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寶林茶室死亡病例驗出米酵菌酸!米酵菌酸超耐熱,清洗、煮沸殺不死!哪些食物裡有?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傅志遠

傅志遠/醫病不信任 最後犧牲了誰?

傅志遠

醫病不信任 最後犧牲了誰?
醫病不信任 最後犧牲了誰?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Trauma Blue!(註)」急救室裡推進一個年輕男性,四小時前在公園遭人毆打,從區域轉診過來。一聽到這樣的廣播,外科急診所有人員立即放下手邊工作,優先搶救這位傷患。

  「右側瞳孔放大,昏迷指數三分!」總醫師做完初步神經學評估後回報。

 「準備插管!聯絡神經外科醫師,可能需要馬上手術。」現場主治醫師一聲令下,啟動了急救程序。「病人狀況很嚴重,必須先插管維持呼吸,稍後神經外科醫師會過來會診。」接著他向焦急等候的家屬們說明治療計畫。

 「拜託你們了!一定要救救我們的孩子!」對於醫師的建議,家屬們並沒有拒絕,直說一切相信醫師的處置,並不如轉診醫師描述的那麼不可理喻。

 他想起約莫一小時前的那通交班電話…

 「您好,我們這裡有位腦出血的病患,需要轉到貴院。」假日的午後,無視於政府三令五申的醫療分級,醫學中心急診室湧入了大量病患,熱鬧的程度如菜市場一般。在這最忙碌的時刻,最不想接到的,就是外院轉診電話,這意味著將有嚴重與複雜的病患要轉來。

 「硬腦膜上出血?那不是應該快點開刀嗎?轉診這一來一回,可能會延遲治療耶!」聽完轉診醫師的描述,醫學中心這頭接電話的醫師似乎相當意外。這是一個一刻都不能等的緊急狀況,然而換句話說,若是搶救得宜,病患恢復的機會也不小。

 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要轉出的醫院並非基層診所或地區小型醫院,而是已經通過醫院評鑑的區域教學醫院。因此照道理來說,應該配有能進行手術的神經外科醫師以及提供術後照護的加護病房。

 「貴院不是也有神經外科醫師值班嗎?這種病人轉診的風險很高,不應該轉出吧!」在醫學中心工作久了,不免有些優越感,當時他直覺是中小型醫院嫌麻煩,想把燙手山芋丟給別人。

 「我也知道一刻都不能等,本院的神經外科醫師都解釋過手術細節了,家屬還是堅持要去大醫院,他們說要檢查仔細一點,才願意開刀。」看來是誤會提出轉診要求的醫師了,他心理暗自說了句抱歉。

  「還需要做什麼檢查?再等下去病人就沒命了。」

  「我當然知道啊!其實打這通電話,我也相當為難。」

 「好吧!那也只好轉過來了。不過昏迷指數這麼差,應該已經插管了吧!記得氧氣要帶夠唷!」這其實是句玩笑話,不過過去也真的發生過轉診路上氧氣用完的窘境。

  「我們沒有插管…」

 「沒有插管?這樣不對吧!這種病人怎麼能不插管?他隨時都可能會斷氣!」理論上對於外院轉診的處置,雙方都是用理性討論的方式溝通,不需要也不該質疑。但聽起來連最起碼的病患保護都沒有做,他還是忍不住唸了一句。

 「家屬堅持要送到貴院,所有的治療都要等到貴院才願意做,當初連打點滴都是好說歹說才接受建議,家屬說他們不相信我們的判斷與技術。」外院的醫師電話中透露出無奈。

 「那我有最後一個建議,要跟家屬說的非常清楚:『硬腦膜上出血延遲手術的後果很嚴重,再加上呼吸沒有插管保護,也可能造成腦部缺氧與死亡!』」電話掛上前,醫學中心的醫師提醒著轉診醫師。

 他心知肚明,這應該是個醫病間極度不信任的狀況。而且在預期病人的恢復不會太好的狀況下,他擔心家屬會回頭指控,將轉診的醫師扣上「誤診」的大帽子,將病人的恢復不佳歸因於延遲轉診。

 「謝謝你的提醒,該說的我都說了,他們也簽了『自動離院同意書』。」

 思緒回到現實,病人的昏迷指數只剩三分,而當他做的第一個處置就是插管急救,家屬病沒有意見。也由於到院狀況與轉診出發前時並不相同,重做電腦斷層後發現:腦出血的量足足是先前的兩倍,腦實質也開始出現缺氧性病變的表現。

 雖然預期病患醒來的機會不大,神經外科醫還是很快速地幫病人安排手術。

 「醫師萬事拜託,我們轉來大醫院,就是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療,我們百分之百相信貴院。」

 推進手術室前,隱隱約約聽到家屬們彼此的討論:「醫師說病情不樂觀,我覺得一定是被前一家醫院給耽誤了!要是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我一定要他們負責到底!」

註:啟動外傷急救小組

轉診 插管 腦出血 醫病關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