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1:13:13 大腸直腸癌
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 大腸癌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
大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大腸癌病人面對癌症治療,不再只有一條路,正確檢測與新型療法,正為許多病人開啟另一扇有光的窗。 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醫界發現某些患者腫瘤具有特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8-14 11:13:13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逾萬名患者。大腸癌病人面對癌症治療,不再只有一條路,正確檢測與新型療法,正為許多病人開啟另一扇有光的窗。 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醫界發現某些患者腫瘤具有特
2025-08-12 10:45:39 抗癌新知
癌症已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免疫治療為重中之重。工研院昨天宣布攜手國內生技業者,針對國內首創「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體新藥ITRI-501」展開合作,加速新藥商品化進程。 工研院表示
2025-08-10 14:09:29 乳癌
很多女性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發現有「鈣化點」,或是超音波檢查出「囊腫」、「纖維腺瘤」,嚇到驚慌失措,擔心癌上身。台中童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于家珩醫師說,乳房的異常發現中,絕大多數為良性,民眾無須過度恐
2025-08-07 12:00:25 血癌
57歲的資深主持人沈玉琳日前緊急住院,病情多方揣測,昨(6日)晚終於在他臉書粉絲專頁親自說明罹患白血病。血癌常來得又快又急,醫師呼籲若有「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
2025-08-07 08:59:00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是全球常見癌症之一,日本消化科權威工藤進英是第一位發現凹陷型(depressed‑type)大腸癌的醫師,他推翻了過去醫學界認為「大腸癌由息肉惡化」的觀念,提出腸癌也可能是大腸粘膜直接癌化的「凹陷型大腸癌」,而且轉移速度更快、更難被診斷出來。
2025-08-06 21:47:23 血癌
57歲資深主持人沈玉琳日前驚傳疑罹患猛爆性肝炎住進三總治療,一度指出他是罹患淋巴癌、胰臟癌等,甚至病情惡化至腦水腫陷入昏...
2025-08-05 10:37:00 飲食與癌症
癌症病人除了要對抗疾病以外,營養不良是常被忽略的關鍵風險因子。營養師提醒,透過適當的營養介入與飲食調整,癌症病人不僅能維持體重、提升生活品質,還能強化身體對抗疾病與治療副作用的能力,建議「癌友飲食3大
2025-08-04 15:10:57 其他癌症
陰莖癌是較少被提及的癌症之一,不過近期英國泌尿科醫師Mark Porter就在《泰晤士報》發文警告,陰莖癌的病例正在上升,而且每年死亡人數是睪丸癌的兩倍,而且發病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2025-08-01 09:08:54 大腸直腸癌
一位50多歲長期洗腎患者,一直有貧血症狀,他自認應該是「腎性貧血」。直到醫師發現,患者就算打完3個月紅血球生成素療程,貧...
2025-07-25 11:35:00 淋巴癌
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癌(DLBCL)是可以被「治癒」的癌症,數 10 年來,一線治療的唯一處方是合併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的 R-CHOP 療法;近年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出現可為病人帶
2025-07-23 10:31:24 乳癌
乳癌是女性第二常見癌症,雖說無法完全避免,但乳癌科學家柯米恩(Elizabeth Comen)表示,已有充足研究成果證實,生活流程中納入肌力訓練(阻抗訓練),不僅可以降低乳癌風險,改善乳癌病人的病情;
2025-07-22 15:00:00 其他癌症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在臉書粉專表示,最近在網路上流傳一些有趣的影片和圖片,顯示水果使用驗孕棒後竟然顯示出兩條線,讓不少人感到驚訝。其實這是驗孕棒可能受到一些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假陽性反應。 不過呂謹亨
2025-07-19 11:11:00 胃癌
台中一名八旬婦人去年中因上腹悶痛,連吃一個月胃藥不見改善,就醫檢查發現是二期胃腺癌,經胃切除手術合併口服化療,但今年回診...
