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醫療.巴金森病
搜尋
身心科
共找到
330
筆 文章
-
-
2024-12-14 焦點.元氣新聞
【向上教養】蕭彤雯:媽媽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知道媽媽接下來將是我最大的孩子。」去年,主播蕭彤雯在個人臉書上分享她陪伴媽媽的心情,「現在的我對媽媽,比對瓜瓜(兒子)還有耐心得多。」過去幾年,蕭彤雯的父母在她的人生裡扮演的角色翻轉,「從我最大的支持力量,變成我最重的責任」,她這樣形容。父母老去在一瞬間蕭彤雯是獨生女,在忙碌的媒體工作中能兼顧事業與家庭,全仰賴有父母幫忙照顧小孩、張羅晚餐、打點生活,她沒想過無所不能的父母也是肉體之軀,未意識到父母也會老。所以當媽媽對她說,「我走路有問題」,她第一個反應是「沒那麼嚴重吧!」在蕭彤雯要照顧幼小兒女,又罹癌的焦頭爛額日子裡,她對變得依賴、負面情緒爆表的媽媽生氣:「妳就是公主病!找我麻煩!」面對媽媽突如其來的改變打亂她的生活,她覺得根本沒那麼嚴重,是媽媽自己的問題,一個人怎麼可能突然間就退化?至少有兩年的時間,母女彼此不理解,痛苦折磨。「我現在仔細回想,沒有『突然間』這件事,是因為我們從未將眼光放在他們身上,沒有看見他們正在老去。」蕭彤雯感到虧欠,她的人生一直一直在往前走,從未回望作為後盾的父母。要回望同理父母心一直到帶媽媽走進身心科,知道媽媽罹患憂鬱症,媽媽的負面情緒有了答案,不是因為個性難搞,而是她生病了。但光是理解無法解決事情,一直到爸爸同意外籍看護進到家中當幫手,蕭彤雯再也不用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稍微有時間休息,才有餘裕「真正」同理媽媽,於是媽媽對她抱怨:「你根本不懂什麼是老!」她也願意承認,她沒有老過,不懂老的痛苦,但試著同理。蕭彤雯的處境是多數成年子女的寫照——是上有年長父母、下有年幼子女的三明治世代。從六年前媽媽身體不舒服,到最近能吃會笑、規律服藥,蕭彤雯說:「現在的我是六年來最好的時刻。」變好關鍵在我身上回首這段路,蕭彤雯認為改變的樞紐是她自己。首先她必須打破「非我不可」的執念,鬆開媽媽對她的依賴,適時將勞務外包,才有餘裕照顧自己、同理媽媽,改變才會發生。然後也要有心理準備,你做的安排,父母一定會拒絕,但蕭彤雯已經懂得在媽媽拒絕時,理解她不是找麻煩、不是情緒勒索,只是害怕,就像一歲幼兒對未知的事物感到不安,她只要想辦法讓媽媽有安全感就好。同時顧老又顧小,蕭彤雯說,人老了就像小孩,可是陪老之路與育兒完全不同——孩子一天天成長茁壯,過程感受到的多是喜悅;陪老則相反,老人家的身體愈來愈差,溝通愈來愈難,陪老路看不到盡頭,就算有,也是子女不敢看的。所以陪老更需要強大的心。數位版看這裡三明治女兒的體悟主播蕭彤雯曾有不願意就醫、看了醫生也不吃藥的媽媽,還有堅持家中不能有外人、拒絕長照資源的爸爸,她走過三階段,歷經六年時間,終於來到「我和媽媽最好的時刻」。上有年長父母、下有年幼子女的三明治女兒蕭彤雯,如何做到既要向上又要向下教養?
-
2024-12-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伴年輕病人與家屬面對癌症與步入生命末期
編者按:本週兩篇文章的主題是「年輕癌末病人與其家人的照護」。臨床心理師分享她這幾年照顧年輕癌末病人與其家人的經驗,他們的工作需要包含與年輕病人談論罹癌對於現階段生命願景的衝擊,在醫療決策上態度積極的特殊性,在談論緩和照顧議題的種種辛苦,以及在面對臨終階段有較高機率傾向選擇搶救到底的原因。在進入癌症晚期階段,心理師協助病人思考如何與配偶分擔照顧孩子的事情,如何告知父母或孩子病情,以及如何協助父母或孩子面對死亡與哀傷。心理腫瘤學兼緩和醫療專科的醫師回憶自己照護過的一位從十六、七歲就罹患癌症,經過漫長的治療,在27歲過世的年輕女病人,而提出面對年輕的病人與他們的家人,醫療團隊需要照顧到他們身體、心理、生涯規劃、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的衝擊,並能夠克服社會大眾對於病情說明的障礙,即時讓病人與家人都了解真實的狀況,才能夠協助他們好好面對無法逃避的挑戰。看到天鳳心理師寫的文章「陪伴年輕病人步入生命末期的深切體悟」心裡很有感觸。我想到我照顧過的病人,在青春年華十六、七歲就罹患癌症,經過漫長的治療,在27歲時過世。第一次看到病人時,當時她25歲。因為疾病惡化,他的腫瘤科醫師表示已經沒有更好的治療可以給她,所以當時她是在另外一個醫學中心接受新的藥物試驗。但由於她跟我們醫院的身心團隊建立了很好的關係,每隔一兩個月仍回我們醫院進行會談治療。會談當中她提到了癌症如何影響她與家人,年輕的她因為癌症,必須放棄一些同年齡的年輕人該有的冒險與享樂,例如化療期間,與同學、好友一起去卡拉OK唱歌、逛街、參加party等,都是奢望。還記得有一回,她興奮地要我們猜看看,她看起來有哪裡不一樣?原來化療的副作用,不只使她頭髮掉了,連眉毛也掉光了。頭髮掉光還可以選擇戴假髮,但是眉毛就必須每天花一些時間畫上去。看到同學去做了霧眉(類似刺青),那眉毛美美的樣子讓她很羨慕,所以即使醫師與媽媽都反對,她還是去做了。那可是她從生病開始,唯一一次的叛逆與冒險。聽著她描述媽媽看到她眉毛時那種生氣又驚訝的表情,那時我覺得她就像是一位10多歲叛逆的青少年,故意做了一件和大人唱反調的事情,有著完成冒險的自豪,但隱約又有一絲對不起大家的歉意,因為她知道醫師與媽媽反對她去霧眉,是怕會有感染的風險;但是作為一個25歲的年輕人,她想要和大家一樣青春美麗。由於腫瘤科醫師很早就跟她提到,她的癌細胞很惡性,要治癒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她就要面對醫師告知她,那個階段的治療又無效的壞消息。也因此我們的身心團隊很早就開始跟她談及,萬一哪一天生命要走向終點的時候,她想接受什麼樣的治療比較好。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跟她再確認,她喜歡的生命末期照顧,同時也了解她的父母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我們很感謝她的腫瘤科醫師,讓病人與父母充分了解病情與治療的進展,雖然總是要經過失望、期盼、又失望、再期待等等,一再循環的煎熬歷程,但死亡的可能性已經是這家人的日常了。而病人也不僅是任性冒險而已,在她體力可以的時候,她會接受邀請,回到學校向學弟妹分享艱辛的抗癌歷程,以及她如何保持希望,珍惜每一個得來不易的日子,因為青春對她來說是一個必須小心翼翼呵護,一不小心就會失去的東西。在體力許可的時候,她會把時間花在書寫記錄心路歷程,以及她一直很有興趣的烘焙上。所以每一次回診她跟我分享的不止是心情而已,還有很美味的烘焙成品,我們常開玩笑說這叫做完整的身心靈各層面滿足。她也注意到,從她小時候就一直爭吵不斷的爸媽,雖然有時候忍不住還是會吵架,但是他們都在儘量克制,至少不會在病人面前大吵。或許也因為彼此克制,雙方都比較有機會冷靜地聽到彼此不同的意見,夫妻關係似乎好轉了。但好景不常,半年多前醫師告知她連試驗藥物都無效了,她回來跟我們腫瘤科醫師再次確認這個壞消息,也確定沒有治療她的癌症的方法了。當然父母是絕對捨不得的,一面住院處理癌症惡化帶來的症狀,一面又四處打聽還有沒有最後的奇蹟。還記得那天病人從嚴重的咳嗽、喘、昏睡當中短暫的醒來,當著爸媽與醫療團隊的面,非常清楚堅定的說,「我知道大家都盡力了,但是到此為止。接下來我想要舒服就好,請不要讓我太痛苦。」後續腫瘤科會診了安寧緩和團隊一起來共同照護。每次我到病房探視她時,即使很虛弱,她還是要把身上的病人服拉整齊,盡可能地坐直坐正,用虛弱的聲音跟我說她沒問題。我盡可能縮短訪視的時間,把珍貴的時刻留給她的家人與摯友。最後她是在親友的陪伴下離世。一週後我收到媽媽專程送來給所有醫護團隊的當地特產,聽代收的護理師說,家人們都很感謝醫護團隊對於病人一直以來的照顧,尤其到最後雖然病人常常是處於虛弱與昏睡狀態,但是醫療團隊的及早告知,讓他們很早就有心理準備,也讓所有關心她的家人與朋友們,有機會來做最後的陪伴與道別。我想年輕的病人正值花樣年華,而家人們對於這麼年輕就生病應該也很難接受,即使疾病能夠獲得控制,年輕的病人也無法如同他們的同儕一樣盡情揮灑青春。另一位一樣是十六、七歲就生病的病人跟我說,她的生命似乎就停留在發病的那個時候,雖然交過幾個男朋友,但是對方只要對於她的病情稍有疑問,她就會主動分手,因為她不要讓對方覺得是自己在耽誤他們,或是跟她在一起只是因為同情。這是讓人多麼辛酸的心聲,可是又是殘酷的事實。而對父母也是一樣,這麼年輕的孩子原本應該是最有夢想的時候,可是他們卻必須與病魔與死神搏鬥,所以會盡全力照顧、找尋最好的醫療。而在心情上除了不捨,又多了一份愧疚。因為即使醫師認為不是,父母仍會覺得是自己沒有把小孩生好,或是沒有把小孩照顧好,才會那麼年輕就生病。萬一疾病走向末期,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世間最沉痛的。所以面對年輕的病人與他們的家人,醫療團隊需要照顧到他們身體、心理、生涯規劃、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的衝擊,並能夠克服社會大眾對於病情說明的障礙,即時讓病人與家人都了解真實的狀況,才能夠協助他們好好面對無法逃避的挑戰。
-
2024-12-04 醫療.精神.身心
親人去世 她罹延續性哀傷障礙
丹華是全職家庭主婦,因老公中風臥床多年,肩上擔子重,焦慮、失眠總是如影隨形。某次回診,她開口就是壞消息:「老公前日在隔離病房去世,新冠重症發病四天,我只能視訊聯繫,無法見到最後一面。」這幾天她心情非常複雜,來到醫院門口時幾乎崩潰,但又瞬間感覺極度不真實。丹華依傳統辦完七七與百日後,留下無盡空虛。她每日仍替老公牌位送飯菜;看到老公的舊毛衣、花布被,陷入無比生氣悲慟。她氣染疫傳給老公的人、氣病毒凶猛無情、更氣自己的無能為力,常是麻木地過一天。悲傷能有多長?隨著時間過去,丹華卻走不出來。這狀況應符合「延續性哀傷障礙」,需要專業協助。一般而言,悲傷是失去至親摯愛之時出現的情緒反應。我們在哀悼中經歷痛苦,再逐漸接受失落的事實,重新適應逝者不存在的世界,進而將精神活力投注於新目標。悲傷有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等各種情緒,會交替出現、不斷循環,但有些人則一直無法達到接受階段。「延續性哀傷障礙」描述出這種持續、過度延長(成人至少12個月,兒童青少年6個月)、有損生活功能的悲傷狀態。主要特徵為患者強烈地渴望和懷念已逝者,思緒一直被其回憶占據。其他症狀包含:自我認同崩潰(如感覺一部分的自己死去)、對亡者死去出現懷疑、避開任何提醒亡者已逝的消息、對亡者的離開有強烈情緒反應(如憤怒、苦楚、憂傷)、重新回歸生活出現困難(如與人相處社交問題、無法培養興趣或計畫未來)、情緒麻木狀態、感到人生沒有意義、強烈的孤獨感等。此為美國精神醫學會於2022年新增的診斷。學界呼籲,請世人重視大量染疫者離世對其親屬產生的心理衝擊。據統計,延續性哀傷障礙盛行率已上升至所有失親者的7-10%。「延續性哀傷障礙」以心理治療為主,目的是促進自然悲傷反應,協助緩解急性情緒,如憤怒、自責、迴避等,達到轉化與整合。臨床上約50%患者同時有憂鬱症狀;30-50%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10-20%有焦慮症狀,可輔以藥物改善。一個寒暑過去,丹華依然悲傷,尤其近年節時,易觸景傷情。很欣慰她已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打算回老家茶園幫忙採收。悲傷能有多長,情份就有多長。或許她能慢慢重建平靜的心,也或許就這樣與悲傷和平共存。往後日子不再一樣了,但不變的是她一如既往的思念。
-
2024-11-29 醫聲.Podcast
🎧|更年期情緒一點就爆,出現這「症狀」,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女性更年期好難捱!可以想像家裡有兩座火藥庫的情形嗎?正值更年期的媽媽與青春期的孩子,都面臨荷爾蒙的變化,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婦產部婦癌科主治醫師蔡景州指出,更年期婦女因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導致情緒煩躁、失眠,若家中有青春期的孩子,常是家庭的引爆點,建議媽媽可以適時補充女性荷爾蒙,讓情緒降溫也改善睡眠、熱潮紅情形。🎧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蔡景州指出,女性更年期定義大約在45到52歲這段期間,因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造成月經經期從開始不規則,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這段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期,就是更年期。更年期影響身心靈,可適當補充女性荷爾蒙更年期對婦女影響的層面很多,幾乎身心靈都受影響,蔡景州指出,門診中很多人是因為腰酸背痛而來,原因是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長期下來會造成骨質疏鬆;至於失眠或情緒障礙等,多數會去看身心科,會,但長期吃使用抗憂鬱劑或安眠藥改善有限後,就會到婦產科看診,才發現是女性荷爾蒙減少引起。更年期治療是以補充女性荷爾蒙為主,但民眾擔心會有副作用,蔡景洲指出,目前是以經皮吸收為主,可大幅降低血液栓塞的機會,過往有報告認為,六十幾歲的婦女補充女性荷爾蒙造成乳癌風險增加;但實際上,當年這篇研究是以年長女性為主,並非是五十歲剛進入更年期的婦女。蔡景州表示,經過去二十幾年來的研究,補充女性荷爾蒙的更年期婦,其存活率及乳癌風險並沒有增加,反而可以保護骨質,降低骨質疏鬆及大腸癌的發生,研究更認為早點使用女性荷爾蒙是利大於弊,可減少女性因年紀漸長後產生的心血管問題。至於女性荷爾蒙要治療多久,蔡景州認為,之前國際更年期醫學會有提出治療5W的原則,其中並沒有限制使用期限,在治療期間定期進行乳房及子宮檢查,再適狀況調整治療計畫。至於民眾會以保健食品來保養更年期,甚至到國外掃貨,不過,蔡景州提醒,保健食品很昂貴,無論是想以大豆異黃酮或蜂黃乳來改善更年期,都沒有大型的臨床試驗證實,甚至不清楚長期食用有沒有副作用,因此,應以食品特待,不要期待有什麼效果。小心被子宮內膜癌找上!不過,對於女性而言,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年紀與子宮內膜癌的年紀相似,最困擾就是亂經,蔡景州指出,雖然兩者無法從經期混亂來分辨,但可以抽血驗濾泡刺激素看卵巢功能,還能利用陰道超音波進行檢查,查看子宮內膜的厚度,若厚度超過標準,則須要進行切片,才能正確診斷是為子宮內膜癌,不會誤以為是生理變化而已。蔡景州小檔案現職: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治醫師經歷:鳳山醫院婦產科兼任主治醫師、主任美國紐約史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臨床觀摩醫師美國休士頓MD安德森癌症中心婦癌研究醫師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蘇湘雲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大河音樂工作室特別感謝:台灣更年期醫學會、高雄長庚醫院
-
