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天4包菸檳榔當口香糖 罹食道癌全戒了
57歲的邱先生曾一天4包菸、嘴裡檳榔嚼不停,酒更從早喝到晚,4年前健檢發現食道癌二期,術前1小時還抽一根菸「向好朋友道別」,但術後食道重建變窄,一吃東西就嗆咳、水滿到從鼻孔嗆出來,回憶這段辛苦的復原歷程,邱先生說「我比嚴凱泰還有福報,活著真好!」
知名藝人安迪和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相繼因食道癌過世,多名2到3期的食道癌患者6日在高醫現身說法,他們罹癌前都菸酒不離口,「為活下去,一夕間把菸酒檳榔全戒了!」
擔任造船公司老闆的邱先生說「菸、酒、檳榔攏是阮的好兄弟!」每天醉茫茫度日,直到健檢發現罹癌動刀,他才醒悟「能活下去最重要」,術後三樣都不敢再碰。
64歲船員吳先生則在海上工作近40年,幾乎每天灌下一瓶高梁酒解鄉愁,2年前吞東西覺得卡卡,就醫已是食道癌三期末,歷經13次化療及30次放療,體重從63公斤掉到50公斤,靠著太太煮魚湯一匙一匙餵食,病情終於穩定恢復中。
經商的陳先生常交際應酬,發現食道癌時腫瘤已6.5公分大,前後做了15次化學治療及36次放射治療,體重一度暴瘦到30多公斤,須靠胃造口灌食維生;在家人及醫護人員悉心照護下,安然度過5年危險期,移除胃造口後恢復正常生活。
高醫胃腸內科主治醫師吳宜珍說,食道癌8成與菸、酒、檳榔脫不了關係,且復發率高,第3期以上的5年存活率僅2成多,死亡率在全國排名第9,患者一旦察覺吞不下去才就診,通常已是晚期,除定期檢查外,戒除菸酒檳才是預防王道。
吳宜珍表示,食道癌除與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相關,常吃含亞硝胺的食物、太熱食物等,也提高致癌風險,常見症狀包括吞嚥困難、體重減輕,約7成病患求診時已是第三或第四期,即使接受化療或根除手術,第三期5年存活率僅21.42%,第四期僅2.89%。
吳宜珍說,食道癌二期以前的患者,可手術切除腫瘤,但需面臨術後食道重建及吞嚥挑戰;若腫瘤太大,則須先進行化放療療程所小腫瘤,但因食道黏膜破損,進食困難成一大問題,高醫食道癌診療團隊提供患者客製化的腸道營養管徑,透過食道支架、內視鏡引導鼻胃管置入等,提升餵食和營養吸收效益,食道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21.75%,優於全國平均值18.18%。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為何食道癌被稱為隱形殺手?醫師詳解食道癌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免疫療法 開啟癌友治療新篇章
吞嚥有異物感 男子查出食道中段病變 癌化機率高
2022癌症高峰論壇/健保給付有限、抗癌武器不多 國內消化道癌患存活率偏低
男子胃不舒服竟是食道癌 微創手術助食道重建
愛喝熱咖啡、熱湯要小心!喉嚨久痛當心食道癌 醫揭2關鍵跡象
無聲癌症食道癌為何難救?出現3症狀多屬中晚期!日常預防靠6招
金馬獎影帝涂們61歲病逝 當心4症狀是食道癌警訊
嗜喝熱飲當心食道癌上身! 攝氏65度以上增加罹癌風險
50歲男子胸痛到醫院就醫 竟確診罹食道癌
「火燒心」合併吞嚥卡卡恐是癌? 食道癌好發這些族群
苦茶油伴麵線緩解胃食道逆流?看醫師正解!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台中榮總食道癌病友會登場 抗癌鬥士分享抗癌6年經驗
爸爸患癌去世,兒子如今確診,侄子也中招!很多人一查已是中晚期,這個習慣趕緊改
長期飲酒喉嚨卡卡不適 小心食道癌上身
食道黏膜沒接受器 醫師:當心出現症狀已食道癌中晚期
食道癌9成為男性! 4個健康生活習慣 防癌兼抗疫
打嗝停不了查出食道癌病變 真光刀縮小腫瘤助手術
食道癌最愛這3樣東西! 除了戒掉 日常還要做這些事預防
戒掉「菸檳酒」還不夠!防食道癌,8飲食習慣要做到
因應酬飲酒過量 母女先後在同位置罹食道癌
戒菸酒檳榔 34歲男抗癌重生
喝酒就臉紅 罹食道癌風險恐增40倍
喝酒臉紅?醫師:食道癌風險可能比正常人增40倍以上
愛喝滾燙熱茶 罹患食道癌風險將近倍增
胃食道逆流長期未改善 檢查發現食道癌
無聲無息食道癌 危險因子要注意
無形殺手食道癌 預防注意這3點
抽菸喝酒吃檳榔 食道癌風險明顯增
猜你喜歡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