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邱瑞杰/基隆報導】
衛生署基隆醫院統計5年來一千多名糞便潛血陽性患者,百分之四罹患大腸直腸癌,由於糞便潛血陽性患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100倍,直腸外科主任柯芳序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做糞便潛血檢查,維護健康。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3月公布「95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首次超越肝癌,成為國人10大好發癌症中的第1名。
大腸直腸癌常見的症狀有大便帶血、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解完大便仍想再解)等,柯芳序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做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若為陽性,再接受大腸鏡或大腸攝影檢查,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年過40篩檢…胖子 大腸癌愛你
.打敗肝癌 結直腸癌躍居頭號癌症殺手
.怎麼預防大腸癌
.新鮮蔬果與鈣 保護大腸直腸
.鎖定標靶 e網打盡
【2009/04/02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