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爆發流感就中標?9大族群容易有免疫力低落問題
流感季節即將到來,每次只要一爆發流行性感冒,你也是百分之百中標嗎?
然而,所有疾病都與人體的自我防禦有關,也就是受自身免疫力的強弱主導,有些免疫力較強的人,氣溫下探8℃都不覺得冷,但免疫力較弱的人,溫度略有變化就受不了,因此也容易感冒;所以容易感冒的人,也就是自身免疫力較低的族群,主要是以下9大族群:
1、有慢性呼吸道問題:例如鼻過敏、慢性鼻竇炎、氣喘,或支氣管炎者,這些族群因為上下呼吸道功能敏感,尤其以小孩及老人最為明顯,當一受寒,風邪或寒邪就容易入侵身體,引起感冒。
2、月經前後、生產後的女性:因月經週期前後、生產後身體變得比較敏感,免疫力也較低。
3、手術過後的患者:有些人手術後抵抗力較低,特別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感染到感冒,所以探訪病患時,尤其要注意戴口罩、勤用酒精消毒。
4、壓力過大:承受壓力超過半年、一年以上的人,如失業者、人際關係不好的人,特別容易引起免疫力問題。
5、睡眠過多或不足:睡太少免疫力會變差,但其實睡太多時,人體血液循環會變慢,同樣會導致免疫力降低。
6、不曬太陽也不運動:曬太陽有助於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可以活化身體的免疫細胞,而運動會增加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代謝能力,針對不曬太陽也不運動的族群,會造成白血球功能過低,進而削弱抵抗外來病菌的能力。
7、過度節食:短時間過度節食的人,容易造成免疫力突然下降,引起感冒的可能。
8、腸胃功能不佳:有便秘困擾的民眾,因體內容易堆積毒素,感冒機率也因此較高。
9、有抽菸或喝酒的族群。
延伸閱讀:
流感併發肺炎會要命! 感染科醫師:要做到這件事才能自保
老被身邊的人傳染感冒? 多吃10種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世界氣喘日/適度用藥 別因疑慮拒治療
白天午睡時間別太久!醫:超過一小時 睡醒會更累
氣喘患者病情始終控制不佳 專家曝用藥常見3大迷思
胸腔凸起腫塊才發現長膿瘍 就醫發現竟是未熟雞蛋惹禍
老翁開胸手術後漸進式呼吸訓練 26天成功脫離呼吸器
空汙傷肺,只做胸部X光不夠 你有做過肺功能檢查嗎?
【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專家:25歲應測肺功能 建立健康履歷
【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關注肺老化 避免呼吸器相伴餘生
【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提升存活率 專家促建跨部會單位
【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吹好吹滿」才有效 肺功能檢測重品質
健康威脅就在空氣中 居家大掃毒從通風做起
咳嗽超過兩週小心肺癌!8種人沒抽菸也要注意6症狀
老年人常肺炎 偶有膿胸積水...新營醫院整合治療成功治癒
常吃這些東西恐害腎臟纖維化! 醫示警「超無感徵兆」:尿色深不妙了
防疫勤戴口罩/流感、肺炎住院 近兩年大減
偶咳出血絲未重視 婦人突大量咳血險送命
高瘦身材男性注意!胸痛、呼吸困難來襲,恐為這疾病引發,避免潛水、高空跳傘
男子突然呼吸困難胸劇痛 醫籲高瘦者注意原發性氣胸
濕冷咳嗽以為感冒 竟是氣喘發作
冬季溼冷好發氣喘造成原因多 咳嗽超過2周要小心
缺牙「遇缺不補」 恐提高失智及吸入性肺炎風險
台中總是灰茫茫?專家:口罩+定檢揪肺病
室內外空品連動 中國附醫倡肺年齡
咳喘逾兩周 小心肺纖維化
沉默的重症 小心肺纖維化
接觸石綿引發職業性肺病 醫師:未來10年患者逐步增加
喘、咳、累逾兩周 自體免疫病患者當心
肺纖維化致死率高 初期喘咳易被誤為感冒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