2024-11-14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看遍各科看不好,「心理性咳嗽」做一件事後才緩解!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二十:心理性咳嗽【建議就診科別】身心科 (精神科)美魔女上班族陳姊,去年得過新冠肺炎後,一直反覆咳嗽。一開始有痰,新冠康復後轉成乾咳,並合併腦霧和失眠的症狀。陳姊描述這種乾咳,比較像是喉嚨癢引起咳嗽、常常因為覺得癢癢的清喉嚨,導致不容易入睡,干擾生活與睡眠。看遍各科看不好咳嗽 放長假後終緩解陳姊看過很多醫生,做了很多檢查,胸腔科醫師和耳鼻喉科醫師都覺得肺和喉嚨沒有問題,氣喘的檢查均陰性,嘗試給過氣喘藥物,症狀也不見改善。腸胃科也去看過了,懷疑是鼻涕倒流或胃食道逆流,但吃胃食道逆流和鼻涕倒流的藥物也沒有明顯改善。陳姊看遍了各科的醫師,咳嗽問題還是不見緩解。因嚴重影響睡眠,而轉至身心科治療。身心科諮詢後發現,陳姊在職場上是女強人,在外力求完美,一定要化妝打扮才會出門,身為主管,工作壓力也大,尤其是月底結算業績前,咳嗽症狀較明顯,反而在休假出遊改善,曾經去放長假去東部度假一周,完全沒有咳嗽。生理性、心理性病因常彼此影響 醫人醫病要醫心在進入醫學鑑別診斷殿堂時,前輩們很常會提醒我們,當排除所有具體生理可能導致疾病原因還是找不到病因時,要考慮心理性因素。這句話的前提就是,要先努力的把生理性的病因都檢查過,才能說是心理性的病因。踏入臨床十幾年後,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更轉變為,其實有很多生理性病因也是來自心理性病因,他們彼此會交互作用,因此,很多時候,生理與心理無法切割的十分清楚。陳姊的狀況,其實可能仍合併了焦慮相關的胃食道逆流咳嗽,甚至也有可能具有過敏性呼吸道的體質,然而,為什麼前面的醫師治療都沒有效果呢?有句話說,醫人醫病要醫心。心病沒醫,身病難好。舉例來說,在腸胃科功能性消化不良症治療建議中,除了腸胃科的治療藥物外,已經很明確地把身心科用藥放在最後一線。身心症常因自律神經功能已異常在精神科的領域,這些無法歸類的心理導致生理疾病,稱為身心症(somatic disorder),以咳嗽來說,過去簡稱心理性咳嗽,目前正名為身體化咳嗽症候群 (Somatic Cough Syndrome),身心症的診斷前提如前所述,要先排除生理性疾病,後續再經由精神科醫師的診斷。這些個案的身體化症狀,雖然是心理性因素引起,並不代表他們是「故意」演出症狀,身體化症狀的表現,是因為個案的自律神經功能已經有異常,因此可能出現異常的調控,導致咳嗽的症狀。陳姊在王醫師診斷身體化咳嗽症候群,給予身心科藥物治療後,咳嗽痊癒,睡眠品質也明顯改善。因此,臨床上對於咳嗽治療反應不佳,諸多檢查已排除了實質器官造成疾病,個案仍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應轉介身心科做身心、自律神經狀況的檢查,評估有沒有身心症的可能性,做到同時醫人醫病又醫心。【參考資料】1.Vertigan, Anne E., et al. "Somatic cough syndrome (previously referred to as psychogenic cough) and tic cough (previously referred to as habit cough) in adults and children." Chest 148.1 (2015): 24-31.2.Vertigan, Anne E. "Somatic cough syndrome or psychogenic cough—what is the difference?."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9.3 (2017): 831.3.Dockry, Rachel J., et al. "Chronic cough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eporting of autonomic symptoms." ERJ Open Research 7.3 (2021).(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1-11 醫療.精神.身心
只是心情不好,一下子就會過去?季節性憂鬱症原因、症狀與緩解方法一次看
隨著季節變化,許多人發現自己在秋冬季節情緒低落、無精打采,這可能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稱為「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又稱為「季節性憂鬱症」。季節性憂鬱症是一種隨季節變化而影響情緒的憂鬱症狀,特別是在日照時間減少的秋冬季節,有些人也會在春夏感受到類似影響。如果這種情緒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別擔心,透過正確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或管理這種情緒。季節性憂鬱症的可能成因環境與生理因素秋冬季節日照時間減少,影響到體內一種叫「血清素」的化學物質,這是大腦調節情緒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當血清素下降時,情緒也容易低落。同時,日照不足可能會使褪黑激素分泌增加,使人昏昏欲睡,感到疲倦,這就是為什麼秋冬季節容易覺得提不起勁。遺傳與心理因素有些人因遺傳而對季節和光線導致的情緒變化特別敏感。此外,心裡對冬季的「預期壓力」也可能影響情緒,例如對節日或寒冷天氣的負面看法等。秋冬季節的生活型態改變,例如戶外活動、社交場合減少,也可能影響情緒。季節性憂鬱症的主要症狀情緒症狀:容易感到悲傷、失去平常的興趣,對人或事物產生冷淡,甚至感到易怒。身體症狀:胃口或體重可能增加或減少、覺得無精打采,還會出現失眠或長時間嗜睡的情況。認知症狀:可能集中力下降,難以專注工作或學習,決策也變得困難。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分院長 / 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指出,季節性憂鬱症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症狀輕微,僅感覺季節變換時情緒稍受影響,而有些人則可能嚴重到需要專業的協助。若你有類似症狀並已影響生活,建議前往身心科門診或洽詢心理諮商,讓專業人員協助你度過這段困難的時期。如何應對季節性憂鬱症?1.光照療法秋冬日照時間短,光照療法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它利用特殊燈具模擬日光,幫助提高體內血清素濃度。每次照射約 30-60 分鐘,改善憂鬱情況。2.運動與飲食運動是自然的情緒調節器,運動時釋放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可以幫助緩解憂鬱症狀。秋冬季節若不便進行戶外活動,可選擇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此外,增加維生素 D(例如透過補充魚肝油或多曬太陽)和 omega-3 脂肪酸的攝取,對維持穩定情緒也有幫助。3.心理治療對於一些人來說,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改變對季節性憂鬱症的負面思維模式。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協助,學習新的應對技巧,改善生活態度。4.藥物治療在症狀嚴重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短期使用抗憂鬱藥物,處方必須由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後開立。藥物治療有助於調節情緒,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5.其他自我照護建議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自我照護方法也能幫助改善季節性憂鬱症,例如建立規律的作息、培養嗜好、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等,這些都有助於提高情緒穩定度。季節性憂鬱症的常見誤解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分院長 / 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提到,許多人對季節性憂鬱症存有一些誤解,認為這只是小情緒,隨著季節過去就會好轉。然而,季節性憂鬱並非簡單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真實的情緒困境。若情緒困擾持續超過數週,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便應該尋求專業幫助。如何幫助身邊季節性憂鬱症親友?如果你身邊有人正經歷季節性憂鬱,我們的建議是,可以多邀請他們參加戶外活動,讓他們感受到日光和新鮮空氣的幫助;傾聽並理解他們的感受,而不是急著指正對方要「振作起來」。若他們的情緒狀況未改善,建議他們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或陪伴他們至身心科就診。季節性憂鬱症並不是無法改善的問題。透過專業的幫助和適當的自我照護,能有效緩解其帶來的情緒困擾。若您或親友有類似症狀,請尋求專業協助,讓自己在每一個季節都能保持穩定、積極的心情。(本文獲「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授權,原文連結)關於「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於雙北地區共有 4 家診所,提供心身並進的全面性身心健康照護服務,包含心理諮商、遠距諮商、身心科門診與 Deep TMS 深部經顱磁刺激,並提供民眾數位化的預約管理系統,可隨時洽詢、掌握門診、諮商時程,不受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能照顧身心。
-
2024-11-06 醫療.精神.身心
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5%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成為全球健康問題。2022年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蔡佳芬表示,中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可顯著延緩老化,尤其是志願服務,與人群連結可紓緩孤獨感,包括增加與人連結的機會,在產生利他的過程中,成就感及價值感更高;透過與他人互動,「一起」互動能產生歸屬感,增進心理健康,包括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會與外界脫節。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年長者因周邊事物變少,或退休後與他人互動減少,產生孤獨感的機率比其他年齡層高。面對高齡孤獨,不妨多參加社大或樂齡中心開辦的多元課程,並學習LINE、fb 等網路社群維繫及擴展社交關係。葉雅馨提醒,長者晚期感到孤獨最大的原因,可能來自另一半離開。許多長輩在喪偶後變得鬱鬱寡歡,注意力和記憶力也跟著衰退,更需要子女陪伴。老年憂鬱別忌諱就醫,透過專業診斷能回復生活常軌,否則當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老年憂鬱警訊1.常抱怨身體疼痛:檢查不出確切原因。2.情緒低落:常悶悶不樂,易怒、易焦慮。3.不想出門:提不起勁,不想外出社交或與親友互動。4.忘東忘西:對健忘感到不安,強調想不起來。5.體重減輕:不想吃東西,若體重一個月內減輕5%要注意。6.感到悲觀:覺得自己沒用,有時候會把「不想活」掛在嘴邊。
-
2024-10-13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後,性生活還要繼續!癌友求助困難 癌團盼設醫療指引
病友Claire罹患乳癌第二期,治療11年仍在與癌症奮鬥。罹癌初期因為年輕,治療副作用較大,容易盜汗、煩躁,與先生發生性關係時遇到阻礙。Claire說,自己猶豫再三,才向主治醫師開口求助,在醫師建議下,諮詢婦產科,也曾服用中藥,希望減少因治療引起的更年期症狀。在治療過程中,先生曾抱怨求愛遭到拒絕,後來在心理師建議下,Claire與先生坐下來討論性事。他們決定延長前戲,嘗試先聊聊天、喝點小酒、跳支舞放鬆,讓自己忘記病人身分,專注於性行為當下的享受,先生則會買好看但可以遮住手術後胸部的性感睡衣,讓自己提升自信、不再自卑。更感人的是,先生想到在浴室中邊淋浴邊進行性愛的做法,讓自己分不出身上的水是盜汗的汗水,還是淋浴的水。癌症平均存活時間延長,癌友關注重點,已從疾病治療,到罹癌後的生活品質。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癌友認為治療後的身心理變化,已讓親密關係受到影響,不少病友難向主治醫師啟齒,選擇至婦產科、泌尿科、身心科就診。但國內缺乏罹癌後性生活治療指引,其他科別醫師不具備腫瘤科治療副作用等專業,而腫瘤科醫師也不知如何處理性生活議題,必須查找資料才能想到解方,讓病友無法系統性獲得幫助。國內缺乏相關醫療指引,癌友羞於啟齒或輾轉各科求診。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所服務的癌友進行調查,發現64.2%病友認為自己因癌症治療,影響性生活與親密關係,且61.8%癌友缺乏性欲、60.5%陰道乾澀/搔癢,是性生活最大的兩項問題。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癌症病友在治療後面臨性欲低下、女性陰部乾燥、失眠等複雜問題,而國內多數癌症治療醫師是男性,女性病友羞於開口,癌症醫師沒有處理癌後性生活經驗,病友只能轉而至其他科別尋求協助。蘇連瓔表示,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已訂出癌友生理、心理方面性生活指引,癌症希望基金會雖擬定「性福處方」相關手冊,提供性諮詢、輔具資訊、團體課程等協助,但癌友性生活協助不只有性玩具、潤滑液這麼簡單,也涉及「處方用藥處置」,希望由婦產科醫學會等各科別合作,訂出指引,才能保障病人權益與治療安全。各癌別治療方式不同,也牽涉伴侶默契、心理狀態。對此,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訂定指引並非不可行,但必須邀集專家、蒐集臨床實證等,需耗費較長時間,且癌症病友性生活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各癌別需要的治療方式不同,例如子宮頸癌患者可使用荷爾蒙藥物,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乳癌患者,則有使用荷爾蒙方面的禁忌,必須改以玻尿酸治療,或使用潤滑劑、陰道雷射等,改善乾澀問題。黃建霈說,性生活的問題不僅與器官功能有關,也涉及癌友與伴侶的默契、心理狀態等;由於癌症治療科別的醫師,未必理解性生活方面治療如何進行,建議女性癌友可找婦產科醫師、男性癌友找泌尿科醫師諮詢;不過,「醫師不是萬能」,並非每位婦產科醫師都對性學方面有足夠理解,但台灣就醫方便,建議癌友可多方嘗試。專家需有癌症基本知識,才能協助癌友處理性事。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說,癌症病人在性方面的身心治療,與一般民眾因老化導致性能力退化的狀況不同,協助癌症病友治療的醫師、心理師,必須對癌症治療有基本認識,才能知道如何協助病友。癌症從化學治療到免疫療法,進展非常快速,非腫瘤科別的醫師,必須時時更新資訊,才能找出病友困境,進而梳理治療對癌友造成的身心影響,如失眠、情緒起伏很大可能都是副作用造成的影響。外觀改變、身體像進入更年期,乳癌患者最常為性事所困。乳癌患者因乳房切除、荷爾蒙治療等,是最常遇到性生活困境的癌症類別。乳頭神經切除,也會影響性生活敏感度,加上患者心中的自卑、焦慮,導致不敢與伴侶發生性關係等情況。癌症希望基金會台中希望小站社工師吳佳霖表示,除疾病引起的生理問題外,找回個人魅力、重建自信是恢復性生活的關鍵,且由服務過程中發現,皮膚的感知是恢復親密關係、性生活的一大關鍵。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表示,因治療過程中必須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乳癌患者最常遇到性生活問題,臨床上遇到不少患者反應,身體狀況像是進入更年期,即使癌症指數控制良好,但性欲下降、性生活品質也連帶下降,「忙於抗癌,性生活被放在後面,但性需求必須被好好處理,這也是國際趨勢。」而癌症患者身體形象因治療而改變,也會讓患者產生焦慮感,對性行為產生抗拒,尤其乳癌患者,此時便需要認知心理治療介入,或服用抗憂鬱、焦慮藥物,病友間的交流討論,也可協助病人重拾自信。
-
2024-10-02 焦點.健康你我他
老寶貝的藍色世界
午後,張阿嬤由孫子陪同至會談室,阿嬤自訴2年前因胸悶、脹氣、腰骨膝蓋痠痛及夜眠欠佳等身體「甘苦」到家醫科求診,近期失眠加劇、食欲降低,轉診身心科經醫師轉介諮商。阿嬤和先生相依至3年前阿公離世,兒女皆已成家。阿公過世後,阿嬤還會去社區走走,後因跌倒行動不便,且感到聊天愈發無趣而少參與,兒女則不定時幫獨居的她採買送食。半年前,阿嬤的姊姊因病去世,她淚訴姊妹倆的故事、姊姊被送安養過程、疫情探視不便、感嘆人老不中用記憶衰退…,言語中透露,對姊姊的思念遺憾、個人的無助、人生的無意義。阿嬤是因身體不適及夜眠欠佳求診,就醫療角度來看,阿嬤的憂鬱需要專業的協助。2022年國衛院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輕度憂鬱症和重度憂鬱症盛行率分別是3.7%和1.5%;衛福部指出,台灣5%-7%老人常覺得心情不好、悲哀、孤單提不起勁,但老人憂鬱就診率只有1.3%,多數未獲適當醫療。超高齡社會將到來,認識老年憂鬱是偵測問題的開始。老人憂鬱症比起一般成年人的憂鬱更難以覺察,老年人多以身體不適來傳達情緒狀態,且其認知功能降低常被誤認為老化,尤其老人生活多以家庭為主,較難觀察到社會功能變化。就如張阿嬤,老伴走後獨居,跌傷後的不適讓疏離的生活更封閉,姊姊離世未能相送的遺憾,讓阿嬤的身心症狀明顯加劇。老年憂鬱主因1.壓力事件:老年常相伴死亡議題,親友的死亡就是壓力源,當周遭他人一一離開,易讓人產生無助甚至失去希望。2.身體脆弱:身體受阻行為將受限,可能讓原本孤單的生活更形封閉。3.孤單疏離:情緒憂懼若身邊又缺乏支持力,將使長者失去和他人連結並感到寂寞,可能加劇生命的無望。常見3策略1.衛生教育推廣:知識推廣有助民眾學習早期偵測並利早期治療,有助患者的安適,間接讓醫療資源更有效運用。2.培養運動或嗜好:找出適合的運動或嗜好,不僅健身也可看見個人所能,並從健康或成就感的回饋找到更多的可能性。3.與他人產生互動:不論是家人規律陪伴,或經活動創造與他人連結,都有助強化生命希望及意義感。
