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燒肉粽」寶島歌手郭金發,前日在敬老演唱會上高歌時猝死,郭平常僅有高血壓,也有固定服藥,家屬對突如其來的猝死感到措手不及。
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永國表示,動脈狹窄逾50%為醫學上有意義的狹窄,低於50%的狹窄不一定會出現胸悶、胸痛等徵兆,提醒有高危險因子抽菸、慢性疾病患者特別小心。
林永國說,有些患者首次心肌梗塞,才驚覺自己原來有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問題。儘管有些患者鍛鍊身體、規律運動,穩定控制三高,但身體慢性發炎是動脈硬化形成的結果,若又加上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高血糖等慢性疾病,血管壁被破壞逐漸變薄,掉落下的發炎物質、膽固醇等會誘使血液凝固形成血塊,造成嚴重程度不等的心肌梗塞。
血管狹窄低於50%被稱為不厲害的狹窄,林永國說,未必會出現前兆,甚至可能一點感覺都沒有,在心電圖上也檢查不出來,需要更精密的電腦斷層才看得出來細微的狹窄,但他強調「沒異常不表示正常」,即使血管狹窄僅有10%,同樣存在心肌梗塞風險。
他提醒,心肌梗塞的高風險因子,包含肥胖、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問題、抽菸、糖尿病或老化、有遺傳史的病人,尤其在季節轉換之際,如氣溫轉涼或變熱之時、每日凌晨3時到早上10時間,急性心肌梗塞更是好發,平日應注意保暖、維持適當體重並穩定控制慢性疾病。
一旦突然發生心肌梗塞,可能毫無預警,林永國說,嚴重程度不僅與阻塞位置有關,若又併發惡性心律不整將提高死亡風險,30分鐘內為黃金搶救期;如僅是單純的心肌梗塞則應在6小時內打通血管,甚至許多醫院以90分鐘為評鑑標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