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警訊/睡眠不足恐增失智症風險?助眠操降低焦慮
睡眠不足為百病之源!根據研究調查顯示,睡眠不足容易導致失智症,一天24小時有將近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過,但現代人熬夜晚睡、睡前滑手機,形成惡性循環的失眠原因,快跟著運動專家學習如何運動,改善睡眠品質、幫助睡眠。
運動專家白芳齊提到,睡眠問題不是中老年專屬,年輕族群壓力大也易失眠,有些人淺眠、多夢,整夜翻來覆去,即使在床上躺足了,仍然沒有得到充分休息,陸續產生焦慮、憂鬱、身體疼痛,長久累積不僅傷大腦,包括記憶力退化、健忘失神等,更容易引發慢性病及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睡得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想要睡得好,可多運動、均衡飲食、從事休閒活動來著手。白芳齊分享,透過有氧的跑步、走路、散步能幫助睡眠,「身體吸收氧氣的效率提高,大腦會分泌腦內啡,心情覺得愉快舒暢,身體自然放鬆好入睡。」但是睡前2小時少做劇烈的有氧運動或肌肉鍛鍊,應改為緩和的助眠操,睡前運動有助於促進高效率的睡眠,幫助快速入睡、睡得夠深、夠穩,讓人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白芳齊建議助眠操掌握幾個原則:以最自然輕鬆的姿勢伸展四肢,鼻子深呼吸、嘴巴慢慢呼氣,盡量放慢身體節奏讓情緒達到平穩狀態。助眠操可以平躺在床上,適時用枕頭輔助腰部,可加入簡單的瑜珈動作,多次練習就會發現睡眠品質提升、精神狀態變佳。(推薦課程:淺眠、睡不好,恐增失智風險?睡前助眠操,讓你一覺到天亮)
最近超夯的彈力帶、彈力環,是常見的居家運動工具之一,因為運用到手腕各轉動角度,實際學過較不會造成運動傷害。「彈力帶就像大型橡皮筋,一拉一放之間容易衝擊韌帶,不同的強度等級更需要專人引導。」白芳齊說明睡前的助眠操以放鬆身心為主,勿造成反效果。疫情期間,大幅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接觸,專家也推薦可以多多利用視訊或線上運動課程,不僅增加社交樂趣,又能鍛鍊大腦。
大腦助眠操
步驟一:練習瑜珈的嬰兒式,雙臂向前伸直,腳跟緊貼臀部,幫助緊繃的背肌放鬆。
步驟二:換個姿勢靠著牆壁將腿抬高,雙手平放張開,舒緩四肢肌肉。
步驟三:瑜珈橋式,維持躺姿,膝蓋彎曲、雙手放至身體兩側,吸氣時同時將臀部和腰部抬起,腰臀放下時吐氣。
步驟四:放鬆平躺在床上,雙手向上延伸,慢慢呼吸吐氣。
步驟五:最後,瑜珈大休息法,身體放鬆、手心朝上、腦袋放空。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失智警訊/7旬嬤常「看到鬼」多日不睡覺 醫師:失智症幻覺
失智警訊/最新期刊研究:午睡超過一小時 失智風險可能高4成
相似病症/失語症比失智症還糟 醫師提醒預防只有這一招
相似病症/巨星布魯斯威利驚傳罹患失語症 三大症狀你一定要知道
失智警訊/肥胖也會提高失智風險!飲食學會「這7招」脂肪攝取不過量
相似病症/長輩碎碎念、重複説一樣的事,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失智警訊/跟著做這「3件事」,有效提高注意力,幫助你建立長期記憶
失智警訊/熬夜趕進度除了爆肝,居然還會有「這些風險」?
老年病症候群/衰弱是病?!老化和衰弱有何不同?出現以下病徵要小心
睡眠障礙/幻覺都是失智症造成的嗎?原來「這些症狀」也有可能!
失智警訊/行為3大改變恐患失智症 神經內科醫授日常健腦守則
失智警訊/在65歲以前發病!年輕型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
你吃的藥可能引發失智風險?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失智警訊/缺乏維生素B12 小心提高失智症風險
失智警訊/講到錢就精明 不像失智?醫:症狀不一
失智警訊/視力不佳,失智風險倍增!中醫師分享3招,教你如何護眼抗老化
相似病症/健檢發現腦萎縮,是失智前兆嗎?失智症專科醫師教辨差別
失智警訊/講話常忘詞?8症狀小心腦退化!醫:高壓、慢性病等族群要注意
失智警訊/失智症治療重點、照護資源,醫師圖文解說
相似病症/來得快又急的「譫妄」,症狀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相似病症/失智症vs.假性失智症 哪裡不一樣?
失智警訊/記憶變差又壞脾氣,我還年輕不會得失智症?45歲後早發大腦退化別輕忽
失智警訊/常忘繳信用卡?研究發現:阿茲海默或失智確診前幾年,財務敏銳度恐開始走下坡!
失智警訊/長輩常走失 認知異常 失智前兆
失智警訊/他們恩愛30年,現在卻吵到要離婚!醫:5個常見病癥,恐是早發失智合併妄想
失智警訊/中年長期感到孤獨 患阿茲海默機率增加
失智警訊/記性差、性格變、容易受騙!醫師圖文解說失智症警訊
失智警訊/聽得到兒子說話,卻聽不到女兒說話...原來是隱藏的失智徵兆
相似病症/老化、失智差別在哪裡?
失智警訊/揮人巴掌、開黃腔…恐是失智症
猜你喜歡
生活照護/失智症是什麼?高風險群、日常警訊、照護技巧,以及如何預防改善,看這一篇就夠!
大腦健康/你不知道的「12項失智症危險因子」!空污、新冠肺炎都要小心
身心紓壓/親友探訪愛說風涼話!失智症照顧者用「三招」輕鬆對付
存腦本許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 調整12個生活形態,維護大腦功能!
飲食照護/長輩吞嚥困難易嗆咳怎麼辦?台大專家教「3步驟」增加患者進食安全
注意力灌頂!存腦本第一步運動認知:持續性與分散性注意力
生活照護/失智者吵著「要回家」怎麼辦?溝通需掌握「三不」與「三意」
心靈雞湯/ 罹癌又要照顧失智母親!轉個念還是能走出長照煉獄
失智警訊/7旬嬤常「看到鬼」多日不睡覺 醫師:失智症幻覺
社區照護有助延緩失智 醫師籲及早接受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