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是只有抽菸才會罹肺癌!6危險因子要當心,常吃紅肉、煎炒食物竟也會導致新癌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當身邊的人透露自殺想法時... 該如何協助

亞東醫院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圖/ingimage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圖/ingimage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40秒就有人死於自殺,自殺一直是心理衛生網絡的嚴峻挑戰,在相對保守的亞洲國家,自殺的討論更因為許多的忌諱相對隱晦。20年來,台灣自殺率一直高於全球平均,甚至在近年「逆勢上漲」。政府於2020年5月首部《自殺防治法》三讀通過,象徵台灣社會面對此一議題邁入新的階段。

在自殺防治法中,將過去自殺防治相關統計分析資料、實證研究等落實,推動因地制宜之自殺防治策略。

自殺防治策略其中包含有下列項目

●推廣及辦理自殺防治守門人教育訓練。

●建置及改善自殺防治通報關懷訪視制度。

●推動醫療機構病人自殺防治事項,進行監督及溝通輔導。

●協助傳播媒體及網際網路平臺遵守自殺新聞報導原則,並建立自律機制。

死亡的高風險族群

分析過往自殺統計資料,不難發現其中高風險族群之特性:

依據自殺死亡數據,男性自殺死亡人數約是女性的兩倍,死亡率隨年齡層增高而上升;但以自殺企圖通報資料來看,女性自殺企圖者約是男性的兩倍,年齡層為35-39歲者占率較高,其中以情感與人際關係、精神健康與物質濫用及工作經濟因素為主要原因。

相關高風險因子包含:嚴重身體疾病、酒精或藥物濫用、曾有自殺行為或自殺企圖、失業、獨居者、親人或自身目前或過去有嚴重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者,皆屬於自殺高危險群;而在短期的突發壓力事件中,與所愛或重要的人分開、面對生離死別、在經濟支柱、社會地位上遭到重大打擊,或面臨其他重要失落者,皆有其危險性。

在此族群中,不乏許多高階主管與菁英分子,因應工作職責的加重、全球經濟競爭,許多主管級的個案,長期超時工作、睡眠不足,跨時區工作更是家常便飯,很多高階主管經常飛來飛去,忍受時差的影響在苦撐工作。因為所擔負的責任重大、內容繁瑣,加上許多個案的自我要求高,造成沉重的身心負荷而不自知。

某些高知識分子或主管,會因為自尊心強、完美主義、不習慣開口求助或是習慣壓抑、忍受壓力,造成情緒及睡眠障礙悄悄上身而不自覺,直到身心無力再負荷,發現工作的效率下降,無法再承受肩頭上的職責,在自責的情緒下,容易萌生自我批判、無力感以及結束生命的想法。

自殺的預防處置

面對此類特殊群族,因為個案不容易透露內心的壓力與痛苦情緒,所以要仔細觀察生活樣態的改變,例如:睡眠的困擾、情緒波動變化較大、容易不耐煩和發脾氣、有意無意透露對人生的無奈和茫然、家庭關係的改變(親子關係疏離或衝突、與配偶互動減少改變)等蛛絲馬跡。

許多個案也不願意面對自己內心的脆弱與痛苦,因為職位高,也不容易找到傾吐的對象,往往會選擇自己忍耐或是藉由喝酒來紓解壓力,在預防的部分要建議在定期健康檢查時,加強情緒及壓力量表篩檢,才能有效發覺潛在的危險個案,除此之外,若發現周遭同事有情緒波動較顯著、反覆透露工作上的壓力或是身體不適時,也要特別留意,傾聽他們生活上或工作方面的困擾。

若當事人情緒壓力在家庭親情或是同袍的支持下無法緩解時,還是建議接受專業精神科的治療,可以用藥物搭配心理諮商的方式,協助個案調整,去看見某些性格特質所帶來的影響。心理調適這條路,對當事人或身旁的人來說,是一條漫長的旅程,陪伴個案、理解與接納對方的狀態,才能與當事人在這條辛苦的路同行久一些。 

如果你也想為自殺防治盡一分力,可以從簡單的問候、練習不帶批判的當個好聽眾、關心自殺議題、分享自殺相關資源開始,只要多關心一點,人人都可以是自殺守門員。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自殺防治法 睡眠障礙 高風險族群 心理諮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