-
2024-09-15 養生.營養食譜
健康吃素 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論文】臺灣素食者與降低失智症罹患率的關連性作者群:蔡瑞修(大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黃慶峰(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名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張巧兒(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張嘉珍(時任醫療法人統計諮詢師)、林俊龍(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登載期刊/Nutrients《營養素》/2022 年論文摘要全球失智症患者人數迅速增加,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飲食模式是影響失智症發生和進展的一項重要危險因子。我們以世代資料庫進行這項研究,來了解臺灣中年素食者是否會影響晚年失智症發生率。我們追蹤「慈濟素食研究資料庫(TCVS)」中平均年齡低於60歲的5,710位參與者,我們從2005年開始招募,一直到2014年底,資料庫代碼從ICD-9-CM改為ICD-10-CM。失智症的發生率是透過與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連結而取得。我們採用Cox比例風險迴歸來估算素食者與非素食者的失智風險比率。結果有121例失智症(37名素食者和84名非素食者),經校正性別、年齡、吸菸、飲酒、教育水平、婚姻、規律運動和合併症等因素,相較於非素食者(風險比= 0.671,信賴區間:0.4520.996,p < 0.05),素食者失智的風險明顯較低。牛蒡紅棗枸杞湯牛蒡中含有多種多酚類化合物,有助於抗氧化,搭配玉米、枸杞與紅棗等有天然甜味的食材經過熬煮後能吃出食物本身的甜味,還能補充膳食纖維,且牛蒡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有助於調節腦內細胞及酵素,可改善腦部萎縮的狀況,進而提升認知能力,綜合以上可減少失智的風險。材料:牛蒡26克、玉米168克、紅棗9克、枸杞4克、水700毫升調味料:鹽2克作法:1.將牛蒡洗淨,刨成絲;玉米洗淨,切段。2.全部的食材放入湯鍋中,倒入水700毫升,煮大火燉煮至沸騰,轉小火續煮20分鐘。3.加入鹽調味,盛入湯碗中,即可食用。松露野菇燉飯菇類含有許多有助於抗氧化的因子,分別為麥角硫因、硒、維生素D2和榖胱甘肽,人體在正常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導致人體內的氧化壓力上升,菇類中的抗氧化因子能使自由基減少。除了抗氧化因子以外菇類的多醣體和多酚類化合物在延緩老化上也扮演重要角色,此道菜加入了松露菌菇醬與新鮮的鴻喜菇,讓主食類中充滿菇類以達攝取抗氧化因子的目的。材料:生米50克、鴻喜菇38克、起司7克、熱水150毫升調味料:橄欖油5克、松露菌菇醬5克、鹽1.5克作法:1.將橄欖油倒入平底鍋熱鍋,加入剝好的鴻喜菇,以中火炒至有些微焦香味。2.再加入生米50克至鍋中翻炒,炒至米粒都被充分加熱後,再翻炒6∼10分鐘。3.翻炒完畢後,分三次加入150毫升的熱水(或素高湯),每次加入高湯後使用中火炒至湯汁完全收乾(烹煮過程中會將米粒完全煮熟),依個人喜好決定米的軟硬度。4加入起司、松露菌菇醬、鹽攪拌均勻,即可起鍋食用。紅莓黑巧克力黑巧克力裡的可可含有最高含量的多酚和類黃酮,選擇低糖且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有助於抗氧化。選用85%的黑巧克力,有效抗氧化的同時不會攝取過量糖分,且加入富含維生素E的多種堅果,吃點心的同時也沒有太大的負擔。材料:核桃5克、夏威夷果8克、腰果5克、冷凍乾燥草莓5克、85%黑巧克力25克作法:1.將黑巧克力隔水加熱至60℃,再將其降溫至27℃冷卻,再將其隔水加熱至31℃,將黑巧克力調溫完成。2.將所有的堅果類敲碎,放入烤箱中,以150℃烤5分鐘。3.最後將堅果拌入巧克力中(可用模型做變化),再以草莓乾裝飾,移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取出,即可食用。
-
2024-09-02 醫療.精神.身心
年長者誘發憂鬱症常見3原因!醫:存好「3三本錢」 不怕老了病來磨
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自殺深受身體及精神疾病影響。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說,俗話說久病厭世,這是老年人心情的寫照,特別是長年的疾病已造成身體失能、影響日常生活,這樣的情形更會讓人想早點解脫。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表示,老年人自殺原因於生理及心理因素無法完全分開,而心理因素誘發自殺意念,確實與老年憂鬱密切相關。林明憲說,臨床發現,許多老年人對自己的憂鬱情緒並不自知,往往是家人發現長輩情緒低落、沒有活力,或是食欲不振,體重突然減輕,往往在6個月內體重減輕原體重的10%應多加注意,提醒經排除身體疾病外,如發現長者出現憂鬱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老年人誘發憂鬱症常見3原因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黃柔嘉表示,老年人誘發憂鬱症常見三大原因,第一、生理識別:也就是說,當年輕時認識的朋友、老伴一一的離開人世,將引發老年人面臨死亡的焦慮,且又無人可以傾訴、訴說時,容易罹患憂鬱症。第二、久病不癒:即便不是現在常見的癌症,如退化性關節炎影響的不只是關節疼痛,更可能影響活動的自由度,尤其,許多老年人住在傳統公寓沒有電梯,無法走下樓梯外出,長期的孤獨造成情緒低落;另一方面,此時孩子已紛紛離家,平時只能用視訊、電話聯繫,但老人家多有重聽問題,聽不清楚孩子說話,心情會感到十分挫折,引發晚年憂鬱。第三、頓失重心:特別是退休人士,如果沒有自己的興趣,失去工作後,生活沒有重心,也容易引發憂鬱,因此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未來的老人,建議從年輕時就應培養興趣。若能從這三方面著手防治,應可降低老年人罹患憂鬱症及自殺風險。黃柔嘉在北市聯醫總院擔任諮商心理師6年來發現,如果老年人多增加外出的機會,可以大幅降低誘發憂鬱的機會。如有些長者心胸開放多參加共餐、社區老人課程,並建議家人可以多陪伴長者,不要讓長者感到孤單,子女可以多陪伴長輩外出,甚至邀請長輩一起採買蔬果等,讓長輩腦部多接受外界的刺激,以降低心情憂鬱及負面思考。因憂鬱需要就醫時 不要馬上掛精神科或身心科「當家中長輩因憂鬱需要就醫時,千萬不要馬上就到精神科或身心科就醫。」黃柔嘉說,此時應到家醫科、整合醫學科,避免長輩忌諱而不願就醫,反而讓病情持續惡化,而衛福部近年來推動長照,可以安排到宅心理諮商的服務,讓長者說出內心的話,有助降低憂鬱情緒。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年輕時可能忙於工作、家庭,許多年長者剛退休時都很開心,終於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但過一段時間,突然發現生活頓失重心,心情直接受到衝擊;門診中許多退休族群談到,退休後發現時間好多,卻不知如何安排,只能一整天坐在家裡看電視,與自己當初的想法落差很大,內心感到莫名的恐慌,孤獨感更加強烈。李俊宏呼籲,當步入55至65歲間,就應開始準備及安排人生下半場的退休生活,包括退休的前後,自己在工作、生活的心情轉換,以及往後的日子怎麼去照顧自己,並維繫一個良好的社會生活,如主動參加長青學苑、銀髮社團等,而不要等到真正退休後卻無所適從。黃柔嘉說,近年來除關注老年憂鬱、自殺議題外,也開始注意家庭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尤其現在許多家庭是老老照顧,呼籲照顧者可以為自己保留一個休息、喘息的時間,降低長期照顧所造成的心理負擔,避免成為下一個憂鬱、自殺的高風險族群。約四分之一老年人有憂鬱症狀 部份症狀與失智症類似國人隨著年齡增長,自殺率愈高。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吳其炘表示,衛福部近年統計,老年人自殺率已微微下降,但仍高於其他年齡層,且自殺人數持續上升,每年老年人自殺死亡約達900至1000多人,特別是國內人口老化快速,大家都還在適應老化的過程,社會、家庭仍缺乏相對的支持及準備。依衛福部最新統計,112年65歲以上老年人自殺高達1130人,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老年人原本就是自殺高風險族群,主因是受到身體及精神疾病影響,尤其是久病或失能患者,當明顯感受到身體老了,心情產生孤立、憂鬱,此時若又缺乏社會、家庭、親友等支持,無法獲得關心、照顧;此外,當老伴過世,依賴的人不在了,整個人也會陷入憂鬱,自殺風險相對提高。老年人的憂鬱議題值得重視,李俊宏說,依國外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約四分之一都有憂鬱症狀,如思考、精神出現遲滯的情形,也就是少話、生活沒有動力、提不起勁、不想動,或是食欲減退等,其中也包含憂鬱症,這比例相當的高,原因是身體老化後,大腦也逐漸退化,造成腦神經荷爾蒙的失去平衡,影響大腦調節、認知功能等,增加罹患憂鬱的機會。李俊宏說,部分憂鬱症狀與失智症十分類似,當家人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憂鬱症狀,仍建議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為失智症;老年人可能同時也飽受失眠、孤獨所苦,而造成酒精成癮、安眠藥物成癮等問題,且鰥寡孤獨是老年人常遇到的問題,隨著年齡愈來愈大,在情感及生活上,對於另一半的依賴也愈來愈重,一旦老伴過世,整個人就會陷入憂鬱,無形中增加了自殺風險。存好「三本錢」 不怕老了病來磨「俗話說,老了最怕病來磨。」李俊宏說,高齡醫學常提到一位老年人要存三大本錢,第一、要存好「老本」,讓自己老時經濟無憂,特別是如果老年人需要租屋,其實在台灣並不友善,許多房東不願意租給老年人,申請社會住宅又十分耗時,年輕時就應開始存好老本;第二、要存好「身本」,讓身體保持健康;第三、要存好「腦本」,隨時注意腦健康。國衛院最新研究指出,高血壓會影響老年人自殺?吳其炘指出,許多老人家十分擔心高血壓,進而影響情緒、生活品質,造成情緒低落、焦慮等問題,且高血壓控制不佳,更可能引發腦中風,在在增加自殺風險。至於消化性潰瘍增加老人家自殺風險。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說,已開發國家的老年人常見疾病,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癌症、肺部疾病等,消化性潰瘍並非主要疾病,但因老人家患有腦部、心臟疾病時,必須需要服用阿斯匹林等抗朽血栓的藥物,但此類藥物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因此,臨床上許多醫師會開立藥物防止消化性潰瘍,而開立藥物就必須打入消化性潰瘍的診斷碼,藥物才能獲得健保給付。邱瀚模表示,消化性潰瘍目前治療效果都不錯,且一個人選擇自殺常是多元因素所致,如神經退化性疾病、憂鬱、失眠等都可能是選擇輕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須了解其背後的原因,消化性潰瘍應不是長者自殺主因。★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1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中年後的知識庫 帶你重啟幸福
上個月底,48歲的國際名廚江振誠宣布,2024年底將結束他在台北一手打造的RAW餐廳,轉型為廚藝學院。耳聞這家「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久矣,一直無緣親臨。但我卻從江振誠退引的報導中,得知這裡是「一年換4到6次菜單,有如一年開4到6個餐廳」的料理殿堂,主廚與他的團隊在過去10年,就這樣瘋狂、持續地挑戰自己。江振誠的決定,讓我想起哈佛商學院教授亞瑟.布魯克斯所寫的《重啟人生》,這位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在書中指出人生的成就並不是一直向上攀升,我們在職業生涯高峰過後,極可能遭遇低谷。多數人面對這種令人恐懼的狀況,多以否認和加倍努力來回應,卻常事與願違。作者融合了科學、哲學、神學與歷史等不同觀點,重新思考成功、失敗與死亡,並透過認識自我、將脆弱轉化為力量,以優雅和喜悅的態度,培養新的生活方式,接受生命的改變。《重啟人生》最重要的立論基礎,是心理學家卡泰爾(Raymond Cattell)提出人類具有兩種智力的學說,卡泰爾認為人類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的巔峰,會出現在人生的不同時期。所謂的「流體智力」,是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一流的新創者,通常具備很高的流體智力,且在成年早期達到高峰,並逐漸下降。至於「晶體智力」,則是運用過去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中年後將一路攀升,要到人生非常晚期才開始下降,這也是長輩的人生智慧,像是等待挖掘的礦山。布魯克斯教授要讀者抓住時機,重新打造職業生活,從憑恃流體智力轉而發揮晶體智力,持續活出有意義與價值的人生。從這個觀點看江振誠決定離開料理第一線,以及他宣示要讓RAW轉型為每年可以訓練10到20個米其林主廚的學院,不難預期他將充分發揮累積30多年的經驗,登上「晶體智力」曲線的高峰。然而,要打破越努力越不幸福的「奮鬥者詛咒」,往往需要捨棄,才會發現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首先,布魯克斯教授要我們「戒斷對於世俗成就的癮」,接著是以減法策略「反璞歸真」,以及更重視「情感與培養(深刻的)友誼」。乍看作者主張,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擅長說故事的他透過自身經歷與縱橫人類歷史的個案研究,不只讀來趣味橫生,且充滿說服力。如果《重啟人生》讓您意猶未盡,建議繼續打開榮格分析師詹姆斯.霍利斯多年前出版的《中年之路》,他提醒讀者,要傾聽內心的聲音,跳脫「暫時性的人格」,也就是意識到從小被生活環境暗示、成長背景制約、以及我們無意識對父母的效法或反抗所塑造出來的人格對自己的影響。當一個人發展出向內觀看並承擔個人責任的能力,不再將自己的生活困境視為他人引起,而是一個可以「加以解決」的問題,改變才會發生,更加開闊的人生篇章,將隨之展開。【延伸閱讀】《重啟人生》亞瑟.布魯克斯著/許恬寧譯(2023)/天下雜誌出版《中年之路》詹姆斯.霍利斯著/鐘穎譯(2024)/楓樹林出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01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喉嚨卡卡的異物感,經常想清喉嚨跟咳嗽,是怎麼回事?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五:喉球症【建議掛號科別】建議科別:耳鼻喉科、胃腸內科五十歲的中廣身材伯伯,被老婆壓著來看門診,因為他總是三不五時就會咳一兩聲,不時在清喉嚨,常常覺得喉嚨卡卡的,阿伯長期這樣已經習慣了,但太太被他不時清喉嚨和大聲的咳嗽搞得有點精神分裂。喉嚨總是卡卡的異物感,是怎麼回事?「就跟他說咳嗽老是不會好,叫他看醫生都不看!」「哪有不看,去年不是去看過耳鼻喉科,說喉嚨沒什問題嗎?就有點慢性發炎和胃食道逆流而已啊!」「可是你還是一天到晚清喉嚨啊!」「喉嚨就一直覺得卡卡的,好像有東西卡在那裏吞不下去啊!」打開嘴巴,看得出懸壅垂和喉嚨有一點點浮腫,其他沒有甚麼特殊的異常,阿伯自己不覺得有什麼困擾,比較大的困擾是有時候會忍不住大聲地清喉嚨跟咳嗽,開會時這樣,同事都會以為他是不是在不高興。 仔細詢問病史,發現阿伯常常腹脹。喉嚨卡卡像卡一顆球的感覺,在吃東西的時候會不見,但吃飽後過一陣子症狀又會變明顯。去年耳鼻喉科看診後,曾經治療過一段時間的胃食道逆流,當時症狀有明顯改善。阿伯是因為長期胃食道逆流到咽喉引起的慢性咽喉炎,導致喉嚨總是卡卡的有異物感,又稱為喉球症。這裡胃食道逆流,特指逆流到咽喉的咽喉逆流,因為胃酸直接刺激咽喉,有些個案甚至有沙啞的現象。神奇的是咽喉逆流又稱為Silent reflux (隱性逆流),因為大部分的患者,只有咽喉的症狀表現,反而完全沒有胃酸逆流、胸口灼熱火燒心等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喉球症可能原因: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壓力焦慮患者門診很多這樣喉嚨卡卡但不明所以的患者,這些長期慢性咽喉發炎的表現,因為喉嚨好像卡著一顆球吞不下去,又稱為喉球症。門診常常會告訴這些患者,喉嚨比較像是受害者,喉球症的患者,成因可能是鼻涕倒流或是胃食道逆流,導致發炎物質一直刺激喉嚨;或是其他因素像是刺激性物質或污染,讓喉嚨一直慢性發炎浮腫;或是吞嚥協調產生問題,而有異物感存在。個案的內視鏡檢查通常沒有特殊的結構異常。這些症狀也常常出現在壓力和焦慮的患者身上,因此也有人覺得這是精神方面的感覺異常。但九日比較不這麼認同這個看法,絕大部分的時候,我比較相信患者是真的有症狀不是單純感覺異常。畢竟診斷精神感覺異常的方法就是排除所有生理病理症狀,很多時候,不是沒有生理病理的原因,而是沒有找到可能的原因,畢竟身體可能性比我們理解的多的多。不是說這些患者一定沒有焦慮壓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焦慮和壓力本身也是過敏和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子,身體心理往往會互相影響,而當身體處於高壓力時,交感神經上升,腸蠕動和胃排空變慢,腹壓上升,這類患者發生咽喉逆流的機會就大幅上升,症狀因此出現。因此很多這樣喉球症的患者,雖然沒有主動提及非常典型的過敏或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但仔細詢問病史後,常常還是可以發現端倪。治療喉球症應治療根本疾病喉球症的治療,根本在於治療造成咽喉發炎的根本原因,對於單純咽喉逆流或單純鼻炎造成的喉部問題,通常治療後就會明顯改善。然而,因為這些疾病本身也常和壓力和焦慮有關,患者本身的生活型態和壓力源如果無法改善,其實症狀依然容易反覆出現,若本身的焦慮壓力來源和憂鬱和精神疾病有關時,則仍必須求助身心科的幫助,偕同處理病因,才能有效改善謀好笑的喉球症!(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慮病症
