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最新統計,今年因熱傷害就診人次至今計一千二百六十三人,略高於去年同期的一千二百廿八人。醫師指出,戶外工作、參加路跑容易中暑,感冒服用抗組織胺者更是中暑高危險群。
國健署統計的熱傷害,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等,也包括過熱引發的人為或意外事故。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蔡光超表示,日前一名五十多歲男性,路跑半途昏迷,體溫逾攝氏四十度,因中暑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不僅白天路跑可能中暑,夜跑也要小心,一名年輕人夜跑,飲水不足,昏迷送醫,體溫達攝氏四十一度。
另一位五十多歲婦女患感冒及高血壓,上班第一天長時間待在室外,中暑併發急性肝、腎衰竭和橫紋肌溶解症等,緊急插管,第二天早上才甦醒。朱柏齡說,感冒時若服用抗組織胺等藥物,內含抑制排汗成分,容易造成熱傷害。
朱柏齡說,常見戶外工作新手,或休息好一陣子的老手重回職場,第一天就引起熱傷害。他建議,戶外工作者至少應有六天、最長兩周「熱適應期」;路跑也應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運動飲料、適當休息。蔡光超強調,密閉空間如鐵皮屋、無空調車內,高溫更甚於戶外,避免久待。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林莉茹表示,民眾應每天至少喝二千毫升白開水,別等到口渴再喝;老人、幼童、慢性病、服藥、戶外工作、運動員、過重或密閉空間工作者等六大危險族群,應注意氣溫預報。
今年六月初,台北、台東分別飆出卅八度高溫,自衛福部前年制定高溫預警機制後,首度達到第二級橘色警戒,過去最多是卅一度至卅七度的第一級黃色警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