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云/生命劇本是可以改寫的
鈺菁很少和父母來往,除了平日甚少聯絡,就連逢年過節也不想回家。她和父母親的關係淡薄,是因為她始終沒有從童年時期的陰影中走出來。從鈺菁和姊姊有記憶開始,就要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面對各種殘酷的現實考驗,這讓她們長大後深深感覺人生悲苦,覺得活得很沒有希望。
幾年前,和她最親近的姊姊一時想不開,想要早點結束生命,所以喝農藥自殺,更是讓她傷心欲絕。每次她一想到姊姊臨終前的痛苦,心裡就好難過,也愈加痛恨沒有盡到照顧孩子責任的父母親。
很多人的生命痛苦來自於卡在過去的傷痛裡,他們希望自己的故事不是這樣發生的:希望自己的父母不是酒鬼、不是賭徒,希望家庭幸福美好、父慈子孝,希望自己的伴侶沒有出軌,希望自己沒有被人拋棄或被羞辱……但真實生活經常和期待有所落差。這些「期待落空」的記憶,讓他們不斷地掉入痛苦的深淵,走不出來。
許多的憤怒,並非來自於他人的行為,而是源於自己內心對他人的期待。像是期待父親身為一家之主,應該要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母親必須為了家庭犧牲奉獻,當事實並非如此時,便產生了不滿和生氣的抗拒心理。其實抗拒已經發生的事實或無法接納事實,是自己的問題,跟有什麼樣的父母親(事實)真的無關,所以即使是同一個父母,同樣的教養,但是養出來的孩子們每個都會有不一樣想法和行為,對待父母的方式也不同。
其實,想法或跟隨著記憶而來的情緒是可以被改變的,當我們改變了想法,那些痛苦翻騰的記憶也會跟著轉為平靜、詳和。我們可以重寫我們記憶中的感受,在那個痛苦的記憶裡,賦予自己新的力量。
鈺菁從小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一直覺得自己的生命很悲苦,但人往往在歷經大悲苦之後,才會獲得讓生命更加閃耀的珍貴禮物。
到受苦的人,我們可以同理,但不必同情,因為悲苦的人,本質上和大家都一樣;苦不苦其實並沒有絕對性或真實性。苦的滋味往往是因為內心的想法,而非事實讓人痛苦;是因為我們對那個情境貼上了悲苦的標籤,才會苦不堪言。加上我們往往給悲苦賦予負面的意義,抗拒悲苦、討厭悲苦,所以才會無法接受悲苦。如果我們可以接受悲苦,就會明白它是生命中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受苦的人生中有一朵很漂亮的蓮花正在努力想要綻放,我們只要帶著歡喜祝福的心,等待它的綻放。
每個人的內在本質都有一朵美麗的蓮花,開花的過程需要等待,如同打造一個絕美的金屬作品就必須先冶煉,透過烈火燒烤的千錘百鍊,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創作出不朽的傑作。我們不會覺得這些作品因為被炙燒敲打而覺得可憐,因為這正是要成就大器必經的過程;人生也是如此,儘管生命歷程中有許多跌宕、磨練,也只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所必然的試煉。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許瑞云/我的頭好痛!
許瑞云/我的背好痛!
許瑞云/抗拒上學的孩子
許瑞云/心臟肥大無力
許瑞云/如何避免情殺?
許瑞云/小小孩的公園遊戲爭霸
許瑞云/關心不是監控
許瑞云/關係的改變來自自我覺醒
許瑞云/腸躁症愈來愈嚴重怎麼辦?
許瑞云/我捨不得離開他…如何走過分手或離婚?
許瑞云/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許瑞云/禪修體驗分享
許瑞云/所有我處不來的人 都是我不愛的自己
許瑞云/跟不負責任的父母和解
許瑞云/婆媳之戰
許瑞云/怎說「情緒不是我的」呢?
許瑞云/我覺得大家都在針對我
許瑞云/我討厭不夠好的自己
許瑞云/癌症病人一定要 做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嗎?
許瑞云/愛的本質
許瑞云/因型施教
許瑞云/真正的自信
許瑞云/從內疚中釋放自己
許瑞云/以愛為名的自私
許瑞云/心放鬆了,就不會亂跳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