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最近食安問題頻傳,大家人心惶惶:不曉得還有什麼東西「不黑心」、能夠安心吃。
除了食材,其實鍋具也跟健康息息相關,你是否在不經意中把毒素吃下肚?
本期《元氣》要教你買鍋及用鍋的正確知識,幫你為你的健康把關。日常生活中,不鏽鋼製品由於質硬、易清洗優點,成為家庭主婦的好幫手;不過,日前傳出台鐵不鏽鋼便當盒、學童常用的不鏽鋼便當盒,疑似含錳量超出標準,讓許多婆婆媽媽非常緊張。
新光醫院腎臟科資深主治醫師江守山指出,不鏽鋼(俗稱「白鐵」)是一種合金鋼材,它的主成分是鐵,但由於要抗鏽蝕,因此就會添加鉻、鎳、錳、鉬等不同比重的金屬元素,其中添加鉻可以抗化學性的氧化,在鋼的表面上形成一層氧化鉻保護膜,可防止氧氣與鐵接觸;至於鎳則可促進保護層重新生成;添加鉬則可增加抗腐蝕能力,一旦有氯化鈉(鹽)造成腐蝕時就能快速修復。至於錳,則是因為鎳的價格偏貴,於是有一部分用錳來取代。
觀念1:鋼材編號大 含錳量愈低
市售標示200、300、400系列的不鏽鋼材(如右下表),是鋼材依機械性質、耐腐蝕性、表面加工及金屬含量之不同而分,這三種系列鋼材皆含錳,編號愈大,錳含量愈低,但相對的防鏽效果就較差。200系列的錳含量百分比較高,400系列鋼材的鎳含量百分比最低。常見的如#202、#304、#430等,這是日系編號。歐美編號則不同,例如標示18╱8,代表含18%的鉻和8%的鎳,18╱0代表含18%的鉻但不含鎳。
觀念2:錳含量超標 非指溶出量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餐飲衛生科長鄭維智指出,最近媒體報導不鏽鋼餐盒的錳含量超標,是指錳含量超出該類型號鋼材應有的百分比,並非指該容器溶出錳的含量。他強調,由於不鏽鋼屬耐熱的惰性材質,用以盛裝一般食品時,溶出有害物質之風險相對較低,目前包括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以及歐盟、美國、紐西蘭及澳洲等先進國家,也都未針對不鏽鋼中的錳特別訂定溶出標準。
觀念3:餐具溶出量 不比糙米高
鄭維智表示,食藥署在去年曾以不同材質不鏽鋼容器進行錳之溶出試驗,以4%醋酸為溶媒,置於攝氏60度30分鐘後,200系列鋼材錳溶出量最高是4.39ppm;換言之,用這種容器裝一碗200克的湯,也只攝取0.88毫克的錳。相反的,許多穀類、堅果和豆類就含有豐富的錳,例如一碗糙米飯所含的錳就有3.77毫克,比使用不鏽鋼餐具所溶出的錳含量要高。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食品級不鏽鋼的餐具比較安全,但由於市面上許多產品都未明確標示,或以「高級不鏽鋼」來標示,甚至拿劣質的工業用鋼材來取代,就可能溶出比較高的錳,它雖然沒有致癌性及生殖毒性,但長期使用恐罹神經退化,出現類似巴金森氏症及智力退化等問題。
觀念4:焊接的餐具 若含鉛更慘
江守山也提醒,有些業者會拿200系列和300系列的不鏽鋼材加以焊接,企圖降低成本,但焊條由於含有鉛等重金屬,如果消費者不察而攝入過多的鉛,問題更大,建議民眾購買前多觀察有無焊接痕跡。
觀念5:別裝酸性物 以防溶出錳
因此,江守山和顏宗海都提醒,民眾選購不鏽鋼食品容器,最好選擇有清楚標示如#304者,而且清潔時勿用鐵刷,以免產生機械鏽蝕,若鍋子生鏽就不要使用。
另外,不鏽鋼餐盒量不要裝檸檬、糖醋排骨、醬料等酸性及鹽漬食物,以防溶出錳。
(資料來源/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 )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