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如廁2次 小心膀胱過動
專家估計,至少有半數的婦女,一生中曾有過至少一次難以啟齒的膀胱問題,很多男性也受影響。但是尿失禁在某些情況下,不再是偶爾發生的小事,而是需要尋求治療,因為你罹患的可能是膀胱過動症。以下是4個警訊:
1.社交減少。
2.睡眠受干擾。
如果你晚上如廁兩次以上,或是24小時內要小便八次以上,你的膀胱可能出了問題。在廁所浪費太多時間,會犧牲你寶貴的睡眠。現在就留意自己上廁所的頻率,有助你瞭解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3.膀胱問題決定你如何穿衣服。
你只穿深色或寬鬆的衣服,以隱藏褲子溼了;或是你的包包裡一定會攜帶額外的衣服,以便發生意外時更換。這些應對方式可能有效,但也表示你的膀胱出了問題。
4.旅行令你緊張。
因為不見得隨時都能找到廁所,很多膀胱有問題的人寧可留在家中,避免搭車或其他方式的旅行。突然尿急會使旅行變得很緊張。有很多方法可減少急著要小便的迫切感,包括藥物、運動、行為改變、甚至手術。
如果你對以上警訊感同身受,那麼盡快就醫。數據顯示,高達八成尿失禁者可治癒或改善,第一步就是與你的醫生討論。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影/法籍男老師疝氣手術多年復發 微創手術解決困擾
哪些情況需要割包皮?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3年罹2癌導致不舉 大齡男治療後重拾「樂趣」
20分鐘內測出腎臟病 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研發快篩
台南龍崎下午高溫36.7度 連日高溫醫籲小心熱衰竭中暑
發燒畏寒還腰痛 25歲女上班喝水少又憋尿引發腎臟炎
勃起功能障礙影響房事,傳宗接代拉警報!中醫:陽痿早洩調理分5大類型,多吃這些食物助改善
比酒精、可樂傷身!每天1杯這種飲料,腎結石增33%!哈佛揭5招防結石
新一代血液透析 改善疲憊感、翻轉生活
站2分鐘尿不出 男子攝護腺肥大壓迫尿道靠這招一勞永逸
全台每8人就1人慢性腎臟病! 逾半數無感,5點自測你的腎好嗎?
低能量體外震波 改善慢性攝護腺炎
老翁起身太匆忙扯到尿管 水球卡尿道膀胱脹成球
台灣洗腎人口密度世界第1!醫授「泡水高貧倦」5字訣自我檢測,2項異常快就醫
下體注射凡士林增大 外籍移工只有一開始爽...後來痛翻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美國經驗 提供以人為本透析選擇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創新模式 在家洗腎也能視訊聊天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數位轉型 提升病友自我照護能力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疫情助攻 居家透析新契機
指甲出現棕白半分當心已是晚期 專家曝腎臟病5階段症狀
一喝水就排尿小心肺有問題!專家解析喝水原則:睡前2個小時助降血脂、防中風
男人也有更年期!醫:出現肚子大、性慾低、易疲勞3症狀要當心,教你如何改善男性更年期
三成病患到末期才知腎出問題 台美專家找對策
三高沒控好恐釀第四高「高腎壓」,甚至洗腎!血壓新標準改用「居家血壓」
3高以外還有第4高 「慢性腎臟病」不控制恐淪洗腎族
新竹少年睪丸扭轉2圈痛爆 手術解除蛋蛋的憂傷
泌尿科醫:微量血尿不一定是癌症 約6成找不出原因
包皮過長常發炎卻羞就醫 醫師鼓勵接受評估
55歲男下肢無力、排深褐色尿液 醫:長年嚼檳榔導致
猜你喜歡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肺高壓】喘、咳、血、腫、暈五症狀,原因可能是肺動脈高壓,你沒聽過的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8旬老婦血管阻塞變象腿 機械除栓術讓雙腿復原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罹病12年服3種藥控糖無效 她後悔早該打胰島素
美國心臟協會揭關鍵時期:站立血壓高於坐姿 心臟病風險多2倍
不喝酒就沒有脂肪肝?小心落入飲食陷阱!聰明吃、規律動,醫教4大預防秘訣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母親節提醒媽媽做預防骨質疏鬆健康檢查!醫師揭5大骨鬆危險因子跟5種保持骨骼健康的方法
6歲童染疫後退燒卻雙腳劇痛 就醫才知併發橫紋肌溶解症
退化性髖關節炎 震波療效佳
一走就喘、乾咳不停 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4歲女童突然肚子痛和呼吸急促 檢查竟是嚴重氣喘
主動脈剝離是高血壓患者的奪命殺手 醫詳解主動脈剝離成因、症狀及預防
中風了手無力,適合使用「鏡像手」嗎?自評表幫你評估
春末乾眼症患者增多 中醫教以茶飲、按摩減緩不適
坐車上山就會有影響 台大醫揭高山一日遊的心血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