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羅元婷/北市永誠復健診所物理治療師】
腰痛的人不少,大掃除、加班趕工、長時間開車或坐車,都容易引發坐骨神經痛,但部分腰痛並非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而是薦髂關節功能失調,因疼痛位置相近,容易因病情類似,沒有得到合宜的治療。
薦髂關節功能失調,也就是一般常說的「骨盆歪掉」。疼痛的來源是因為「腰眼」周圍韌帶扭傷或挫傷造成。急性期會有翻身困難或穿鞋穿襪困難的情形;慢性期則是會有上下樓梯、快走、姿勢快速轉換上的困難。
痛感從尖銳的刺痛到悶悶的鈍痛皆有,疼痛區域可能會由單側腰眼往上到腰椎周圍肌肉、或往下到臀部,或往前到鼠蹊部周圍,不同疼痛範圍視薦髂關節功能失調類別而定,不易自行辨別。
導致薦髂關節功能失調的常見原因有:
1.外力撞擊:滑倒或跌坐在地。
2.身體力學:長短腳、單側足部過度扁平、骨盆扭轉、兩側肌肉不平衡等。
3.荷爾蒙:女性生理期前與懷孕末期,荷爾蒙使韌帶鬆弛,間接提高受傷機率。
4.發炎:常見於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
治療方法包括:薦髂關節復位術,可將錯位骨盆調整回對稱性位置;深層組織按摩,放鬆深層組織、降低受傷韌帶發炎情況;利用神經特性,放鬆肌纖維張力,進而矯正關節些許錯位的肌能療法(Muscle Energy Technique);拉筋運動可放鬆過度僵硬的肌肉;接下來則是肌力訓練,強化核心肌肉,增加脊椎及骨盆穩定度。
平時宜避免不良習慣,如翹二郎腿、穿高跟鞋、歪一邊坐或懶人坐姿,若有類似症狀,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評估檢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