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髮為何一直長? 中醫認證預防掉髮、維持烏黑髮色15種食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疫後防憂鬱 醫建議3要穩定情緒

聽健康

00:00/00:00

新冠疫情2019年底爆發,統計台北市2020年至2021年9月社區心理諮商門診,病患罹患憂鬱及焦慮比率高達22.6%,居首位,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憂鬱或焦慮症狀;甚至安心服務諮詢專線今年5至6月疫情三級警戒,案件量更達高峰。後疫情時代,北市衛生局建議民眾可透過增加社交連結等「三要」穩定情緒。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指出,疫情期間,逾4成民眾出現心理或行為健康等問題,北市衛生局表示,就曾有一名20多歲吳姓女子,因工作需接觸人群,但因非前幾類疫苗接種對象,疫情嚴峻時,因沒打疫苗,精神緊繃到拒出家門,好不容易打疫苗後,卻又害怕副作用,整天神經兮兮,一不適,就懷疑是否疫苗有問題。

還有一對從國外返國居家隔離的老夫妻,原本應分開隔離,因先生失智需照顧,太太與先生一同隔離,因無法自由活動,先生情緒常波動、忽高忽低,讓太太照顧上格外很辛苦。

衛生局表示,疫情期間改變人們互動、生活與消費型態、關係與親密感,導致民眾缺乏安全感及失落情緒,加上因疫情喪失自由、失去工作、被迫取消重要活動,甚至因親友感染新冠肺炎離世感到情緒失落。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提出三要點,幫助民眾面對疫情安定心神,包括「要接納善待自己」,面對不安與失落時會有許多情緒,包含害怕、懷疑、悲傷等,試著不批判自己,才能穩定自我。

第二,「要充實正向能力」,一旦專注當下,全心投入平凡家庭事務,會發現如洗衣、拖地等日常瑣事,也有意想不到的幫助,還有試著從改變獲取能量,如珍惜親友間感情及學會使用電子產品,均可成為穩定心理的正向能量;另外,「要增加社交連結」,除親友陪伴支持外,也可向專業心理支持中繼站尋求協助。

新冠肺炎 心理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