【編者按】:本週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對時下網路資訊氾濫的環境,有些誇大其詞的醫學報導引起社會大眾疑惑、精神不安的現象。希望這兩篇文章可以幫忙安定人心。最近有一個名詞Cyberchondria「網路慮病症」,指的是很多人看到網路上寫的某種病症,越看越像自己有的情況,從而擔心自己生了這些病,或是充當醫師自我診斷,跳過就醫的環節,開始自我治療的旅程。在網路上看到各種症狀,看什麼像什麼,認為自己這個病也有,那個病也相似,這樣的狀況其實還蠻常見的。在心理學的領域,也有一個類似的情況叫作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名福勒效應(Forer effect),是1947年由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Forer)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福勒認為只要講出一些比較模糊、涵蓋性高的人格描述,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就是屬於那一型。身體症狀與疾病也是如此,如果不熟悉症狀學、診斷標準的一般民眾,確實會認為自己各種疾病都很相似。很多醫師不喜歡病人自我診斷,即便是客氣地來到診間諮詢醫師自己是不是罹患某種病,還是很容易招受到不耐煩的口氣,可能有下列幾個原因:首先,由各種疾病出發,然後一一排除其可能性,違反醫學診斷的邏輯。醫學教育中關於疾病診斷的訓練,都是告訴我們要由病人有什麼不舒服開始,逐步了解病症發展的經過,並透過身體檢查來確認對於其診斷的推論,如果是亂槍打鳥地亂猜是這個病或是那個病,一定會受到老教授一頓罵,所以病人如果帶著一串病名來詢問醫師,而不是好好地報告自己有哪些症狀與病程,馬上就會把醫師拉回課堂上挨罵的不愉快經驗。其次,醫療的養成是透過嚴謹的訓練,從症狀學、身體檢查訓練、到內外科的各種疾病的介紹,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多專業知識,如果沒有基礎的人,很容易產生似是而非的概念,例如痲瘋病不能夠顧名思義把他歸類為精神異常。所以有一個網路上流傳的笑話,就是有人在診間掛上一個告示,請那些透過搜尋Google自我診斷的病人,如果來看診只是想得到第二意見,其實也可以試試Yahoo就好。最後,診間時間有限,醫師可能明明知道病人對於疾病一知半解卻又充滿擔心,卻無法作太多的疾病教育,也沒有過多時間處理病人的焦慮。總而言之,病人就醫時,即便是反覆發作的病症,先前也經過多位醫師診斷確認,還是不要自己妄下結論,問醫師說我這個是不是就是XX病?一定要把這個從症狀到診斷,如同福爾摩斯查案推理的樂趣,留給醫師。我有一次去看耳鼻喉科醫師,他問我怎麼了?我說跟以前每次感冒一樣,這幾天鼻涕倒流,喉嚨有些發炎。他馬上回我說,你又看不到自己的喉嚨,怎麼能自己判斷。我只能改口說,我感覺到有後鼻腔好像有些分泌物,喉嚨有紅腫熱痛的反應,請醫師幫我看一下怎麼回事,這才勉強過關。如果不談醫師的因素,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經常出現非典型、非特異性的身體症狀,例如頭痛、疲憊、食慾不振、胃部不適、呼吸困難、胸悶、失眠、全身酸痛等,從而擔心自己得了網路上所說的某種疾病,很有可能是身體與心理相互影響的結果。這些有的已有明確的醫學名稱,如緊張性頭痛、功能性腸胃病等;有一部分可以用情緒或精神疾病來解釋,例如焦慮症、憂鬱症等;也有一些是持續的身體症狀,但找不出確切病因,現在統稱為身體症狀障礙症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這些身體症狀障礙症的處理,最重要的是讓病人感到安心,減少侵入性檢查和治療的需要。我曾經有一位年輕的女性病人,因為經常性的腹痛無法正常上學,一遇到學校中的困難情況,問題變得更加明顯,父母非常擔心,因此她接受了幾次剖腹手術探查,但仍很難確定病因。我們的工作是在沒有明顯病灶的情況下,盡量控制不要過多地進行檢查和手術,同時幫助她控制身體症狀、情緒,讓她能夠正常生活和身心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協助這類的病人不被汙名化,因為找不出明確原因的症狀,很容易被認為是「自己想出來」、「不是真實存在的」狀況,只要忍耐一下或是勉強自己多活動就會恢復了。過去曾有英國的PACE研究,主張慢性疲憊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透過運動就會改善,惹惱了病友團體,大衛‧圖勒(David Tuller)作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全球公共衛生中心的記者和公共衛生講師,不斷抨擊這個研究的客觀性。總結來說,Cyberchondria「網路慮病症」,似乎是網路時代才出現的產物,在AI時代說不定又會出現新的變形,畢竟AI也可能會綜合訊息,產生捏造的事實,稱作「AI hallucinations」(人工幻覺)。身體症狀與疾病的關係相當複雜,台灣的健保體系健全,醫療可近性非常高,因此還是要將問題交給專業的醫師來處理。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22 焦點.長期照護
囤積症會變失智症?失智症一定會囤積嗎?照顧管家分享4原則應對長輩囤積行為
囤積的行為因為通常時間都是長期累積的習慣,要改變是相對難的,給予時間,慢慢地去進行,降低壓力與脅迫性,同時,也幫長輩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會有機會看見轉捩點,祝福每個家庭都能找到適合的相處模式。囤積症與失智症有關係嗎?囤積症是一種身心疾病,同時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狀(如:強迫症、失智症)之一,疾病的成因很多,大致分成心理與生理,應對的技巧會有所不同。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與生理狀況有高度的相關性。當前額葉開始生病、萎縮時,就有開始出現一些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出現在確診疾病的前10年至20年,因此,時常會被忽略,覺得是老年人不愛乾淨,或是本身個性導致的行為。與申請星雲計畫的照顧者討論家中的狀況時,我們時常會聽到:「我的爸爸(媽媽)很久以前就不愛乾淨了,家裡東西堆積如山,又跟鄰居處不好」。這些很真實的情境,是前額葉皮質所管理的,與計劃相關的高層次認知活動、人格表現、作出決定的過程,還有調節社會活動、語言功能的某些方面等行為。正常人能根據內在目標去組織思考與行為,但生病的腦認知受損,影響組織的能力而產生囤積行為,及其外顯的表現。我們可以說囤積症狀是交互影響的,目前未有定論囤積症一定會變成失智症,但目前有許多失智症患者過去有囤積行為,也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相關研究證實,與進一步的說明。長輩有囤積症該如何應對?那麼如果遇到以下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我們家長輩有囤積症,該怎麼處理他的雜物,又要照顧他,又要處理他的物品,真的好煩!」「我們家長輩失智症,他的冰箱跟家很恐怖,都是東西,我該怎麼做?」以下建議一些原則:1. 若未有確診失智症,發現有囤積、穢語、脾氣暴躁等狀況,建議可至神經內科看診,因失智症前期有認知改變、情緒控制異常等情況,且藥物效果較明顯助延緩;如果確定沒有失智,則可至身心科診斷囤積症。2. 瞭解對長輩而言,物品的價值與無法捨棄的原因,試著找到物品與長輩的連結。3. 理解處理這件事情的不容易,需要一些時間互動、討論、以及處理物品的過程。4. 每一個物品都有其意義,不得隨意忽視,容易造成衝突、增加防備心,帶來更不愉快的相處模式,因此,讓長輩說出保留物品的原因,協助賦予意義是丟棄重要的過程。 以下舉例對話方式(不一定適用每位長輩,主要分享囤積症勸導將物品移出家中的邏輯):✔情境一:留很多塑膠袋▶ 瞭解留的原因:丟掉很浪費,要環保一點,可以重複使用。▶ 說法:媽~你為了環保留好多袋子,我家很環保現在很少袋子,你的可以給我嗎?我需要用。▶ 看見優勢:找到媽媽留塑膠袋的關鍵原因-環保,連結移出家中的方式,因為疼女兒可能有機會讓女兒拿走。✔情境二:盆栽過多已擋到鄰居家門口,造成許多影響▶ 瞭解留的原因:很喜歡盆栽,看著生命的長大,很滿足。▶ 說法:媽~這些盆栽都讓你照顧得很好,我也很喜歡,我也認識很會照顧的育幼院,他們剛好也缺盆栽讓孩子們照顧,你選一些盆栽讓育幼院的孩子們照顧吧!園長也會定期發照片來給你看,你看~這是育幼院的花園,你的盆栽放過去又更豐富了呢!▶ 看見優勢:找到媽媽種很多盆栽的關鍵原因-生命茁壯、善良,連結善的循環移出家中,並給予適當的回饋。 ✔情境三:很多重複性的器具▶ 瞭解留的原因:家中有很多子孫,希望大家回家時人人都有東西可以用。▶ 說法:媽~你看這個東西目前有幾個(清算同一種東西有的數量),你有6個孫輩(看有幾個人,先留下那個數字就好,保留安全感),我們留6個就好,謝謝你總是想著大家,其他我們讓有需要的人用,這幾家也需要這個東西,你選一家我送過去,媽媽我幫你錄影祝福那些孩子。▶ 看見優勢:找出媽媽留重複性物品的關鍵原因-愛子孫,保留安全感,連結移出的方式,讓愛延續到家以外。✔情境四:冰箱很滿(這題最難)▶ 瞭解留的原因:隨時有人回來,要煮給大家吃。▶ 說法1:媽~謝謝你每次讓我回來都有東西吃,冰箱很滿,我(或是她疼愛的孫輩)最近吃了肚子痛,我們大家已經說好,回來以後都會提前三天跟你說,你再安排時間去採買好嗎?▶ 看見優勢1: 找到媽媽塞滿冰箱的關鍵原因-想煮給孩子們吃,是因為愛,如果吃了會鬧肚子痛,他也會心疼。▶ 說法2:媽~這個壞掉了!50元!這個壞掉了150元,哇~這些都壞掉了,加起來上千元,好浪費喔!媽媽我們把這些錢省下來煮給我吃你的拿手菜好嗎?最想吃你煮的菜了!▶ 看見優勢2: 找到媽媽塞滿冰箱的關鍵原因-想煮給孩子們吃,是因為省錢,如果明顯爛掉要清掉的,幫他計算實際數字,數據化會更有感,再連結疼愛的孩子想吃好吃的食物。囤積的行為因為通常時間都是長期累積的習慣,要改變是相對難的,給予時間,慢慢地去進行,降低壓力與脅迫性,同時,也幫長輩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會有機會看見轉捩點,祝福每個家庭都能找到適合的相處模式。(本文由愛長照授權刊登,原文網址見此)
-
2024-07-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參與醫療爭議、事故關懷小組的感想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院如何處理醫療發生不理想的結果」。我們邀請某醫院專門處理這種醫療爭議的「關懷小組」成員,一位資深醫師與該醫院社工主任分享他們如何盡力提供病人及家屬實質醫療照顧,或是在情緒上的支持,讓案例相關的醫療團隊及病人家屬,取得共識與互相的諒解,讓不如預期的結果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他們發現這些檢討遠比懲罰個人更有建設性,也可以預防未來再有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醫院在今年正式上路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實施前,已經在多年之前,如果病人或家屬對於醫療處置的過程或是結果不滿意,有一個功能小組專門來幫忙病人及家屬能夠提出他們的意見,並且在相關單位主管的幫忙之下,讓醫療團隊有機會把事情發生的經過,先做內部的釐清檢討,然後對病人及家屬做充分地說明。對於不如預期的結果,如果是醫療團隊做得不好,單位主管會協同品質及病人安全委員會一起做系統性的檢討改善,除了盡速彌補不足的地方,也會擬定策略預防類似的狀況再度出現。而同時這樣的事件檢討,也會向病人及家屬好好地說明。不管是不是醫院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關懷小組都會盡力提供病人及家屬實質醫療照顧,或是在情緒上的支持。因此在過去幾年當中,多數的案例相關的醫療團隊及病人家屬,大都能取得共識與互相的諒解,讓不如預期的結果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然而這些內部檢討或是面對病人及家屬說明的過程並不簡單,不管是醫療團隊成員或是病人、家屬,我們都是人,都會有情緒。病人及家屬面對不如預期的結果,當然會覺得非常不解、委屈或是憤怒,即使是事前說明過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或風險,仍然直覺的會認為是醫療團隊處理不當。醫療團隊雖然受過嚴謹的醫學訓練,也都被要求要理性冷靜的判斷,做出最合適的處置。但是當非預期的併發症或是不好的結果出現時,醫療人員通常會陷入自責、羞愧或是恐懼之中。在我參與關懷小組的經驗當中,很多醫療人員,不管是醫師、護理師、醫技人員等,在事件發生後,常常會一直回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在哪個地方沒有注意到,或是在某個細節,如果當時的做法不一樣,會不會不好的結果就不會發生了。因此在調查與回顧檢討的那一段時間,很多同事們不止緊張、焦慮、心情不好,也有很多人是吃不下也睡不好的。甚至會自我懷疑而且有罪惡感。當然病人與家屬這邊也一樣不好受,甚至有的人會責怪那個決定要做這項醫療處置的家人,會一直想「早知道…就不要…」。所以生氣、憤怒、難過、後悔是非常常見的。我的經驗是彼此都應該了解雙方的心情,因為醫療團隊絕對不是故意的,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結果;而病人與家屬承受了不如預期的狀況,除了震驚也要擔心未來該怎麼辦。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病人與家屬其實最想要從醫療團隊這邊知道的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這樣的結果,還有接下來該怎麼辦,要怎麼補救呢?提出訴訟或是要求賠償,反而不是最主要的訴求。如果能夠理解雙方的心情與立場,醫病雙方才有機會敞開心胸,好好對話一起解決問題。所以我很感謝醫病平台有這個機會,讓我分享一下這幾年的經驗。我記得有位家屬每次跟他見面的時候,都很憤恨的對關懷小組說,「絕對無法原諒那位醫師把我的家人搞成這樣,我的家人現在還躺在床上繼續受苦,而這位醫師還是正常的上下班看診,甚至還能休假」。