聊的事情,在這裡你可以透過閱讀,回首來時路,如何走到今天,然後思考自己的下一步。

.書名:心之谷:羅一鈞醫生給愛滋感染者和感染者親友的溫暖叮嚀
.作者:羅一鈞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5
.書名:心之谷:羅一鈞醫生給愛滋感染者和感染者親友的溫暖叮嚀 .作者:羅一鈞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5
我常覺得,這些朋友是無奈地搭上了一輛失控的列車,一路急駛、煞不住車。再多的網路查詢、知識辯證、反覆檢驗,都像是火上加油,暫時獲得燃燒的快感,列車只會更難煞住。癥結不在於身體的症狀,在於害怕、焦慮、質疑、擔心,放大甚至創造了這些症狀, 讓你又可以對號入座去猜HIV。反正任何症狀你都可以去聯想HIV,任何檢驗你都可以認為不夠準確,任何醫生的說法你都可以找到不同說法去質疑。 只是,請想想看,究竟要怎樣,你才能接受事實,接受自己沒有HIV?為什麼不能接受沒事的自己?

請不要再上網瘋狂查HIV相關資料。請不要再用放大鏡看自己每一吋的皮膚。請勇敢面對心理深處的罪惡感或羞愧感。旁人不易了解你的痛苦,找精神科醫生會是正確的一步。你需要的已經不是醫學知識,而是能讓你好好生活下去的智慧。

HIV 慮病症 性行為 醫病關係 羅一鈞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