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我不孕 Baby怎不來?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床上忙不停 業績總掛零
國民健康局預估,台灣今年總生育率將降至0.94%,為全球最低,每年約有六、七千對夫妻接受人工受孕,其中有三千多個試管寶寶出生。
現代人晚婚,加上工作與生活壓力,生子大不易;每6到7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不孕」如何定義?哪些狀況下需接受專科醫師治療?
1.不孕專科醫師蔡鋒博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定義,夫妻無論年齡、沒有避孕、每周行房2到3次,持續1年皆未懷孕者,就屬於不孕症。
2.一般男性每CC精液至少有1500萬隻精蟲,且活動力需達40%;若精蟲量未達標準,且精蟲的活動力小於32%,亦屬不孕。
男性先天或後天因素
台北榮總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昇平分析,男性不孕症包括:
1.無精症
2.精蟲形狀畸形
3.睪丸發育不良
4.Y染色體異常致精蟲稀少
5.排不出成熟精子的「非阻塞性無精5.症」
6.輸精管阻塞、發炎
7.先天性無輸精管或結紮等「阻塞性5.無精症」
8.睪丸周邊血管異常(精索靜脈曲5.張)
9.常處在高溫環境的廚師、鋪柏油工5.人及曾接受化療與放療患者,一般5.來說,精蟲品質較差、易不孕。
女性卵巢、輸卵管問題
張昇平表示,至於女性不孕症,卵巢、輸卵管的問題幾乎占了7成。女性不孕包括:
1.沒有排卵或年紀大影響排卵功能者
→約占15%
2.輸卵管阻塞與子宮內膜異位問題
→約占30%
3.骨盆腔發炎或手術沾黏 →約占20%
4.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發炎或有息肉
→約占5%
5.陰道發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頸分泌物對精蟲產生免疫抗體,導致精卵排斥,皆不利精子活動。
有以上這些不孕症狀的男士女士,都是人工生殖的建議施作對象。
身強體壯 不等於生育力強
對於生育能力,許多人存在不少錯誤迷思。例如男性人高馬大、體力充沛並不代表精蟲活動力好或生殖能力強。
蔡鋒博說,曾有身高190公分男性求診,檢查結果卻是無精症患者。
曾經「有過」 不代表想生就能生
另有一名海軍陸戰隊員婚後不孕,他自稱前女友曾因他墮胎,因此不相信
自己無法生育。
蔡鋒博分析兩種可能情況:第一,孩子不是他的。第二,他當兵時睪丸曾發炎腫脹如葡萄柚,造成阻塞性無精。後來他決定進行由副睪丸取精的人工生殖。
此外,女性生理期正常也不代表輸卵管暢通、無阻塞。蔡鋒博說,女性40歲月經量變少或生理周期愈來愈短,皆代表卵巢功能在退化。
張昇平也說,女性一般月經周期約21到35天,若生理周期過長或過短、常出現經痛,就得就醫檢查
年齡生育力隨年齡降低
年齡也是導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且隨著年紀愈大,成功生育機率愈低:
1.30歲不孕比率:約5%到6%
2.35歲不孕比率:約15%到20%
3.40歲不孕比率:30%到40%
※延伸閱讀》
‧莫非我不孕 Baby怎不來?
‧不孕原因多/精子向前衝 半途陣亡多
‧檢測不孕症 夫妻同心同力一起做
‧不孕原因多/找「助生」娘娘 要錢更要體力
‧不孕原因多/自然周期與人工生殖
‧不孕原因多/睪丸切片取精 還得多花2萬
‧4次人工授精、2次試管嬰兒…我還要…
‧不孕原因多/醫學小辭典 肺動脈高壓
‧不孕原因多/白冰冰15次方休 屢敗屢戰
‧不孕引發憂鬱 女性多不願服藥
‧不孕原因多/花東也能「做人」 求子免跑台北
‧不孕原因多/治療方法多 正確診斷最重要
‧歐洲新技術/全面監控卵子染色體 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保養達人柳燕與兒子的異位性皮膚炎奮戰記:為了讓他舒服度過這階段,自創品牌研發適合解方
我的子宮不是我的子宮!媳婦拒絕再生第二胎,婆婆回:做人不要那麼自私
婚後才知帶有罕病基因 她淚崩「還能生小孩嗎?」
28歲妙齡女求子2年頻卡關 試管嬰兒補助第1次即成功
媽祖託夢選總統? 婦產科醫師:佛有三不能
高齡產婦 別為愛美犧牲健康
問卷調查:新手媽媽被諷過重 易患產後抑鬱影響嬰兒
跨國研究:父親生育年齡越高 孩子罹思覺失調風險增
保養品太香 恐增 胎兒過敏風險
孕婦保養品擦太多 體內塑化劑增恐影響胎兒
孕婦勤抹妊娠乳液 體內塑化劑高恐影響胎兒
坐月子 教妳吃得營養又不胖
坐月子媽媽必看 營養師傳授7道進補不發胖佳餚
影/胎中就能聽話 母嬰因早產分離「親子共讀」過難關
1人設籍北市 夫妻都享孕前健檢補助
北市只聯醫推廣 婚後孕前健檢僅2成
首胎高齡產婦已破二成 醫師公會:「適齡生育」很重要
焦慮﹑擔心、絕望 孕婦最怕這個無形殺手
打減痛分娩為何無效? 問題出在這裡
10萬分之1的機率!嬰兒出生羊水未破 「如花照」網熱議
孕婦不宜泡湯、不能用電毯?蘇怡寧:沒有醫學根據
「蘋果病」傷胎兒 孕婦小心
孕婦小心蘋果病⋯ 23周孕婦分享抗病過程大哭!
懷孕期間「增胖不足」 醫師:可能影響孩子健康
接生用力扯寶寶害「身首異處」 醫師崩潰:母湯拉胎兒
陳意涵懷胎8月僅胖3公斤 醫:為了孩子要多吃點啊
6成試管嬰兒失敗 醫師:先養好子宮
巴掌仙子出生僅815克 東元醫院醫護細心照料終出院
謠言勿信!排卵針不會催來更年期
排卵針會讓更年期提早?國健署:謠言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高齡社會居家透析 生活品質不NG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小孩可愛老公體貼,就不會憂鬱了嗎?高敏兒媽媽的產後憂鬱旅程:新手媽媽,你為何不快樂?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