2025-07-13 11:55:03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於2023年擺脫「連續15年十大癌症之首」的名號,但仍位居前三大癌症死因之一,每年新增大腸癌個案仍逾1萬7600人。多數人已知大腸癌能透過早期篩檢發現,但不少人覺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麻煩,也因
2025-07-09 10:23:23 抗癌新知
「手腳異常小地方,可能是救命大訊號。」定期檢查、留心手腳細節,讓早期診斷、多一分勝算。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別讓手腳癌症訊號閃過了,你還不知道! 這些手腳異狀恐是癌症前兆 1、手腳莫名出現了:堅硬又固
2025-07-08 15:41:43 肝癌
肺癌是國人最常見的癌症,其中又以肺腺癌佔大宗。然而在肺腺癌病人中,有一群以年輕女性、非吸菸者為主的族群,容易發生ALK基因變異。這些病人雖然僅佔約5%,卻往往在發現時已是晚期,甚至腫瘤已轉移至腦部、肝
2025-07-08 10:52:05 大腸直腸癌
癌症成因複雜,即使生活習慣良好也不能輕忽。澳洲一名輕熟齡媽媽出現一些日常常見的症狀,沒想到一檢查竟是大腸癌末期,讓她相當震驚又悲痛,擔心因病提早離世,無法陪伴幼子長大。
2025-07-05 09:08:53 胃癌
很多人認為自己腸胃不好,常出現胃痛、消化不良、腹瀉、腹痛等症狀,但胃不好究竟代表什麼呢?這背後可能隱藏著其他疾病,日本東京腸胃科診所柏木宏幸醫師,就解釋背後原因以及日常應該注意的地方。
2025-07-04 00:01:02 大腸直腸癌
依衛福部統計,大腸癌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且有年輕化趨勢。台大醫院昨發表最新研究,經長達十七年分析基隆與台南市社區...
2025-07-03 14:03:00 飲食與癌症
癌症防治與健康長壽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日本帝京大學福岡醫療技術學部教授、外科醫師佐藤典宏近日分享了他多年研究及臨床經驗,提出抗癌與抗老化兼具的飲食建議,並公開自己每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供大眾參考。
2025-07-01 17:25:42 飲食與癌症
愈來愈多人因為健康因素,捨棄紅肉、只吃白肉。不過近期一項研究卻指出,食用過量的禽肉會明顯增加腸胃道癌症死亡的風險。張適恆醫師提醒,許多人誤解「禽肉」只有雞肉,他並強調,不管吃紅肉或白肉,烹調及保存加工
2025-07-01 12:02:42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是台灣人常見的癌症,高居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第三位。每年接受大腸癌檢查的民眾不少,當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結果為陰性時,是否就能完全放心?一名六旬男子連續三年健檢都呈現陰性,隔一年再檢查時竟檢出大腸癌,讓他感到震驚又納悶。
2025-06-27 09:16:23 肺癌
衛福部國健署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兩年來,公費肺癌篩檢服務找出1401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占比達8成,隨著篩...
2025-06-26 12:19:00 大腸直腸癌
當你每天要跑廁所十次,甚至看到血,心裡很難不浮現「出事了」的念頭,這是來自英國33歲藥妝店經理人Vicki Steyert當時的狀況。只是她萬萬沒想到,連續求診後,竟被當成「腸躁症」輕描淡寫帶過,直到病情惡化、癌細胞已擴散到肝臟,才終於確診大腸癌
2025-06-26 09:40:20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持續21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前三名,去年7007人死於結腸、直腸與肛門癌。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亞洲第一,基隆長庚醫院胃腸...
2025-06-22 12:10:34 攝護腺癌
醫學中心No.1 林口長庚醫院/正子掃描提升診斷率 早、晚期都有治癌利器 健保統計113年全台攝護腺癌門診人次,林口長庚以1萬5,501件成為醫學中心排名第一位的醫院。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教
2025-06-22 11:42:42 攝護腺癌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11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仍居榜首,與112年相比,攝護腺癌與卵巢癌是唯二「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癌別。每十萬人口有16.4人因攝護腺癌死亡,國健署分析,攝護腺癌發生率隨年齡增加,台灣邁
2025-06-22 11:08:23 攝護腺癌
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日前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公布,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中,攝護腺癌名列第五,且標準化死亡率上升。高齡化席捲全球,更凸顯攝護腺癌在男性健康議題中的重要性
2025-06-22 09:39:03 大腸直腸癌
隨著全球大腸癌發病率上升,尤其在50歲以下族群,如何降低罹患風險或防止病情復發成為關注重點。最新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運動可有效減少大腸癌復發機率。 研究追蹤了889位平均年齡6
2025-06-20 13:07:03 其他癌症
美國作家茱莉亞德維勒斯(Julia DeVillers)因反覆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原以為是更年期症狀,直到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的是第三期肛門癌,且病因與她年輕時感染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這起案例也凸顯了HPV潛伏與癌變的風險,以及對相關症狀辨識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