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學名藥有何重要? 慢性病醫師這樣分析
「我從醫30幾年,第一線慢性病治療都採學名藥,從沒有患者因低血糖昏迷,或血糖控制不好截肢。」針對學名藥和原廠藥熟輕熟重,行醫多年的慢性病醫師洪泳泉表示,以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三高患者而言,採原廠藥和學名藥兼容並蓄搭配,學名藥治療都得心應手,控制病情良好。身為氣喘患者的他,也常從口袋掏出自己的氣管擴張器鼓勵病友治療,確保用藥安全與療效。
慢性病不只吃一種藥 台廠藥肩負重任
台廠學名藥有何重要性?洪泳泉醫師舉高血壓治療為例說明,台灣估計有4百多萬名高血壓患者,然而,一種血壓藥平均可降低收縮壓15-20毫米汞柱、舒張壓5-10毫米汞柱,「許多患者血壓高達180毫米汞柱以上,必須吃兩三種藥物治療,本來就不是一種原廠藥就可以控制,治療上使用學名藥的重要性不可或缺。」
根據他的治療習慣,國產藥第一線治療約佔70-80%,許多慢性病醫師也都以此為原則。除非患者在其他醫院治療時已經習慣原廠藥,醫師通常予以尊重,才會開立原廠藥,「就像每個家庭都有習慣使用的醬油品牌,沿用原來的藥還有助控制病情。」
30年慢性病治療經驗 台廠藥藥效穩定
至於療效是否有差異?洪泳泉醫師強調,血壓、血糖和血脂都會定期監測,藥有沒有效,患者和醫師都一目了然。這種原廠藥和台廠藥「兼容並蓄」的治療方式,控制糖尿病和高血脂不僅方便,國產藥和原廠藥的藥效相比也不惶多讓。因為國內的藥廠都被要求符合生體可用率療效(BA)或是具生體相等性(BE),因此國產學名藥與原廠藥產生藥效所需的時間是一樣的。
且台灣製藥把關進步到目前PIC/S「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是一套完整的GMP品質管理系統,從原物料生產、物流、廠房設備等都納入管理範圍;加上食藥署嚴格把關,確認藥物品質丶安全與療效,上市後還要透過定期丶不定期的查廠;台灣製藥品質與國際規範接軌,已經外銷美日七十餘國,他鼓勵社會大眾對於台廠學名藥要有深度的信心,讓更多學名藥加入照顧患者的行列。
掏氣管擴張劑鼓勵 患者安心受治療
從小深受氣喘之苦的洪泳泉醫師深知患者之苦,認為無論原廠藥還是學名藥,良好的醫病關係很重要。每次看診尾聲,他都會再把患者的藥單看一遍,並叮囑注意事項。看診三十多年來,沒有患者因為藥物而血糖過低昏迷,或血糖控制不良而截肢。
「患者抱怨一次吃六、七顆藥很辛苦時,我會把自己的支氣管擴張劑掏出來交心,鼓勵患者好好控制。」他期勉自己與病人維持關係良好,將病患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照顧,因為救一個病人等於給整個家庭希望與支撐,因此花費許多時間與患者說明病情,解釋用藥事項,更主動將手機給患者,有問題可以隨時詢問溝通。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由記者編採健康內容、醫藥新知為主題的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專業、即時、樂活的多元化資訊。「健康部落格」(http://healthnews.com.tw/blog/)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豐富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維生素K注射引發過敏休克 食藥署今公布修改適應症
備藥注意存放 防孩童誤食
輝瑞心臟病用藥恩久平出現不純物恐致癌 食藥署急回收
外耳炎用藥「舒耳爽」遭下架恐斷貨 醫師:取代藥品多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長疥瘡皮膚奇癢難耐,夜間更嚴重!藥師教疥瘡藥膏怎麼擦最能緩解
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使用中藥先經中醫師評估
四款抗乳、腸癌藥及抗黴藥危及生命 國內禁用這族群
來源不明中藥別碰 消基會檢測含西藥比率逾兩成是偽藥
胰島素筆針放包包裡四天了還能用嗎?開封後要冷藏嗎?藥師解說胰島素保存3原則
止痛藥要選消炎or不消炎? 醫揭「個別作用」:吃錯沒效還傷肝腎
成人退燒藥減半 孩子服用仍中毒
日本製比較好、有消炎才有效?頭痛吃錯止痛藥差點洗腎!止痛藥3大類型這樣挑
「再生醫療製劑」應以民眾之安全及福祉為先
用量第二神經炎藥愛樂康糖衣錠重量不一 食藥署回收
感冒藥過期還能吃嗎?沒有按時服用該怎麼辦?藥師替你解開用藥的困擾
常用安胎藥恐致肺水腫 食藥署要求限縮對象、加註警語
藥品安定性沒過!食藥署回收120萬粒膽炎藥
降血脂藥主成分不足 食藥署要求回收29萬顆
溫士頓鹽酸四環素眼藥膏又回收一批 食藥署要求停產
抗憂鬱藥物恐增產後出血風險 食藥署評估風險管控
快看你手邊蚊蟲藥!「允消寧膚蚊蟲止癢液」不純物超標 食藥署回收
3藥品出包!關節炎用藥不純物高 食藥署回收85萬顆
健康存摺App 用藥狀況一目了然
健保藥品擴大給付 病友意見將納決策參考
停用抗凝血劑 小中風變大中風
藥放冰箱保存比較好?醫師揭保存2重點:別亂冰!
年節用藥不能疏忽! 按時服用外更須避免交互作用
虎製中藥材?別被唬了
藥物不可與酒精並服 藥師:必須間隔數小時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疫情輕症流感化 與病毒共存需把握「三大要點」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女玩黏土彈琴 一家人居隔自娛
醫病平台/讓我刻骨銘心的病人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擬洗腎前認識換腎 晚期肺癌實證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