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山葵、芥末和辣根不一樣?真正的哇沙比是哪個?該如何挑選?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科普好健康

70歲婦人切膽囊卻術後腸粘連,接受三次腹壁修補術還是沒治好! 醫師靠「這招」讓她減少疝氣復發

秀傳亞洲微創手術訓練中心邀請專家傳授微創腹腔鏡手術。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秀傳亞洲微創手術訓練中心邀請專家傳授微創腹腔鏡手術。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70歲江女士23年前切除膽囊和取總膽管結石,傷口20公分,術後發生腸粘連,再次開刀治療。但三年後腹壁開刀切口裂開,腸子從缺口蹦出,肚皮上凸出一個肉團小丘,導致常鬧肚子痛、腹脹、嘔吐、消化不良,20年來經常進出醫院,接受了三次腹壁修補術,卻因切口疝氣太大,每次不到一年就復發,直到採行「腹腔鏡後腹壁結構分離術」,她的腹壁切口終於不再裂開。

傳統手術 易發生腸粘連

江女士腸粘連嚴重,應與多次傳統開刀手術有關,像是手術中腸管在空氣中暴露時間太長而導致發炎,或是腹部創傷引起腸管與腸管之間、腸管與腹膜之間的不正常粘連。輕微的腸粘連較無症狀,嚴重的腸粘連常會出現腹痛、腹脹、排氣不暢,甚至嘔吐等不適。

更嚴重的是,江女士腹壁有一個「18╳8」公分的裂口,部分腸子還蹦出裂口不在腹壁內,除了嚴重影響美觀與腹壁功能,疝脫裂口也可能造成腸子卡在缺口無法蠕動,發生缺血、壞死的情形,如未能及時送醫,可能有併發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症的風險。

縫線手術復發率 約有2成

早年傳統的腹壁疝氣手術由原傷口切開,傷口至少10至20公分,直接以縫線拉近腹壁破洞兩側的組織加以縫合,少許會再補上人工網膜加強。此舉卻增加了腹壁內的拉力,易導致患者術後出現嚴重疼痛,也可能因為用力時產生腹壓,使得縫合處再度被撐開,致使疝氣復發。統計指出,使用傳統縫線手術患者的復發率約為20%至25%。

近年來發展的腹腔鏡腹壁組織結構分離術,以雙層防沾黏人工網膜墊在裂口處下加以固定,比起傳統手術方法,復發率相對減少,但是異物接觸腸子,仍會有腸粘連情形發生,且過大的缺口不適用此方法,8公分以下的缺口較為適合。

逾8公分缺口 適合採新術

對於8公分以上的缺口, 則可採行較新的「腹腔鏡後腹壁結構分離術」,主要差別是在腹直肌後與後腹膜間分出一個大空間,把人工網膜放在這肌肉組織的中間層,不會直接接觸腸子,可粘得較為牢固而不會移位,再將缺口縫好,避免疝氣復發,如有需要也可將腹橫肌鬆開,此方法適用於較大的切口疝氣,腹壁功能恢復力較好。

肥胖、糖尿病者 切口易裂

不是每一個接受腹壁修護術的病人都會發生切口裂開的情形,一般而言,肥胖、免疫力差、糖尿病、抽菸、愛滋及使用類固醇的病人較易致疝氣缺口復發。

江女士身形肥胖,有糖尿病史,屬於切口容易裂開的體質,經過以「腹腔鏡後腹壁結構分離術」進行腹壁裂開缺口修護後,腹部只有5、6個1公分的傷口,4天就出院,已追蹤超過一年未再復發。腹壁組織結構修護術對因車禍、創傷致腹壁有較大疝氣的病人,是減少再復發的好方法。

之前接受傳統手術的腹部大傷口(如紅圈處),現在腹腔鏡只要幾個小傷口就完成。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之前接受傳統手術的腹部大傷口(如紅圈處),現在腹腔鏡只要幾個小傷口就完成。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腹壁切口裂開,腸子從缺口蹦出,肚皮上可看到凸出的一個肉團小丘。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腹壁切口裂開,腸子從缺口蹦出,肚皮上可看到凸出的一個肉團小丘。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一般外科醫師黃士維。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一般外科醫師黃士維。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提供

手術 疝氣 腹腔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