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娘(隔壁張太)/醫界的葉小姐,你該相信嗎?
只是、光是提供文獻佐證,就真的是所謂的實證醫學了嗎?倒也未必。其實我們在讀論文的時候,對於研究設計、個案搜集限制以及統計方法,會有一定的要求。而完美的實驗設計往往難以企及,大部分的研究統計都會有無法盡如人意的地方,這是不可避免之惡。所以很多文章末端都會提及自身研究的先天限制,再加以辯解一番(我知道你可能會想批評我的實驗設計哪裡有缺陷,但不是我不想這樣而是辦不到啊~你行的話你來啊!這樣的意味)合理的解釋,以及瑕不掩瑜的研究通常在學界都是可以被接受。不過,即便如此,學術研究仍然逃不了「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的命運。特定的團體或企業給予金援進行(預期上有利於自己)的研究,這類研究在設計上有時候就會有傾向讓結論對金主有利的方向設計。不過現在大部分這類研究都會在文章末端主動揭示研究本身有接受哪些團體或是企業、藥廠的贊助。只是,也有些研究怎麼做都對金主不利的時候,往往結果就不會被發表。
最近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學者就投稿PLOS Biology期刊指出,關於糖類對身體有害的說法,其實在1960年代就已有相關研究結論提出,為了避免對自身產業損害,糖類研究財團(現在為砂糖協會)在1968年委托英國伯明罕大學進行糖類對人體影響的研究,但結果顯示糖分不但會增加動脈硬化、膀胱癌的風險,影響腸內細菌的生態、也增加血液中膽固醇以及中性脂肪酸的濃度。雖然研究者認為,在繼續長期追蹤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結論,可是砂糖協會還是決定中止對研究的金額援助,實驗當然不得不中斷,初步的實驗結果也因此延宕未發表至今。對此,現在的砂糖協會以「50年前的事情,當時的實驗設計水準可能不佳,而且也過了時效性,這樣的結論並不足以作為定論」為由提出辯駁。
現在知識的取得比起50年前,更唾手可得,但是代價就是知識的品質與真實性難以辨明。雖然取得容易了,但真正「收獲」反倒不見得比我們父執輩時代來的簡單。即使是專家學者提出的意見,也還是要用批判性思考的角度審視。(也就是說,這篇文章,讀者們也不要全然照單全收哦!哈哈)

醫師。娘(隔壁張太)
醫師。娘,是醫師也是娘,又稱隔壁張太。從阿嬤開始就當醫師娘的第三代醫師娘。因為嫁給了號稱中文不大好不會打中文的留日小兒科醫師張璽,從此成了夫說妻打的鍵盤手。 從小曾經立志當廢柴家庭主婦,因此選擇了同樣有家庭兩字的家庭醫學科作為執業的專科,住院醫師第三年的時候進行安寧緩和醫療的訓練,從此看透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一口氣創造了三個繼起之生命,成為三寶媽。執業以來最常被問到,也最煩的問題就是「家醫科是什麼?」,所以決定從鍵盤手變寫手,用家醫科(跟三小娘)的觀點來跟大家分享點點滴滴。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師。娘(隔壁張太)/ 不要再問自然產好還是剖腹產好!
醫師。娘(隔壁張太)/宣告病人死亡時刻 醫師內心在想什麼?
醫師。娘(隔壁張太)/檳榔攤賣的不是檳榔,是感情
醫師。娘(隔壁張太)/陪伴,一位安寧醫師的真心告白
醫師。娘(隔壁張太)/健檢讓你更健康?別傻了!
醫師。娘(隔壁張太)/我不想最後一個才知道
醫師。娘(隔壁張太)/有一種冷是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餓是子女覺得病人餓
醫師。娘(隔壁張太)/致無價寶珠變成魚眼睛的女孩們
醫師。娘(隔壁張太)/預立醫療遺囑 讓家人不爭吵
醫師。娘(隔壁張太)/孩子,這是我給你最後最美的禮物(緣起)
醫師。娘(隔壁張太)/制度與家屬夾殺,醫療人員out
醫師。娘(隔壁張太)/原廠藥、學名藥 這次你選哪一道?
醫師。娘(隔壁張太)/女孩消失,男孩準備當阿宅魔法師吧!
醫師。娘(隔壁張太)/你不知道,卻默默操縱生死的三醫師
醫師。娘(隔壁張太)/算流年要付錢 為何向醫師諮詢不用?
醫師。娘(隔壁張太)/每年扭鐵蛋的季節又到了
醫師。娘(隔壁張太)/我的孩子屁股長毛還有洞
醫師。娘(隔壁張太)/嚴密計畫下長大的花朵
猜你喜歡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