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發現多為晚期…原來跟男性的自尊有關
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肛門指診是最簡單且快速察覺是否有攝護腺癌的方式,不少男性對指診敬謝不敏,曾有患者接受指診,因緊張不慎射精,留下難以啟齒的記憶。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表示,首次指診多數患者都會緊張,屬正常現象,但肛門指診對攝護腺疾病診斷非常重要。
葉劭德說,攝護腺分為三大區域,最靠近肛門肌肉為攝護腺後方,也是攝護腺周邊區,發生攝護腺癌機率最高,達70%;靠近尿道為攝護腺中間,稱為移形區,發生攝護腺癌機率約20%;靠近攝護腺前端,也被稱為前側區,發生機率小於10%以下。
因此,只要透過指診,就可以直接透過觸摸肛門內側肌肉,可得知最常發生攝護腺癌周邊區是否長出腫塊。葉劭德表示,早期攝護腺癌腫塊,指診觸感像是摸到在厚棉被中的綠豆;晚期腫塊,摸起來表面凹凸不平,如同握拳時,手部關節的觸感。
葉劭德表示,攝護腺癌年發生率為每10萬人30人,每年新增案例約4800人左右,其中第4期患者占3成,第3期加第4期的患者占總數的一半;反觀美國統計,同為新增案例,但第1期加第2期的患者人數最多,達七成五以上。
攝護腺癌在台灣被發現多為晚期,美國卻為早期,主要原因就是美國人在50歲以前接受指診、抽血檢查攝護腺癌的機率為5次以上,但台灣接受檢查者卻寥寥無幾。
葉劭德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可定期接受指診,指診無需額外支付檢驗費,每次僅需要1到2分鐘,透過醫師食指腹,感受攝護腺是否腫脹或有硬塊。有家族史的患者,建議提早於40歲或是45歲就接受指診,接下來續每二年到四年再檢查一次,定期追蹤,及早預防。
攝護腺癌危險因子
●年齡:年紀越大,得到攝護腺癌機率也越高
●種族:非裔美國人攝護腺癌發生率是美國白人三倍,亞洲裔移民者攝護腺癌發生率相對最低
●遺傳:父親或兄弟有攝護腺癌病史的人,機率較高
●飲食:低脂肪飲食習慣國家,攝護腺癌發生較低
攝護腺癌症狀
攝護腺癌生長緩慢,多數人並無明顯症狀,當症狀出現時,通常類似良性攝護腺腫大,如排尿困難、流量小、常有強烈尿意、血尿、排尿時有灼熱感。當癌細胞轉移時,經常轉移骨骼,此時骨頭痛是攝護腺癌的可能症狀之一。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 製表/陳雨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師教你2種生活習慣+7種食物助預防
癌細胞轉移骨頭「躺床都痛」治療後生活如常且獲控制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7旬伯血尿服藥一周後仍未改善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醫病天地/攝護腺癌初診 中彰投3成半骨轉移
小毛病不要拖!小黃司機積極抗癌 排尿改善還重振雄風
中部男性健康隱憂!攝護腺癌初診病患三成半骨轉移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47歲男頻尿、解尿慢 切片檢查竟罹攝護腺癌第二期
健診數據PSA升高,就是罹患攝護腺癌?專科醫師給答案
微創手術切除攝護腺癌 94歲退休飛行員術後正常生活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與歐美同步新世代影像檢查 攝護腺腫瘤一次揪出
每天喝幾杯咖啡可能會降前列腺癌風險?研究揭密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活得夠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醫病天地/沉默疾病攝護腺癌 發生率第4名
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醫院免費為男性篩檢攝護腺指數 病友捐百萬響應
攝護腺癌檢查 新式攝護腺切片精準更安全
全身骨疼竟罹晚期攝護腺癌 醫籲50歲以上男性做PSA檢測
猜你喜歡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