然而這位家人不知道的是,這位醫師是強忍著難過、自責、恐懼的心情而努力撐著。事件發生後不久的休假,是我們小組的身心團隊與他的主管建議的,不然我們怕這位同事會因為這個事件,無法再繼續他的醫師生涯。有時候家屬也會問到,難道當事者,不管是醫師或是其他專業人員,都不用接受懲處嗎?我們醫院的原則一向秉持著,除非是有故意或是不依照醫療專業造成的重大疏失,不然不會去處罰個人。因為發生不幸的事件,重點是要找到原因,特別是系統性的因素,例如是否在處置的流程沒有做到完善,以至於不如預期的結果會產生。如果真的是人員的問題,重點是要檢討是否教育訓練不夠,有沒有落實雙重或者是多重的再確認,甚至是否是人力不足人員過勞造成的?這些檢討都比懲罰個人更有建設性,也可以預防未來不要再有類似事件的發生。萬一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懲處個人當然是很簡單的事,但是不好好檢討整個系統流程,就無法預防類似事件。而且懲罰個人,也會讓人會傾向於隱瞞做不好的地方以避免被處罰,使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更容易發生。因此在所有跟生命安全高度相關的領域,例如航空業與醫療,都比較著重在系統性的檢討,而不是在處罰個人,好像出了一口氣以後就好了。這幾年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幕是,當我的同事很冷靜理性的跟家屬說明事件發生的經過,大家沒看到的是在會議桌下面,他緊握的雙手正顫抖著。所以當家屬以為這位醫師好吃好睡,其實從發生事件以來好幾個月,他是努力克制著自己難過又自責的心情,勉強自己繼續做好每天的醫療工作。面對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不如預期的結果,期待醫病雙方能有善意坦誠的溝通,一起努力將傷害減到最低,而不是劍拔弩張對簿公堂,但是病人卻失去受到最好照顧的機會;醫療團隊心灰意冷,之後採取防禦性的醫療;家屬永遠不相信醫療團隊,一直帶著憤恨的心情。就如同前面所述,大部份的案例,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雙方都能達到共識,我們是不敢奢求病人家屬可以諒解,但是總是可以回到如何繼續好好照顧病人這個最重要的事情上。我發現善意的溝通,能讓醫療團隊有機會好好的表達歉意,對於沒有辦法讓事情做到最完美感到抱歉;家屬也比較能夠心平氣和的,了解事件到底如何產生,還有接下來該怎麼辦。如此一來才可以讓不理想的醫療過程,有比較好的結果。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9 養生.人生智慧
我會成功嗎?大家怎成功的?心想事成是真的!心理師教你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生活中總會面臨各種挑戰,不論是減肥、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等等,「我會成功嗎?」常會在腦海裡浮出。尤其常遇挫敗的人更容易漸漸失去盼望,較難相信自己。 有些人也會出現「反正一定不會成功」、「看吧,我就說吧」、「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甚至即便沒有察覺,但許多拖延也可能出自於此。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指出可能原因,並分享用4個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我會成功嗎?先看是否為「自己想要的」。 是自己的意願?還是世界的期待?郭禺廷心理師首先表示,每個人都是生命個體,做任何事情首先都需要先了解是不是真的出自於自己的意願,或者是出自這個世界的期待、價值觀所定義的?這個世界總會教導著要成功、要怎麼成功,甚至定義成功,彷彿沒有他們說的成功就不好。例如賺大錢。 兩者的差異和影響:若想做的事是世界所設定的方向,且有違心意,那很容易出現「我不覺得自己會成功」,又或者不知不覺的「想要證明自己不會成功」的自我驗證。也可能會出現對世界的失望,「原來世界無法接受我原本的樣子」。 反之,在沒有被灌輸意識、被暗示,不是這個世界或價值觀使然,是自己打從心底的想執行,那會是一股自己支持自己的力量。 舉例:瘦一點比較好看?舉例來說,「瘦」是目前世界普遍的審美觀,但若一個人認為瘦不瘦都無所謂、豐滿很好看,在被暗示瘦身下,瘦下來的機率自然也相對不高,甚至在減重過程當中也會覺得「我在幹嘛?」。 大家都怎麼成功的?靠努力?心理師指3大重要元素! 集結有利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回歸自我,事要成也需要集結各種有利因素,正如「天時地利人和」,可包含資源、背景、人脈、邏輯、方法、計畫、身心健康、安居、時機、成功經驗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個人底氣可以說是「引導和支持」。 個人底氣:引導、支持。就像蓋房子要有設計圖和地基才能夠蓋得起來和穩固,人也會需要底氣,需要被引導、被支持、被信任、被理解,而不是孤軍奮戰,或者只有成功和失敗。是否有人引導、是否遭受到挫折時有人支持和鼓勵,影響就有很明顯的差異。這也和原生家庭有莫大的關係。 舉例:當孩子打翻了水。心理師舉例,小朋友常見出狀況,例如把水翻倒,許多媽媽會當下責罵,小朋友便可能覺得這行為不對、不可以、會被罵。 有些媽媽會問「有沒有怎麼樣?好,沒事,那麼現在怎麼辦?」此時就具有相當多的可能性,而且具有討論空間,例如「處理好善後再買杯水」或「換買其他的飲品」也可以是「沒關係,就不買了。」。這就意味著即便遇到挫敗還是有其他方法可行,而非只有受挫的份。 舉例:都幾歲了,還沒…若以成人來說,不論是婚姻、事業、成就等,很常見背負著親友的期待,或受社會價值觀侷限,衍生出各種「不可以失敗」的焦慮,而且缺乏可能性。例如常見「都幾歲了」還沒結婚、還沒有高薪、還沒有功成名就。甚至不被支持、不被理解自己原本的意願,例如沒結婚也沒差。 當沒意願、沒資源、沒底氣、又失敗:若是在上述都缺乏的狀態下,受挫的機率也就高,而沒有底氣也容易一蹶不振,久了也就容易進入到維持基本生活就好,深層心理需求、自我認同、自我實踐漸漸消失。盼望便如同得要離開這樣的舒適圈,離開舒適圈相當危險,「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這並非靠努力或意志力就能撐過去的。 我會成功嗎?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1.休息片刻、回歸自我:郭禺廷心理師建議,當發現自己沒有動力了、已經無所謂了、失去盼望了,或是發現事情還沒開始之前就害怕了,鼓勵先回歸到自我。可以和朋友說說,可以先敬拜、拜拜等,將壓力交給上帝、佛陀等主神,不用自己一個人扛著。也可以到深山、海邊、郊外等對自己而言能夠放鬆的地方休息等,先提升能量或產生能量。等感覺能量恢復了,接著檢視這件事是否真的出自於個人意願?個人的方向是? 2.建立底氣、擴充能力:若目標是基於個人意願,接下來便可自己支持自己,並尋找支持性團體、親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團等一起聊聊及支持,形成支持網。也可探索、交流是否有各種方法可行,擴充自己的能力。 3.設立目標、身體力行:日常也可以為自己多元設立目標,從「自己有做就能達標」而且有利身心健康的事情建立信心,例如打掃房間、完成自己設定且不高標的行程等。就像朋友守承諾,日久感到信賴可靠;身體力行,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對自己也能產生信賴。也可再為自己逐步設定挑戰,跨越障礙。 4.彈性調整、多元發展:不過就算把自己準備的很好,絕大部分的事情還是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因此也建議讓自己保持彈性,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也還有其他路可走。而這些過程當中,也會有過去的思維存在,因此也會需要習慣。 生活與其追求成功,不如布置的更漂亮:就像把自己的房間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人的生活最主要在於自己,對於生活而言,若是建立在活的漂亮、享受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非在人定義的成功或失敗,那會比追逐的事物的成功更加豐碩! 《延伸閱讀》 .提升韌性、意志力!身心科院長:塑造有方法,非單憑「撐下去」。 .更精準提升「自我認同」!增信心、不自滿,降低外界影響!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為何不同醫師會開立不同藥?教授曝你可能不知道的「味素藥」
我在2024-6-16發表顱電刺激之用於治療失眠、 憂鬱、及焦慮,讀者Uta在2024-6-20留言:感謝教授,我也曾被建議施作,但因自費不便宜,加上網路查到評價兩極,我再詢問另外兩位身心科醫生意見後,這兩位醫生都認為這治療對我的症狀沒有幫助。尋求第二、第三意見真的很重要呀!我在2020-1-16發表維他命B12濃度越高,死亡率越高,讀者Uta在2024-6-20留言:這兩個月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臀腿麻痛,A醫院的骨科開了Me cobalamin 500mcg/cap給我一天吃2次。看藥袋的治療用途是寫維他命B12補充;末梢神經障礙。同時也吃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因為長期看林教授的書和網站,對補充B12滿滿疑問,好奇真的有效嗎?(A醫院的兩個醫生都要開B12給我吃)吃了兩個禮拜痛麻照舊。後來因故於B醫院開刀切除椎間盤突出的部分,開刀前一天住院,因為護理師拿給我的藥沒有這顆,我問護理師,護理師說這個不用吃,要吃也不是現在吃。現在也拆線了,醫生也沒有開B12,只有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感覺不同醫生對於要不要補充B12有不同看法。在臉書椎間盤突出病友的社團內,網友大多都在分享吃合力他命或其他保健食品,或是A醫院開的藥。讓我很疑惑這是真的有效還是智商稅?不知道林教授能不能為我解惑?(補充:A醫院沒有抽血檢查驗我有沒有缺B12)不同的醫師會有不同的意見,開不同的藥(具療效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醫生給病患開不具療效的保健品,例如維他命,就通常是因為(1)有利可圖,(2)錯誤認知,或(3)顯示盡心(安撫或滿足病患)。腎臟科醫師邱文淵和我素昧平生,但三不五時就會來函跟我討論。我也有邀請他做我2020年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的推薦人。他在2021-6-28寄來一個主題是「味素藥」的電郵。我把它拷貝如下:林教授:關於Vit D的缺乏和補充在很多疾病和新冠肺炎,這些論點都是各説各話,相信的人相信,不相信的人存疑。我們稱這種藥叫"味素藥",食之無益,不吃也無害。從以前敗血症使用類固醇、手術預防性抗生素、預防性使用胃藥避免腸胃道出血、保肝片、止血藥等,我們都知道這些治療不一定對病患有好處,但是在臨床上我們還是會使用。因為如果病情,有任何變化,我們的解釋就是我們盡力了。早年吹捧的Vit C 、E、葉酸和鋅,現在都很少人再提了。Vit D 現在在浪頭上,只要抓到一點邊就可以取得贊助、發文章,何樂不為!我個人認為,「味素藥」之所以會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主要還是因為民眾有這樣的需要,請看我發表的:紀錄片《維生素的異想與真實世界》,公視邀請點評保健品危害,民眾自討的維他命及補充劑的隱形危險,美國公視紀錄片紅麴歷險記+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讀者Uta留言裡說的「網友大多都在分享吃合力他命或其他保健食品」就更是明擺在眼前,民眾需求「味素藥」的最佳見證。不過,我還是要再次提醒,請看我在10天前發表的綜合維他命→死亡風險增4%←39萬人,20多年數據。原文:味素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簡單的「視病猶親」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視病猶親」。這是我們在醫學教育常對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勸導的「基本態度」,然而,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們非常感謝一位資深醫師與一位社會人士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看法,也期待有更多的回饋。最近參與本院的臨床倫理委員會討論時,有委員提出「醫師是否能夠真正站在病人的最大利益,為病人做出最好的選擇呢?」這樣的議題,引起大家熱烈的討論。這位委員提到他看到有些跟醫藥有關的網紅,會教導民眾當醫師提出多種治療方案,需要病人跟家屬做出選擇時,他建議民眾不妨可以這樣問,「醫師,如果病人是您的親人,您會做怎麼樣的選擇呢?」在會中,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委員們提出了他們的看法。我提出我的想法,我覺得當病人這樣問的時候,我心裡會有點不舒服,因為我感受到這個問題的背後,似乎隱含著我還留了一手,並沒有把真正好的治療選項全部列出來,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的時候,我還有另外一套錦囊妙計。有委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覺得民眾如果這樣問,只是希望醫師將心比心,把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幫病人選擇一個醫師覺得最好的治療方法。另一為委員本身是腫瘤治療醫師,他分享了他的經驗。他真的被病人這樣問過,可是當時不巧,他自己的家人正在生病,這位醫師也在煩惱如何幫他的家人做治療選擇,因此他有點不愉快,因為即使身為腫瘤治療醫師,他也陷入矛盾當中,無法幫家人做出最好的抉擇。但是這位醫師還是耐住性子,好好地跟這位病人說明,提出來的這幾種治療選項,都各有優缺點。有的病人在意的是差了幾個百分比的治療成功率,有的人是會認為副作用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也有的人因為經濟因素,自費的治療就不在他的選項之中。因此每個病人必需考量他自己的條件、價值觀、經濟狀況,要醫師幫他做選擇是有點強人所難,更何況治療效果不好的選項,醫師根本不會提出來討論。「視病猶親」或許是一個很好可以用來勉勵醫療人員,要好好照顧病人與家屬的提醒與期許,但是實際執行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我自己就參與過一個到現在想起來還蠻難過的經驗。許多年前一位小我幾屆的優秀外科醫師,有一天在開刀房中昏倒了,緊急檢查結果發現腹腔有嚴重的惡性腫瘤,以腫瘤擴散的範圍來看,正常的做法是轉給腫瘤內科,做緩和性的化療試試看,要治癒這個癌症已經是不可能了。這位學弟與家人面對這晴天霹靂的壞消息,當然都很震驚與難過,所以我也到病房去關懷他。還記得那天他在病房有太太、小女兒與媽媽的陪伴,他含著眼淚問我:「學長,我該怎麼辦?」他的家人在旁邊也都難過得掉淚。他的太太也是醫師,所以我們都知道以他的病情,一般來說平均的餘命不會超過6個月。他的老師還有所有外科同仁,都想盡全力救他的命,因此最後還是決定由他的老師主刀拚一拚,但很可惜開完刀,住進加護病房幾個禮拜後學弟就過世了。我請教了腫瘤內科團隊,如果照一般病人的安排,試試看緩和性的化療,或是轉而接受安寧照顧,或許還可以爭取到幾個月品質較好的生命。但就是因為我們太捨不得他了,把學弟當成自己家人,才會選擇風險高的手術治療。另外也有委員提到不一樣的經驗,這位委員曾經看到一位外科醫師,在跟病人家屬討論如何治療的時候,看著驚慌焦慮不知如何是好的家人,他跟家屬說「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會讓我的家人接受手術。」這位家屬聽到外科醫師這麼講,看起來得到很大的支持與安慰,就同意了醫師建議的手術方式。因此若是醫師建議的治療方式,在對病人、家屬說明時說「如果是我的家人,我也會選擇這樣的治療」,如此讓病人、家屬的感覺醫師是「視病猶親」,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由於醫療的進步使得治療選項不再是單選題,所以醫療決策是必須由醫病雙方達成共識,一起做出最適合的選擇。當然因為病人與家屬畢竟不具有醫療專業知識,醫療團隊必須誠懇、明白的說明病情;病人與家屬也需要向醫療團隊表達自己的價值觀與在意的事情,例如對於療效、副作用、費用等等的考慮,讓醫療團隊也能夠了解病人與家屬的考量。最後,需要醫病雙方能信任彼此,這樣在溝通上就不會懷疑對方是另有目的,而是真心的想要討論出最適合的方案,才能創造醫病雙贏。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5 醫療.精神.身心
