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血壓高長期不控制族群 小心主動脈剝離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

血壓長期偏高卻不願意面對作徹底治療,或不以為意,小心主動脈剝離找上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姜智耀指出,除部分先天性疾病影響外,不少主動脈剝離患者,是平常不徹底控制血壓的族群,但不限於老年人,也有三十多歲,收縮壓達兩百五十毫米汞柱而不自知的患者發病。

年紀輕血壓異常偏高,也得注意特殊疾病。姜智耀提醒,有些年輕患者罹患內分泌腫瘤如嗜鉻細胞瘤,也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飆升,不過這也只是血壓飆升的眾多可能因素之一。

這種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出現在腎上腺髓質,病患常見症狀有血壓高、頭痛、心悸等。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醫師徐潤德表示,神經內分泌細胞調控控人體荷爾蒙,一旦此系統出現腫瘤,荷爾蒙分泌易出現異常。若懷疑有這類疾病,醫師主要利用血液測定相關荷爾蒙,必要時施行內視鏡、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等檢查。

醫師解釋,神經內分泌細胞在人體胸腔及腹腔中的器官都存在,產生各種內分泌荷爾蒙,可能散發在身體各處。

主動脈剝離可能出現多樣性症狀,姜智耀表示,臨床上可見看似腦缺血,但後來出現胸痛的患者,經有血管顯影對比的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證實是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可能影響兩側頸動脈而造成腦中風。

有撕裂感的劇烈胸痛只是主動脈剝離常見的症狀之一,姜智耀指出,視主動脈內膜破裂部位及血液沿著主動脈肌層剝離的方向,這個疼痛可由前胸往後背傳導,或先是由上背痛往前胸傳導,有如撕裂感。

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與高血壓有密切關連,且多數未曾好好控制,部分與先天性主動脈窄縮、先天結締組織疾病的馬凡氏症候群屬於,這類疾病容易造成升主動脈破裂。病人年齡分布範圍很廣,從二、三十歲到七、八十歲都可能。

主動脈剝離也是年輕成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之一,其他常見因素包括抽菸、家族病史、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較少見的凝血機能異常、川崎氏症、使用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的藥物與冠狀動脈先天畸形。

急性心肌梗塞多給予氧氣、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等治療,考慮後經由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併支架植入術。多數四十歲以下心肌梗塞病人)都是由單一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其中又以左前降枝的比例最高。

對血栓溶解劑有禁忌者,可立即安排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醫師指出,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發展以來,到現今為止多數臨床報告其成功率遠超過血栓溶解劑。

醫師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約有七成的病人以胸痛為主要的症狀,胸痛通常持續超過半小時以上。但研究報告中顯示仍有2成5的心肌梗塞發病前毫無症狀。

當突然出現持續性胸悶、不明原因的上腹不適、噁心、嘔吐、盜汗、面色蒼白、呼吸短促、休克、心律不整、暈厥及意識模糊不清時,也應警覺是否發生無痛型之心肌梗塞。畢竟無痛型的心肌梗塞隨年齡增長而機會增加,也常被誤診。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心肌梗塞 糖尿病 高血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