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桃機案以來本土371例 6成確診與用餐有關
桃園餐廳率先座位減半
昨日桃園再增廿九人,包含遠雄自貿區十四人、加貝爾幼兒園衍生群聚八人、因聚餐染疫六人,一人則感染來源不明。自桃機相關確診爆發以來,本土個案已有三七一例,其中至少二三五名確診者與餐廳有關,包括員工、用餐顧客以及其家人,約占染疫人數的三分之二,比率相當高。桃園市長鄭文燦昨率先要求餐廳座位減半等管制措施。
隔板沒效?沒共桌確診
台北市長柯文哲仍主張疫苗護照早點上線,他指出,目前發現有些感染的不是坐旁邊,而是隔壁桌,為什麼坐中間反而沒有被感染?一定是因打疫苗,且實務上看,隔板也不見得這麼有效。
昨四十六例本土個案中,多人在餐廳感染,沒有共桌也確診;另外四十六例境外移入個案,廿五例為機場落地採檢確診,廿一例於居家隔離採出陽性。
這波本土社區群聚爆發以來,從北至南多條傳播鏈都與餐廳用餐有關。其中,最大傳播鏈為桃機、銀行員、西堤及自由貿易園區個案,主因在於聚餐染疫造成疫情擴散。
鑑於餐廳飛沫、接觸感染多,目前被列為高風險場域,北市、桃園昨都發出細胞簡訊,大規模匡列確診者曾涉足的多家餐廳,提醒重疊足跡的消費者收到簡訊盡快前往採檢。
北市幼園教師吃麵染疫
另外,高雄港相關個案新增十二人確診,包含新光輪客戶及台南親戚聚會,導致台南夫妻染疫。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群聚再添二人確診;北市一名幼兒園教師確診,因曾跟確診房仲友人出現在同一麵館。
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基因定序,雙北圓山廚師及房仲相關案、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確診者,分別感染不同的Omicron,國內累計十條本土獨立傳播鏈,其中六條仍找不到感染源。
另外,桃園機場前進指揮所自一月五日成立後,一線人員經多次PCR檢驗,已無增加相關確診者,桃機指揮官王必勝昨表示,顯示桃機現在已經相當乾淨穩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桃機疫情觀察至明天,若無特別情況將解編。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防疫保單之亂民眾搶驗PCR 陳時中:基層執行面弄到很亂
美國列台灣為疫情高風險國家 陳時中:近來確診人數多
衛福部喊「最後一戰」然後呢?令急診醫護心碎的三件事
獨/重症患者急診戴呼吸器面罩 治療師曝:病毒全溢散開
新冠重症、死亡升 住院今起只收治3大類確診者
0+7多數民眾仍霧煞煞 這家4口居隔時間都不一樣
法傳系統致居隔單開太慢? 指揮中心:民眾填錯手機
死亡數怎麼來?指揮中心:新冠非直接死因都經審查
中重症+61 死亡個案新增38例 以高齡為主
本土新增6.5萬 累計破80萬
獨/入境排成人龍 民眾投訴:防疫政策十分落後
65歲以上明快篩陽即給抗病毒藥 亞東:減少80%中重症率
2歲童染疫亡 基市:衛福部機制耗時更久
觀察站/放寬居隔沒配套 是嫌染疫速度太慢?
居家隔離新制不溯往 出門篩陰「自由心證」
0+7上路!居家隔離幾乎解禁 專家憂染疫暴增
隔離天數可自選? 打完疫苗仍可選「3+4」
長照機構致死率估1% 陳時中:不像香港、還算穩定
快篩陽給藥65歲先行 陳時中:是其他風險因子4至10倍
化痰藥遭瘋搶 羅一鈞:醫療人員網路發言要慎思
未善用系統致基隆染疫童不治? 陳時中:沒有指責
指揮中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判確診給藥 5/18上路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中重症增148例 29死中16人未接種疫苗
今本土新增6.16萬、29死 指揮中心:死亡個案中28位有慢性病
蘇貞昌:確診同住家人打滿三劑疫苗擬免居隔
基隆重症童轉診碰壁 衛福部醫事司:問題出在5月6日這件事
好消息! 指揮中心:5萬份默沙東口服藥可望提前到貨
基隆重演去年高確診死亡率 今近萬分之8 超過雙北兩倍
快篩確診遭批抄襲雙北 陳時中:避免加重地方負擔
猜你喜歡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 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QA/快篩陽性怎麼辦?家人同事確診了怎麼辦?5張圖表快速了解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退役將軍夫人拒快篩、PCR闖三總病房 失控飆罵護理師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醫藥記者確診日記/從快篩陽性到醫院PCR確診、視訊看診的漫漫長路!政府應變力不足讓民眾心累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唾液快篩開賣!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
圖表整理包/一樣居家差很多 一圖秒懂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隔離天數可自選? 打完疫苗仍可選「3+4」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健康益友都預約不到?視訊診療4管道,虛擬健保卡也可看!全台支援虛擬卡院所名單公開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感覺自己被放生…」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
問答集╱0+7今上路也能選3+4 怎麼選、誰適用 八大問答一次看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
51名醫護抱病返工、醫護不敢篩 陳時中:沒篩就沒確診
愈來愈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 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確診補充維生素C幫助修復!專家曝「1吃法=白吃」 還會帶走體內維生素
新冠肺炎可能造成神經後遺症 最新研究:認知功能衰退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