為何夏天不好睡?醫授輕鬆入睡6方法:「這溫度」最好睡
俗話說「夏日炎炎正好眠」,悶熱的天氣讓人感到疲倦、昏昏欲睡,這其實跟大腦缺血有關,因為皮膚的血管都擴張了,用來調節體溫。夏日夜晚又濕又悶,許多人熱到睡不著,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說,把室溫控制在24至26度,是最理想的狀態,可促使大腦分泌好眠激素。莊立邦表示,室內溫度對睡眠有直接影響,溫度如果過高,會導致人體不容易進入深層睡眠,而且會易醒、流汗不舒服。晚上要睡覺前,先打開風扇、冷氣,維持舒適的環境溫度,更能放鬆。另外,也要注意濕度,最好將除濕機設定在40至60%,過重的濕氣若進入體內,反而出現倦怠乏力。若是睡眠環境過於乾燥,還可能會導致口乾舌燥、用嘴巴呼吸,莊立邦強調,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會因為室內乾燥而加重病情,出現呼吸暫停或呼吸頻率減慢的情況加劇。全台約有200多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許多人以為自己只是打鼾、睡不好,忽略檢查及治療的重要性。莊立邦提醒,如果有睡眠障礙,應該諮詢精神科、身心科、睡眠中心,找出原因對症下藥,長期失眠容易引起身體的慢性炎症,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夏天高溫屢創新紀錄,讓人熱到睡不著,建議改善以下問題,提升夏日睡眠品質。輕鬆入睡6方法1.室溫控制在24至26度,並注意適合入眠的40-60%濕度環境。2.睡前沖澡,皮膚清爽自然好眠;水溫不宜過冷、過熱,以免更難入睡。3.晚餐後少喝水及飲料,避免夜間頻尿,中斷睡眠。4.使用深色的窗簾或遮光窗簾,避免白天的陽光讓室內溫度升高。5.晚餐以輕食為佳,避免消化高碳水化合物會提高內部體溫。6.保持固定的起床與就寢時間,維持規律的生理時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4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拾荒、喝罐頭塔飲料…吳佳璇退休教授父失智 家人10多年陪病刻骨銘心
雙親罹癌、失智、腦中風,另一半罹患乳癌、心肌梗塞,或是孩子發育遲緩,得了先天遺傳疾病,當最愛的家人罹患重症,總是治病扶傷的醫師也只能接受,平時是病人的靠山,此時更是家人的支柱。聯合報健康版與元氣網共同推出「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系列報導,「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人醫和你我一樣,因疾病帶來傷痛,從陪伴得到力量,感謝十多位醫師分享自身刻骨銘心的陪病經驗,詳述過程中觀察到的醫療現場,以及如何成為更有溫度的醫師。吳佳璇退休教授父 行為異常數年後確診失智症「母親2010年過世後,曾是台大教授的父親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常騎著腳踏車出門撿資源回收物回家,直到2015年才確診『失智症』,目前已是臥床的重度失智症者。」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吳佳璇娓娓道出,10多年來漫長照顧陪伴失智父親的心路歷程。吳佳璇說,母親癌逝後,父親就常常呆坐著,後來他覺得應該要多動一動,於是住在台大宿舍的他開始在校園裡騎腳踏車運動,沒想到一陣子後,他每天白天一睜開眼竟到處撿寶特瓶等資源回收物回家,並做垃圾分類,這很怪、很不對勁,應是初期認知功能退化,他還能自己報稅、騎車等,但「押著他去就醫一定不理」。父親常出包,吳佳璇甚至和他說:「你再這樣下去,拿別人的東西遲早會上報,標題是『退休教授拾荒維生,名醫女兒不聞不問』的新聞,這樣很難看,不要再撿了。」但父親仍然講不聽,持續回收垃圾。其實,2014年吳佳璇就覺得父親的行為愈來愈怪,非得處理了。直到2015年,父親75歲時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到台大醫院急診就醫,吳佳璇藉機安排他會診神經科,簡短智能測驗(MMSE)26分,確診輕度失智,才正式進入醫療體系接受治療及照護。罐頭塔飲料 撿回家喝父親短期記憶退化,空間概念還不錯,在安全前提下,吳佳璇為獨居的他請了外籍看護照顧,戴上防走失的GPS手表、在家門口裝了感應式門鈴,安排他去日照中心上畫畫課等,也就讓他繼續騎腳踏車了。自從父親失智、開始回收垃圾後,發生不少奇怪狀況,常令吳佳璇傻眼。最經典一次是,某日他騎腳踏車回家,卻不知從哪裡拿了一大袋回收的罐裝飲料回來,他還喝了一罐,第二天她開車拿去附近派出所返還,警察看了一下飲料罐說:「上面有黏膠」,推測是二殯辦理出殯葬儀社的罐頭塔。其他怪異行為層出不窮,例如:在他輕微失智時,外籍看護要返回菲律賓換約,父親竟拿了一個被丟棄回收的大行李箱要送她;有一天小舅來訪,他則拿了一個黑色包包要送他,但這是女用包包;有一次弟弟從國外回來,他拿餅乾給弟弟吃,看護經過說:「有問哪裡來的嗎?」父親回說:「撿的。」時空錯置 判斷力退化一直到2019年初,吳佳璇沒收了父親的腳踏車。那天他出門說要去研究室,但看護卻發現GPS顯示騎到一個地圖上不認識的地方,結果竟是騎上了水源快速道路,被用路人舉報警察攔下送他下來。「父親說他要騎往台三線雲林古坑老家,人在斗南火車站…。」這次的迷路、時空錯置,吳佳璇決定不再讓父親騎車。面對父親失智的照護,吳家姊弟三人分工,吳佳璇是醫師,又和父親住得近,是主要照顧者、也負責醫療決策;妹妹是律師,負責日常食物用品等採買;弟弟目前在新加坡工作,定期返國探親。必要時,三人會舉行家庭會議共商解決問題對策。吳佳璇說,弟弟留學澳洲時,父親有閒錢會買澳幣,但他失智後,有一天銀行寄來基金、壽險保單的對帳單,她詢問銀行理專才發現,他把退休俸幾百萬元都換了澳幣,買了澳幣計價的基金,可見判斷力早已有問題。直到2018年,看護說「阿公沒給薪水」,顯然又退化了,於是開家庭會議檢視父親財產後,「他的財務由我接手管理」。失智與家族遺傳有關「現在父親已重度失智,2022年初開始臥床至今。」吳佳璇說,他原本還有去日照中心畫畫、唱歌,一直到2021年初疫情嚴峻停課,下半年他躺在床上爬起來都很吃力,因為智能及體力大退化,也就沒再去日照中心了。「2021年底,某周日發現他坐在餐桌前睡著了,失去意識又失禁,打119送台大醫院急診,但檢查沒發現問題,帶回家後再也不肯下床了,也不認識人,2022年起開始臥床。」吳佳璇認為,可能失智久了忘了怎麼走路,還好家裡已改好無障礙空間,也買了輪椅、電動床,現在他起身都要看護扶,吃的都是打成泥狀,也請了復能物理治療師協助復健,避免肌肉流失。「失智與遺傳有關係」,吳佳璇透露,她的阿嬤有失智,不只她的父親失智了,她的二伯父、大姑姑、小姑姑也都是失智患者,真的令照顧的家人心力交瘁,甚至必須辭職照顧,吳佳璇深有體會。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年齡:55歲●照顧對象:父親●罹患疾病:失智症●發病時間:2015年75歲時,現在86歲●症狀:記憶力衰退、迷路、認不得人、臥床●治療:輕症期吃愛憶欣,重度服用memantine、排便藥、綜合維他命●陪病心得:理解父親失智事實,「順著父親的意願」照顧,根據失智狀況,也安排日照中心上課,減緩退化,居家環境改為無障礙空間,適時增添輪椅、電動床等輔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06 失智.大腦健康
病毒肆虐腦霧頻現、壓力山大?提升記憶力1關鍵讓你擁有「腦健康新未來」
高壓時代下,許多青壯年族群面臨腦霧、壓力和情緒挑戰。研究顯示,大腦神經在30多歲達到顛峰後便開始退化,加上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不良生活習慣,更加速記憶力衰退和失智症的提前發生。台灣生技品牌昨(5日)舉行產品發布會,與頂尖研發團隊攜手合作,將研究多年的NMDA(N-Methyl-D-aspartic acid)系統調控技術應用於食品上,打造出7大複方活性胺基酸成分。一名72歲婦女在疫情後因壓力大,出現記憶力下降,常忘東忘西,甚至家事做到一半就忘記,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過身心科檢查,她的失智篩檢量表(AD-8)達3分,顯示為早期失智。天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譚詠康表示,失智一旦演變到中重度就不可逆,藥物治療效果也難以預期,因此確診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應及早介入,並透過改變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提升腦部功能。30歲的情緒問題也會引發記憶及認知功能下降?譚詠康分享,門診主訴有記憶力變差、專注力下降而就醫的患者多數為年輕人,但經過實際的篩檢發現,患者其實都尚未進入失智或認知障礙的階段,多數是有壓力、情緒上的問題,如焦慮、憂慮等心情因素使專注力下降,造成短期記憶功能不佳,長時間可能直接影響長期記憶。譚詠康建議,許多胺基酸與神經退化疾病的致病機轉相關,若有記憶力不佳的情況,可補充經臨床實證的複方活性胺基酸,同時搭配3大植物萃取。尤其30歲以上民眾更應該及早開始保養。NMDA受體幫助維持記憶開關腦神經科學博士暨UCLA醫學院教授蔡果荃說:「健康的維護不是從治療疾病開始,應遠早於疾病之前。尤其大腦功能不可逆且複雜,連正夯的AI也無法模擬大腦運作,因此研究團隊從NMDA受體開始,花費多年時間研究,期望大腦能與身體健康同步,維持腦部功能。」NMDA受體是神經系統的重要訊號接受器,通過胺基酸活化NMDA受體的活性,幫助維持記憶的開關,而具抗氧化、抗發炎特性的植物萃取物,也有助於減少致病蛋白的堆積,進一步提升專注力。
-
2024-06-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想看本文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因為在癌症醫院工作,會聽到很多病人罹患癌症的時候常有的反應是:「為什麼是我?我又沒有做什麼壞事,為何要受到這樣的懲罰?」在一番的掙扎之後,很多病人會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以及這背後的價值觀,從而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型態,也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然有不少人就會尋求宗教上的答案。我注意到原本就有宗教信仰的,有些人是對於他本來的宗教更加的深信不疑,而能夠更深入;但也有人因為生病帶來的折磨痛苦太大了,而開始質疑他原本的宗教信仰,認為信仰沒有保佑他,讓他不會遭受生病的痛苦,因此放棄了原本的宗教。而原來沒有特定宗教的人,也會開始對於宗教上怎麼說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感到興趣,又或者是身邊有宗教信仰的人,會很熱心的介紹他的宗教。有時候我也會被病人問到,關於宗教能不能幫助他心情平靜的問題,由於醫師的角色我必須保持中立,但我都會提醒病人,就跟談戀愛一樣,一見鍾情是很浪漫,可是要作為一輩子的伴侶,就需要花時間、投入精神去深入了解,之後再慎重決定。但是對於時間不多的末期病人,我的看法是感覺最重要,不必太拘泥於形式,能帶來心靈的平安才是重點。因為我是佛教徒,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佛教幫助病人思考生命意義的想法。首先我要澄清我這邊是說的佛教,是指佛陀的教法,而不是宗教。意思是說對於佛陀所說過的話,對於其內涵的了解而產生認同,並非大家平常對於「宗教」二字比較強調相信敬畏,而不是理解本質。佛陀是從梵文Buddha的音譯而來,意思是已經覺醒的人——從對真理的昏昧無知覺醒過來的人,這個字本身就沒有什麼宗教意味,每個生命只要能夠從不知道為何會生生死死地不停流轉的不自主狀態覺醒過來,他就是佛陀--覺醒者。而人類歷史上是由2600多年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經過一連串追尋生命真相的過程,然後領悟到真理,人們尊稱他為佛陀——覺醒者,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相傳悉達多太子在覺悟後,他發現其實每個生命體(眾生)本質上都有覺悟的潛能,只是被很多錯誤的認知與執著束縛著,而無法得到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解脫)。之後他在不同的時間點,面對不同的追隨者,他教授了世間的現象——苦,造成痛苦的原因——集,這些痛苦是可以止息的——滅,以及如何實際上解決痛苦、達到解脫的方法——道。這就是有名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然而面對不同的追隨者各式各樣的需求,在講述這些道理以及如何修行、實踐的方法上,釋迦摩尼佛很慈悲的教了很多方法,佛教用八萬四千法門,來形容這些方法的廣大與浩瀚,簡單說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個方法用到底,所以我們會看到有南傳佛教,北傳的大乘佛教,或是別具特色的藏傳佛教。但是共通的不外乎四個原則——四法印(註1):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想對於病人來說「無常」跟「苦」的體會是再深刻、鮮明不過了。然而在生病或者是遇到不順心的事之前,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二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的健康都需要依賴身體的各個器官「正常」的運作,然而所謂的正常是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我們沒辦法要求這樣的變化停下來。老、病,最終生命結束,是所有生命無法逃避的。有時身邊的朋友問我,為什麼對佛教這麼有興趣,我說悉達多太子做了最佳的示範,雖然他的出生比所有人都好,身為太子是人生勝利組,但是他也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束縛。然而他做了一件勇敢的事情,就是勇敢去追求真理,尋求究竟的解脫,而且他達到了。最棒的是,活了80多年之後,他還是死了——肉身死了,但精神上卻達到了究竟的自由,而且把如何達到自由的方法傳了下來。這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來講,是多令人鼓舞啊,顯示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而對於病人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我們敬仰的佛陀,用他自己做為示範,我們的肉體或許會生病帶來痛苦而終將毀壞;但是我們卻有無限的可能,達到精神上完全的自由自在。我常覺得如果我們可以在從小的教育當中,除了教導我們不斷的改善物質生活,也能強調對自我以及終極意義的探尋,或許我們在面對必將到來的生病與死亡的事實,就不會衝擊那麼大,因為我們早已認知到,從出生那一刻開始,走向死亡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們無法控制會生什麼病,會在什麼時候生病,生命又將在何時會結束。或許因為這樣對於生命不可控、以及此生一定會結束的認知,我們對於生命中哪些事情重要,以及這些重要事情的優先排序,會與現在有不同的想法。早一點有這些體悟,會讓我們在面臨挑戰的時候能夠平靜面對,而不是在慌亂、不甘不捨,甚至是怨恨的情況底下離開人世。此外佛教對於世間現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了解,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各種因緣、條件,在那個時間點聚合在一起而發生的結果,而那個結果又會成為下一個事件的原因,就是所謂的「諸法(現象)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不管你樂不樂意,當各種條件聚在一起事情就發生了,即使你不願意,事情該結束還是會結束。這聽起來很冷酷無情,但是卻可以提醒人們一個重要的人生觀,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把握當下」,讓生命的每一刻都具有意義,也了解有聚就有散,因而不再執著。在這樣的了解底下,佛教對於「安樂死」是有強烈的反對意見。安樂死本質上是由醫療協助自殺,而自殺的問題是,用人為的方法提早終結生命,雖然人為的方法也是一種因緣條件,但是殺人的本質不變,所有參與在其中的人,都因此種下了一個因——用暴力、傷害人的手段解決問題,雖然背後的動機可能是出於慈愛,但是這暴力傷害人的因,卻會在未來各種條件成熟時產生結果,而暴力傷人的因,不太可能產生善的結果。