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智人口占全國總人口1.02%,約每10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失智為病人和照護雙方都帶來沉重負擔,目前雖無法治癒,卻可以用藥物和其他認知療法延緩退化,早期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很重要。
▇早期失智症警訊
● 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 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的關係有困難。
● 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失智症種類
1.退化性失智症
包含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亨廷頓氏症等。
2.血管性失智症
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
3.其他因素
因為營養失調、顱內病灶、新陳代謝異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藥物等特定原因所致,經過治療之後可能有機會恢復。
▇失智症vs.正常老化
●正常老化
包含行為、智力、體力等全面性機能逐漸衰退。而在記憶力方面,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若做記憶測試,可能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失智症
身體看似健康,但無法抑制不適合的行為,而且記憶力及失能表現明顯。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會完全忘記;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臺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製表╱黃筱雅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