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關鍵:吃太多肉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大腸癌近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預防大腸癌主要靠飲食調整。醫師表示,建議少吃紅肉、香腸等加工製品,要多吃蔬果,增加纖維質,每天至少吃七種不同顏色的蔬果;20歲至40歲青壯年、高危險族群,最好每五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造成大腸癌的最關鍵原因是吃太多肉,動物性脂肪經過150度以上高溫,只要連續加溫2分鐘,就會產生致癌物,最常見的為苯比;動物性胺基酸經過高溫也會產生異環胺致癌物,尤其是經過高溫燒烤的紅肉。而香腸等加工肉品恐含有亞硝酸鹽,也是致癌物。
他建議,要預防大腸癌最好少吃紅肉和加工肉品,且肉品盡量不要高溫燒烤,以免產生致癌物。想讓腸道更健康,也應增加腸道益菌,最好的方法是多吃蔬果,增加纖維質攝取量,每天至少吃七種蔬果,不同種類、不同顏色,且三餐都要吃。
王輝明說,大腸息肉有八成機率會演變為大腸癌,定期健檢很重要,一旦發現息肉,除了增生性息肉外,均建議切除。
健康吉美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表示,20歲至40歲且有家族史、愛吃肉或高油脂食物、不吃蔬菜等高危險群,建議每五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40到50歲高危險群建議每三到五年做一次大腸鏡;50歲以上應每三年做一次大腸鏡。
楊培鎮說,通常若大腸息肉在0.5公分到1公分左右可直接切除,1公分以上可切除加上電燒,避免切除息肉時血流較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8旬老婦腫瘤阻塞腸道難排便 金屬支架協助恢復
為何大腸鏡檢查容易「被退貨」?醫曝原因:清腸不徹底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九成
大腸癌術後未追蹤 拖到肛門流血
大腸直腸癌術後未追蹤 9個月後肛門流血膿
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大腸癌篩檢?醫曝篩檢與診斷的區別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63歲女停經仍頭暈貧血 醫機警揪出大腸癌
北市十大死因惡性腫瘤蟬聯榜首 每30分就有1人罹大腸癌
右側大腸癌比左側還難發現 一圖看懂左右側大腸癌症狀區別
8成腸癌都是亂吃惹禍!營養師公開「防癌食物清單」:都是冰箱常備菜
年長患者腸癌發現多已中晚期!大便習慣改變要注意,8症狀提早察覺
大腸癌篩檢追蹤跌2成 醫師憂:2年後大腸癌死亡率恐增!
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嗎?形成臭屁取決於2個因素
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跳繩、水果連皮吃」竟可防大腸癌!醫師群公開防腸癌大全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當癌王
台東人肥胖第一名 小心大腸癌找上門
大腸癌蟬聯13年十大癌症之首!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做好「一件事」可降低33%死亡率
她激烈減重暴瘦竟是癌上身!聽醫師話抗癌成功
出現7症狀當心大腸癌已上身! 醫:做對2件事可助預防
大腸癌不一定得裝人工肛門 大腸支架解決腸阻塞困擾
吃素預防大腸癌 營養師:你還需要吃一項關鍵食物
朱高正癌逝 久坐、不運動、晚睡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
年年潛血檢查無異狀 36歲男血便一查竟是3期腸癌
婦人每年必做大腸鏡檢查 慶幸早發現腫瘤並切除
老婦持續腹脹2個月就醫 升結腸腫瘤7公分
不到40歲罹大腸癌第三期 全因熱愛做3件事中標
疫情讓四癌篩檢掉1成 萬名大腸息肉、腸癌揪不出
猜你喜歡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