而對於當事人而言,或許短暫的解決眼前的痛苦,但是習慣於用暴力傷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習性,卻會一直延續下去,仔細想想還蠻可怕的。當然佛教最可貴的,並不止於上述對於世間真理以及如何解脫的了解,它還提供了如何達到的方法。佛陀對於不同的人根據他的個性習慣,提出了各種可行的方法,例如有些人他就建議應該遠離人群,減少慾望,好好觀察自心;而有些人他就指導要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好好地發揮同理心與愛心,永遠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甚至把幫助別人解脫比自己的解脫更重要;而對於有些人他就強調,好好的憶念我們跟佛都有的平等本質,甚至可以透過不斷的唸誦佛的名號,來提醒自己達到跟他一樣的境界。所以我絕對相信宗教可以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也能在有限的時間與體力的狀態下,開展出生命無限的可能。以佛教而言,對病人來說覺知無常與苦,以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這些體悟是非常實際而深刻。也因為這樣對於追尋超越有限的肉體生命,放下原本我們以為的我與我如何存在於世間,以及幸福快樂是什麼,會有不同的體會。這樣的體會是很珍貴的,放下原本認為「我可以掌握一切事」、「我的幸福快樂可以永遠存在」「相對其他人來說,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等等這些妄想執著,是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我們就能達到那個無限的快樂,如同以「無可測量」超越生死、超越時間與空間為名號的阿彌陀佛(註2)一樣的境地。註1.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但是也有加上「諸受皆苦」,或是「有漏皆苦」而稱四法印,來做為佛陀教法的準則。註2. 阿彌陀佛是梵文Amitābha的音譯,意思是意為「無法被測量、量度、計算」,所以不同經典有意譯為「無量光」、「無量壽」。延伸閱讀:2024/6/3 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5-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平衡於濫用與癌症疼痛之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疼痛控制藥物的濫用」,由三位國內在這方面的權威分享他們的看法。非常難得的是這三位學者是在同一所大學醫學院七年的「同窗」,又是進入同一所大學附設醫院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的「同門」,而後各自走入不同的學術領域、不同性質的單位服務,但他們相約對他們所共同關切的,也是目前醫學、社會、各國政府所重視的主題,在「醫病平台」由不同角度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他們的用心可以使醫界與社會大眾對這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些不舒坦的事情→傾聽疼痛作為一位在癌症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師,經常碰到病人提出來的問題,就是我們開的藥物會不會成癮,吃久了就戒不掉,這其中包括安眠藥與類鴉片止痛劑(opioid analgesics),尤其後者近幾年來不但是病人關切的要點,成為主管機關稽核的對象,也屢屢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近幾年來對於類鴉片止痛劑的管制,甚至被稱為近代的鴉片戰爭。為什麼類鴉片止痛劑的使用會成為國際焦點呢?這必須要從美國的長期觀察談起,他們發現如果以類鴉片止痛劑過量致死的數據看起來,過去幾十年不斷成長,第一波增長與類鴉片止痛劑開立增加有關,第二波增長與海洛因走私氾濫有關,第三波也是最大的增幅,則與過去十年來合成類鴉片止痛劑(例如吩坦尼(fentanyl)的推出與普及有關。合成類鴉片止痛劑使用的快速增長,美國政府全面檢討後鎖定多方元凶,例如普渡藥廠的不當宣傳,各疼痛醫學會的推波助瀾,甚至也認為過去治療指引中,將疼痛列為第五個生命徵象(前四項為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是一個有所意圖的錯誤決定。此外,怪罪中國政府在防止吩坦尼原料非法進入美國沒有盡力,也是近期美中交鋒的重點項目。類鴉片止痛劑,或稱成癮性麻醉藥品,包括嗎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鴉片(opium)、配西汀(pethidine)、阿華吩坦尼(alfentanil)、吩坦尼(fentanyl)、羥二氫可待因酮(oxycodone)、二氫嗎啡酮(hydromorphone)及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等成分之第一級至第三級管制藥品。在癌症的治療當中,特別是晚期癌症病人,經常有不受控的癌症多處蔓延,例如癌細胞轉移到骨頭,可以說是難以忍受。因此臨床醫師陷入一個兩難的情境,一個是開立最後一線的止痛劑,也就是類鴉片止痛劑,協助病人度過難關;另一個是避免其濫用,儘量不開立或是減少使用這一類的藥物。這樣的困境,不能只看作病人與醫師之間的拔河,不見得病人是喊痛要求多開類鴉片止痛劑,而醫師是把關的那一方;有時候剛好反過來,病人害怕成癮,即便醫師開立了藥物並且苦口婆心勸他使用,病人還是自己打折扣不按時使用。在管理層次而言,為了類鴉片止痛劑的管制與癌症疼痛控制,每個癌症中心也都成立了管制藥品委員會,以及癌症疼痛多科整合診治團隊,我碰巧同時是這兩個小組的成員,同時要面臨管理與倡導兩個不同的立場。以精神科醫師的觀點來看,到底什麼樣的使用才能算是藥物濫用、依賴、或成癮呢?過去幾十年來國際精神醫學專家的共識,認為所有物質濫用的核心症狀是類似的,因此並非依照各種成癮性物質(包括香菸、酒精、鎮定劑、類鴉片止痛劑)個別使用的量來定義濫用或依賴,而是探討其使用上,是否出現控制使用的困難,用量逐步增加(所謂的耐受性),少用時會不舒服(所謂的戒斷症狀),同時影響到其各方面的功能。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無法控制某種物質的使用,因此有一套臨床上常用的問句,英文的字首剛好拼成CAGE(牢籠)這個單字,分別是:C代表cut down減量(您是否曾經覺得需要減少飲酒或物質使用?)、A代表annoyed惱怒(人們是否因為批評你酗酒或物質使用而惹惱你?)、G代表guilty feeling罪惡感(您是否曾因飲酒或物質使用而有罪惡感?)、以及E代表eye opener眼睛一張開就使用的人(您是否曾經覺得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喝酒或物質使用來穩定神經或擺脫宿醉?)值得大家參考。以台灣主管機關的管控來說,目前主要的監控,在於非癌症病人長期使用的個案通報,衛生福利部訂立有「醫師為非癌症慢性頑固疼痛病人長期處方成癮性麻醉藥品使用指引暨管理注意事項」,也就是說癌症已經全面控制,或是一開始就不是因癌症而使用的族群,仍然需要超過兩周以上的時間使用類鴉片止痛劑,各醫療院所需要儘量減少此類的使用、轉介適當的疼痛團隊成員評估,疼痛團隊通常由麻醉科、神經科、精神科、神經外科、以及其他相關科別的疼痛專家組成,同時需要向衛生福利部定期通報作說明。另一方面來說,我們也需要減少臨床上因為過於擔心類鴉片止痛劑濫用,而對於癌症病人的疼痛使用不足、過早減量、或減量過快,反而造成病人出現醫源性的藥物戒斷症狀,原本可以在適當的劑量調整下,脫離類鴉片止痛劑的使用,卻因劑量調整太快而出現不適,反而讓病人使用時間拖長。整體來說,在癌症病人使用類鴉片止痛劑作癌症止痛,與控制避免類鴉片止痛劑成癮,將會一直成為倫理、法律、臨床、社會、以及醫病關係的重要議題,值得大家持續關注。5/27 那些不舒坦的事情5/29 傾聽疼痛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30 失智.Podcast
【Podcast】EP8.該怎麼好好說再見?面對生命的失去與安排失智家人的身後事
「媽媽不要害怕,我在這裡陪您,您的身後事我會處理好,您放下,不要再有病痛了。」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中,主持人陳韻如邀請國家禮儀師彭大維擔任來賓,談照顧者如何面對生命的失去與安排失智家人的身後事。節目一開始,她首先分享「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的真實故事,媳婦照顧婆婆十四年,從失智症發病到過世,一手包辦所有照顧事項,婆婆遺忘自己的兒女卻認得媳婦,彌留時,媳婦輕撫婆婆頭髮並在耳邊溫柔安慰,直到婆婆離世。陳韻如談到,照顧者在整個照顧歷程中,一直以失智者為生活重心,面對生命的逝去,他們會很難放下牽掛,上述真實案例中的媳婦,在婆婆離世後,至今還在身心科就診,讓人十分心疼,不禁要問:「照顧者能做些什麼,讓自己跟被照顧者好好說再見?」服務幫助過許多家庭完成身後事的彭大維,在解答前談到近期討論度很高的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林依晨飾演的簡慶芬就是一名典型的照顧者,先是照顧婆婆,然後照顧許瑋甯飾演的Rebecca。即使照顧婆婆是被迫扛下的責任,簡慶芬卻也在婆婆過世後,望著原本擺放病床的客廳,感到茫然失落。畢業照顧者「消化悲傷」三步驟「悲傷需要經過消化才能漸漸消失。」彭大維不但是禮儀師,同時也是照顧者,照顧罹患巴金森症的父親十多年直到臨終,他特別談到喪禮後的七七、百日、對年等傳統習俗,以及古人常提到的守孝三年,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給生者稀釋悲傷的時間。但他強調,消化悲傷沒有一定的時程表,照顧者不用給自己壓力。這段時間可以做以下三件事,幫助自己恢復生活常軌:1.擔任照顧者的時間愈長,愈有可能忘記照顧自己,此時應該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好好吃、好好睡,做自己想做的事,體會最基本的生活。2.再來是列出願望清單,制定計畫一一完成。如果沒有特別的願望,可以列出遺憾清單,想想自己哪些事情沒有做會感到遺憾。3.照顧者可以建立跟離世家人的新連結。他以自身為例,父親過世後他經常在心中與父親對話,讓自己感覺到還是與父親保持著連結。善終來自於善生、安排身後事要即時如何安排失智家人的身後事,也是照顧者的一大課題。「善終是本人和家屬共同做到的,首先要尊重失智者本人意願。」彭大維建議,在失智者的病程尚未進入中重度時,可以提前了解他們的想法,再來,照顧者應紀錄失智者表達過的身後事安排,最後最重要的是,要讓家庭成員共同知道。自己擔任禮儀師,又會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彭大維提醒,不需要把人生終點掛在嘴邊,更重要的是專注當下。面對自己的身後事,他分享以下想法:1.善終根植於善生,用心體會生活,每一刻都是未來善終的美好基礎。2.主動與家人溝通關於身後事的想法,不僅如此,當長輩想談的時候,不要忌諱而是以正向態度接球,有些規劃像是安寧意願、預立醫療決定、同意器捐等,記得要提前簽屬才能有效執行。鍛鍊自己面對死亡的韌度關於身後事安排,陳韻如特別請教彭大維,有些家屬可能礙於金錢或其他現實因素,無法依照失智者的意願,這時該如何面對?彭大維提醒,善終需要提前計畫,但也需要機緣。有些人希望可以在家臨終,卻遭遇意想不到的變故,因此,平時可以先鍛鍊自己面對死亡的韌度。「告別式希望生死兩安,當亡者的意願很難判斷時,生者的心情安撫是很重要的,不要太有罣礙,以自己舒服安心的方式去做就好。」他就遇過子女會用擲茭的方式來溝通,最後圓滿完成儀式。節目尾聲時,彭大維感性地表示,每個人都有可能將來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因此,照顧議題每個人都要關心與思考。他想以照顧者過來人的身分,對每一位照顧者說:「你們辛苦了,照顧的日子就像幽谷前行,不知道何時才能解脫,但別忘了可以尋求外援。」更多善終真實故事 歡迎收聽看多了生死,他提醒大家應把握當下,有機會時就可以做「人生四道」,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四道不是臨終才能做,隨時都可以說出口,平時可以把道別改為道安,最後一哩路才需道別。陳韻如也提醒照顧者,好的道別需要沉澱、醞釀以及溝通,希望大家都不留遺憾。本集來賓國家禮儀師彭大維有更多關於善終的真實故事,以及照顧者如何安排失智家人身後事、消化悲傷好好說再見的細節作法,都在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中,歡迎收聽。本集重點:✎畢業照顧者如何消化悲傷,將生活重心放會自己身上?彭大維建議三步驟。✎照顧者如何為失智家人安排身後事?確認意願的時間點以及做法。✎擔任禮儀師的彭大維,對於自己的身後事如何看待與安排?✎善終需要提前計畫,但礙於現實因素無法達成心願時,該怎麼辦?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reurl.cc/3XkQQM🎧Spotify:https://reurl.cc/LW2ox4🎧KKBOX:https://reurl.cc/2YaOAr🎧Apple:https://reurl.cc/nNpMMd⭐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5-20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最賠錢」醫院 無愧於心
紐約時報有個專欄叫做「擋不住的(Unstoppable)」,專門訪談各個領域一些上了年紀,卻不退休的名人。記者想要知道,為什麼他們還繼續在原來的崗位上賣力?最近訪談的是,華裔美國名作家湯婷婷(Maxine Hong Kinston)。湯女士高齡83歲,她跟記者說,年紀只代表時間的流逝。她從沒想過「退休」這回事,她腦中,仍不斷地湧現新的故事及新的想法,讓她停不下來。她說她有一位要好的詩人朋友,她倆不約而同的想法是「在沒有完成我們的任務前,我們不會死!(We won't die, until we finish our work!)」。她這話,觸動了我的心。我原來是一個不運動的人,大約在十年前,我開始每天至少走七千步,希望我能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況。因為,我須要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很重要的工作。健保4謬誤 盼還有時間改變轉眼十年過去了,我想改變的事情,還沒有達成,難免有點焦慮。不知老天,能不能再給我五年,去改變健保制度的謬誤。健保的第一個「錯」,是支付太低亷,因多數支付都不敷成本,所以,醫院一方面降低經營成本,一方面想方設法創造自費項目,來彌補健保收入的不足。結果,造成醫護血汗,病人成為狙上肉。第二個「錯」是「不同工卻同酬」。健保忽視了感染科、小兒科、神經科、身心科、老人科、血液腫瘤科等科別,跟看傷風感冒不一樣,醫師須要花時間問診,做仔細身體檢查,才能做出正確診斷。可是,健保門診診察費卻一律是兩百塊錢,導致必須用腦思考,花時間檢查病人的重要科別,後繼無人。衛福部長薛瑞元說,十年後,重症小兒科病人須出國就醫,而目前台灣感染科醫師缺額己達六七百人。第三個「錯」是「同工卻不同酬」。原來台灣分級醫療規畫,要由不同層級醫院,分工照顧不同嚴重度的病人。給付的多少也應該依疾病嚴重度決定。但沒有擔當的主政者卻圖利自私自利的醫學中心,居然,同樣的病,到不同層級醫院,健保給付不一樣,層級愈高,付費愈多。導致全台灣多數醫院都以成為醫學中心為目標。不但破壞了轉診制度,也浪費了健保資源。第四個「錯」是「論量計酬」。不論做對做錯,做越多賺越多,這樣的制度根本不鼓勵做好。自費最多最賺 劣幣驅逐良幣健保卅年,因為制度謬誤,不但醫療形態愈來愈扭曲,醫療風氣愈來愈惡劣,自費最多的醫院成為最賺錢的醫院,劣幣正在驅逐良幣!衛福部公布全國醫院財務報告,和信醫院倒數第二名,但護病比最高。心裡雖不好受,但我一點都不慚愧!因為,我們不愧對病人。經營大師彼得杜拉克說,非營利事業的結餘(bottomline)不是「利潤(profit)」,而是「改變的生命(changed life)」。我們在意的是病人的生命,而不是獲利。從創院直到今天,在和信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的平均五年存活率,一直高過國內平均20%。而不久前,全國住院病人的滿意度調查,我們更高居全國之冠。看到衛福部發布的報告,更擋不住我,要更努力讓這所醫院活下去!
-
2024-05-15 醫療.腦部.神經
身體有狀況檢查不出原因,怎麼辦?是自律神經失調?醫師告訴你如何檢查、改善、治療?
頭暈、頭痛、胃痛、心悸…,許多人身體出現問題檢查不出原因,有時醫生會說「你這個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對許多人而言就像個都市傳說。其實自律神經失調是可透過檢查評估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洪育忠醫師一一說明。身體有狀況,檢查不出原因?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在作怪? 自律神經:身體的油門、剎車洪育忠醫師表示,自律神經是一種不受大腦控制、不受自我意識控制的神經,調節血液循環、內臟器官、免疫系統等運作,可分成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前者就像是身體的油門,在壓力狀態下亢奮;後者則像是剎車系統,在休息時刻下身體放鬆。兩者需平衡、避免失調。 當油門、剎車失靈時:影響自律神經最主要的關鍵在於壓力,當長期受壓力影響自律神經就可能失調,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也會使得身體運作出現問題,包括心跳加速/變慢、呼吸急速/減緩、便祕/腹瀉、頭痛、頭暈、胃痛、耳鳴、免疫系統失衡而容易生病等,各器官也都可能出現問題引起相關症狀。 較容易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自律神經失調較常見於敏感、容易受外界影響、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或有慢性過敏的人群。因此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建議前往檢查了解原因,以避免自律神經失調而長期影響身體健康或有潛在的疾病。 自律神經失調也能檢查出來?怎麼檢查?需要做些什麼? 先依症狀到相關科別檢查:洪育忠醫師表示,身體出現症狀建議先到症狀的相關科別進行檢查,例如耳鳴先看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腸胃症狀先看腸胃科。若遲遲沒有改善可再詢問是否進行其他科別檢查、轉診。如果都檢查不出原因,接著可考慮到身心科、健檢中心等檢查是否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檢查:自律神經失調可由「自律神經分析儀」或稱「心跳變異律分析儀」進行評估,在安靜舒適的環境當中平躺於床,手腳夾上檢測器,閉目養神並放鬆,因人而異進行約10分鐘檢測。經由測量心律對自律神經的影響等要素,分析自律神經的強弱、年齡、功能、平衡等,依此評估身體不尋常的症狀是否有較高的可能性是因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從臨床經驗來看準確度約有7成。如有需要也會再討論後,安排如慢性食物過敏、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等檢查。整體而言,重點在找出最確切的可能原因並改善。 重點:找出症狀的原因並改善。由於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心律,例如檢查當下正在感冒、或是前一天剛好沒睡好等等,這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心律、自律神經檢查。也因此檢查次序會如前述建議,先抽絲剝繭、釐清是否有潛在疾病,以免先檢查自律神經但其實有疾病存在。若檢查無恙、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可能性高,就可透過藥物等方式針對自律神經失調進行治療。 醫教6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紓壓、飲食、睡眠,多管齊下! 排除壓力:洪育忠醫師指出,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的最大關鍵在於壓力,若排除壓力來源自然是好,但壓力往往不是說停就能停,例如檢查完之後也還得繼續上班。因此會建議透過日常可主動安排或介入的方式進行治療及改善,包括適度紓壓、飲食調整、良好睡眠等。 適度紓壓:日常可養成簡單、輕鬆的運動習慣,能微喘即可,例如競走,每天約30分鐘左右。也可以透過簡單的腹式呼吸、瑜珈、冥想、芳療等方式紓壓。 飲食調整:飲食方面多以原型食物為主,多攝取含有色胺酸、血清素、多巴胺、鈣、鎂、鋅、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有利自律神經穩定,食材常見如牛奶、深綠色蔬菜、香蕉、堅果類、糙米、豆漿等豆類、深海魚等。日常也盡量避免烤、炸、辣等易使身體發炎食物。 良好睡眠:可安排自己規律的在晚上10點就先把燈調暗,放下手機、避免受3C產品的藍光等相關刺激,並在11點就寢,避免晚睡。平時也可營造只休息、不做其他任何事情的睡眠空間,讓身體習慣。 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若自律神經失調較嚴重、平常也感覺得到相當大的壓力或憂鬱等負面情緒,或是有身心疾病等,視情況醫師也會開立抗憂鬱劑、鎮定劑、安眠藥等相關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並也建議安排心理諮商了解背後原因並予以改善。 透過各種主動安排的方式,多管齊下解除或降緩壓力,更有助自律神經平穩、恢復舒適自在的生活,也降低身體不適或間接引起疾病的風險。 《延伸閱讀》 .生病卻檢查不出原因?心理師教6觀察,可能是「罹病焦慮症」。 .壓力來襲,讓自律神經措手不及?專家淺談自律神經失調用藥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好好溝通,讓傷害降到最低
【編者按】:本週以「沒有特定主題」邀請幾位常在醫病平台撰稿的「文膽」將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即時形之於文字,幫忙我們度過這幾年來從未發生過的窘境:「編者清晨驚醒,突然發覺手上還沒有已經三篇『成團』的文稿。」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幾位「武林高手」接到這「廣邀天下英雄」的呼籲之後,居然能即時伸出援手,讓我們即時收到了以「雜牌」成軍的三篇文章。一位負責處理醫院醫療爭議的醫師說出他的心得,「關懷小組透過真心的溝通,讓已經發生的不幸事件,讓病人與家屬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避免誤解而帶著遺憾與憤恨」。一位專門負責醫院安寧療護的醫師在接到家屬提出要求停止所有的治療時,說出:「0到1之間是一個連續的照護光譜,根據病人的病況與時光的推移流轉,我們往往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更適切的位置,幫助醫病雙方找到一個最適切的位置,讓每個病人都圓滿,這是作為醫者最快樂的事!」一位資深醫師當本身淪為病人時,領會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點醒了醫療團隊互相尊重感激的重要。這次的三篇文章比起過去每週以某一特定主題邀請專家發表看法的深入討論,可能更有活力更能反映時效,我們將再繼續嘗試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徵稿,讓「醫病平台」的深度與廣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幾年在醫院擔任了醫療爭議關懷小組的工作,所以有機會參與發生醫療爭議事件時與病人及家屬的溝通。一開始我也對於自己的角色能幫多少忙感到懷疑,因為作為精神科醫師的背景,我對於其他各科的醫療專業,或是法律上相關的規定並不了解,不像有些醫師去進修了法律專業甚至還拿到律師的資格。我參與了幾件爭議事件的協調之後,心中有些感想在此與大家分享。但為了保護當事人,本文中所舉的例子皆經過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當醫療的結果發生不如預期的情況時,的確是讓病人及家屬很難接受,複雜的手術或是治療就算了,不如預期的結果也會發生在看似很簡單的治療或是檢查時。有時候不見得跟原先的醫療有直接的關聯,而是不幸的身體發生了另外一個醫療狀況。凡此種種我們最常聽到病人或家屬抱怨的,就是「這是一個這麼簡單的手術或檢查,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這一定有醫療疏失」。而醫師端只要聽到「醫療疏失」這四個字,很難不馬上生起防衛心,所以醫病關係一下子就會陷入緊張的狀態,溝通就會變得很困難。舉例來說,病人來院是因為腸胃方面的問題,手術很成功,術後也復原順利回到一般病房觀察。可是怎麼會想到,晚間發生了胸痛而檢查的結果是急性心肌梗塞,值班人員立刻會診了心臟科也緊急做了處置並轉入加護病房,但心臟的病情仍然急轉直下,不幸數天後病人過世了。家屬當然不能接受,認為是醫院的疏失,心臟病發後的急救不夠即時,而且手術前的評估也沒有注意到病人可能有心臟病的風險。然而爭議小組找了其他的心臟專家來檢視整個過程,檢討起來一切應該做的程序都已經進行了,只是很可惜仍然沒有挽回病人的生命。而術前的所有評估也都包含了心臟病風險的項目,相關的檢查實在看不出來是屬於心臟病的高風險。在說明協調的過程中家屬的情緒很激動,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失去親人的悲痛。但也因為這樣,使得我們要解釋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變得很困難。家屬們指責當心臟病發時的處理有所延誤,也指控當時的值班人員態度不好,而且沒有充分解釋。另外我們也接收到一年前在本院過世的病人家屬,投訴醫院對於病人過世的前十多個小時,醫療人員的態度不好,導致他不再信任醫院了。由於時間發生在一年前,我們小組很認真的回頭翻找病歷,並盡可能的去訪問當時上班有接觸到病人及家屬的同仁,釐清事情發生的經過。原來病人的病情已經到了末期,過世前一週主治醫師告知家屬們可能預期的生命不長,因此家屬們在那段時間都盡量來探視病人。病人因為已經臥床一段時間,所以請了看護在旁照顧。病人過世的前一晚,當病人的呼吸心跳開始變差時,家人並沒有在身邊。因此護理師請看護幫忙通知家人來院,做臨終陪伴。病人在隔天接近中午左右在家人的陪伴下過世了。但家屬不滿意的是,為何是看護來通知家人病人即將離世,而不是護理師或是值班醫師。而且家人都趕到醫院以後,也沒有醫師來好好說明病情,詢問在護理站的護理師,只說已經通知值班醫師了,值班醫師知道病人是末期且瀕死的狀態,先前已經選擇了不急救的決定,所以值班醫師沒有特別的醫囑。過程中家屬覺得護理師冷冰冰,沒有同理心,讓急忙趕到的家屬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情況下,只能在病房等待。雖然隔天一大早,主治醫師和醫療團隊成員都有來關心,並協助讓病人順利往生,但家屬還是感覺前一晚的經驗很不好受。當然我們的小組盡力表達醫院的歉意,在家屬即將失去親人時,沒有提供該有的支持與撫慰,也承諾會對所有的工作人員,加強同理心以及即時病情說明的訓練。對於第一個心臟病發而病人最後過世的案例,小組除了仔細的做醫療專業上面的審視,事實上也訪問了主治醫師,主治醫師的回答讓我很動容,跟在對家屬們的協調會上說明病情時的冷靜、理性完全不同。他問我們小組,「家屬有沒有想過,其實發生這樣的事情,主治醫師心裡也會很難過,甚至都會懷疑行醫這條路還要不要繼續走下去!」可惜這樣誠摯的心情,在面對家屬時,因為緊繃的氣氛沒有辦法傳達出來。我的經驗,絕大多數的醫療人員,面對不理想的結果,其實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檢討自己有沒有哪裡做錯,也很自責。但可惜的是,或許我們醫療專業的訓練,使得我們面對家屬說明時變得太理性,而讓人誤以為醫療人員就是鐵石心腸,沒有同理心,遇到問題只是忙著撇清責任而已。而第二個案例,是我們在非正規上班時間(如假日或是夜間)容易遇到的狀況。因為不管是值班的醫師,或是當班的護理人員,都不是原來的主治團隊,沒有辦法像原來的醫療團隊跟病人及家屬有好的醫病關係。所以除了必要的醫療處置,沒辦法如原來的團隊一樣提供更細膩的支持與照護。而假日或是夜間的醫療人員人力本來就少,值班醫師可能在病房的另一頭忙得焦頭爛額,護理師也一樣。而回應家屬問題的護理師,很可能不是照護那位病人的護理師,所以面對家屬的問題,只能給一個標準答案——「值班醫師知道了,目前先觀察」。當然我們小組後續的檢討,提醒所有的醫療人員,即使是在假日或夜間人力不足的時候,對於臨終以及病情快速惡化的病人,要盡可能的說明當時的病情狀況,更應該謹慎應對,不要讓家屬感受到冷冰冰或是不關心。但是也想藉著這個機會,讓社會大眾能夠了解一點醫療現場的限制。我們了解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也都應該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只可惜醫療的現場大概不可能跟電視電影中所呈現的那樣,一旦發生症狀,馬上有整組醫療人員衝進來,在幾分鐘之內做完所有的檢查,然後突發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很多該做的檢查,例如抽血結果,最快還是得等30分鐘到一小時;而內視鏡、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除了很可能當時檢查室已經有病人在做檢查,即使用最急件插隊的方式,也得等正在接受檢查的病人的做完才能進行。另外我們小組在跟病人家屬溝通時,都會感謝他們把他們所經驗過的事情告訴我們,讓醫院有檢討改進的機會。對於不如理想的結果,他們所經歷的痛苦、不舒服也表達我們的歉意。我發現大部分的病人及家屬,是想要知道事情是如何發生的,以及接下來如何補救,不見得就是要處罰醫療人員或者要告醫院。所以我們醫院的醫療爭議關懷小組,在今年「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正式實施前,就已經運作好幾年。因為對醫病雙方而言,傷害最大的就是對簿公堂。走上司法訴訟之路通常很耗時,而且醫病雙方在攻防之間為了保護自己最大的利益,一定會提出對自己最有利的佐證,而家屬所想要知道的「真相」是否可以大白,那就很難說了。感覺上,這幾年醫療爭議的案件不少,我們小組成員之間都會互相挖苦,一定是某人吃了鳳梨太旺。可是我們也知道醫療爭議的案件,是不可能沒有的,因為醫療存在著必然的不可確定性,再簡單的手術與檢查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即使醫院做好品質與風險管控,就或然率而言,意外還是可能發生。最後誠摯的期待,透過真心的溝通,讓已經發生的不幸的事件,能夠讓病人與家屬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避免誤解而帶著遺憾與憤恨很長一段時間。醫療團隊也能夠透過這些痛苦的經驗,盡可能的去改善以預防下一次的發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5-10 失智.失智專題
日照中心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的6年歷程
背景和里程碑天主教主顧修女會(Sisters of Providence)是一個國際性的修會,民國46年在台灣登記設立。90年在新北市泰山區,本著「敬天愛人」的精神,設立奇蹟之家Miracle Home啟動在地的社會服務,並依次於92年推展居家服務和營養餐食,94年社區照顧關懷據點,98年的瑞智學堂和99年的日間照顧中心, 102年的喘息服務,106年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以及奇蹟照顧咖啡館等重要服務項目,系列性社區照顧服務發展歷程。一、日間照顧中心照顧型態截至112年底,中心核准收托56位個案,失智者35位(佔62%),一般失能者21位(佔38%)。失智者年齡分布分別為:50-59歲1人、60-69歲2人、70-79歲11人、80-89歲16人、90-99歲5人。其中女性26人(佔74%)、男性9人(佔26%)。照顧服務員14位(專職8位、兼職6位)、社工2 位、護理師1位、督導1位、主任1位,共有19 位長照工作人員。二、支持團體的型態106年底至112年12月,每2個月1次,每次2小時的課程。不過,在109-111年的疫情期間,團體聚會也曾經依照政府防疫規定,總計中斷10次。其餘的團體活動,都會邀請日照中心的家屬、志工、社區的家庭照顧者一起參與。運作流程如下:1.新舊交流: 50分鐘讓新舊夥伴說出目前的照顧狀況和挑戰。2.休息時間: 10分鐘咖啡、茶、點心,讓大家輕鬆交流。3.主題時間: 50分鐘.提供失智照護知識/照顧者身心健康/國際或國內失智症趨勢與實務等內容。.邀請營養/藥學/文物/藝術/園藝/身心科等專業人士 (表格一有*者),進行50-90分鐘的演講。.2023年起輔仁大學醫院的醫師不定期參與課程和回饋。(表格一有⊙者).運用影片”女人40” ,”明日的記憶”,”困在時空裡的父親”,”被遺忘的時光” ,”香草世界”,以及相關的記錄片和影音短片等輔助,營造多元的教育情境。.藉由互動回饋和演練,讓家庭照顧者更充能。4.結語: 10分鐘彙整當天的重點和祝福。 三、課程主題與焦點活動照片四、課程安排理念和運用1.新舊交流:介紹新夥伴,請其先發言,介紹自己、照顧的對象和簡單說明挑戰;舊學員逐一分享最近照顧心得。講師自己或請學員,回應分享人的問題。讓學員從中認識更多的照顧者和每個人的生命故事,而且可以凝聚彼此的情誼和自發性的互相幫助。2.主題內容: 在每次的課堂開始,回溯上一次課程的重點,除了加深印象之外,也讓之前沒有參加的夥伴,有一些基本概念,以便融入團體。在進行當天的課程時,會提醒照顧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與應對技巧。運用影像和音樂藝術,如:照片、歌曲、短片、網路視頻、電影,來了解失智症的多重徵兆、人性的愛恨情仇、家人關係的糾葛與和解、自我的探討、正向的能量和真實案例等,讓照顧者更能掌握失智者的疾病進程和行為狀況。3.尊重和不批判: 避免學員對自己或同儕在個人私密、責任或家庭問題,過度的反應。講師需要掌握學員彼此關係的分際,避免他們過度投入,或在課後公開討論其他人的狀況。如此才能確保照顧者願意在一個安全友善的環境中,真實的反應自己的困境。4.團體動態:照顧者因為教育程度、家庭組成、家人的支持意願、經濟狀況和當地的文化等因素。在課程進行中,常常會出現傷心、憤怒、委屈、不滿等多種負面的情緒。講師除了提供他們較多的抒發時間,也會讓在場的其他家屬,給予鼓勵、支持。講師也會在每次課程後,記錄每一次的學員狀況,以便做為下一次課程互動的參考。5.關懷和社會福利的運用:對於特殊的個案,在課堂中或下課後,講師自己或開放其他學員,提供相關資源的參考。尤其發現個人或家庭最好能夠有後續的追蹤和協助時,也會轉交奇蹟之家專業人員接手。6.善的循環: 由於這個團體進行已經超過6年,目前有一兩位失智者已經往生的照顧者,主動回到團體繼續充電,或是回來分享經驗。甚至於邀請其他機構資深的失智症關懷員,一起來提供學員,尤其是照顧新手,多方面的知能,這是一個良善的傳承和互助。7.強調愛自己最重要:有些照顧者已經瀕臨照顧壓力的邊緣而不自覺,需要適時地安慰、關注和提醒。也希望能從其他夥伴自立自強或正向的態度中,給予一種繼續向前的力量。8.結語:在每次課堂結束前,都會以文字、影片、音樂、藝術創作、同儕鼓勵等形式,協助學員回顧、整理情緒、進行個別省思或團體支持。六、結論失智症的家屬支持,需要及時和持續的方式並行,才能減少高風險的個人或家庭崩裂。隨著醫療的品質不斷提升,失智者的壽命也在延長中。如何有效地在漫長的告別中,給予照顧者適時的能量,是失智盛行率高升的全球趨勢中,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奇蹟之家的家屬支持團體除了以上的課程外,在有需要的時候,工作人員都可以機動地的協助。發揮了彈性和務實的模式,提升了照顧者的知能和生活品質。同時以社區整合服務的理念,鼓勵照顧者在失智者離世後還能回到這個團體,進行利他、友誼和支持的循環,讓廣義的愛持續及綿延。備註: 本篇文章於113年4月24-26日在波蘭舉行的國際失智症大會上以海報論文的格式發表。依據規定,篇幅和字數不得超過A4兩頁,所以本文作者和奇蹟之家的邱加瑜主任、林秀玲副主任共同具名,以本文為藍本,發表了濃縮版(點我下載PDF檔)。今特別以完整篇幅呈現,和國內從事失智症或長期照顧的夥伴及家屬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