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
審稿:馬偕紀念醫院腎臟內科潘吉豐主任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Chronic Renal Failure
- 就診科別:
腎臟科
- 身體部位:
腎
腎功能是指腎臟清除身體代謝後所產生廢物與維持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的能力。慢性腎衰竭是指腎臟功能慢慢地逐漸衰退,無法清除體內代謝物及維持水分、酸鹼、電解質平衡。若腎功能嚴重下降,出現尿毒症狀,就須洗腎或是腎臟移植治療。
疾病原因
人體有兩個腎臟,約拳頭大小,位於後腹腔脊柱的兩旁,主要負責排泄人體代謝後生成的廢物及液體,維持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當腎功能因某些因素逐漸減損,腎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導致慢性腎衰竭。造成慢性腎衰竭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區分為以下:
- 疾病因素:因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例如:原發性慢性腎炎、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肝硬化、痛風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等。
- 藥物因素:長期使用未經醫師處方的成藥,例如:止痛藥、減肥藥或草藥偏方等。
- 重金屬引起的腎功能衰竭,如水銀。
- 腎臟本身有先天性病變或構造異常,例如:遺傳性多囊腎病。
症狀
水腫.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貧血.不易止血.肌肉痙攣.膚色灰暗.皮膚搔癢.疲倦.嗜睡.注意力減退.蛋白尿.血尿.夜尿.尿量減少
併發症
好發族群
- 老年人。
- 長期服用抗生素與消炎止痛藥物的人。
- 泌尿道結石的患者。
- 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
預防
- 不亂服用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偏方。
- 少吃高脂、高鹽、煙燻、醃製之食物,不吃含防腐劑、色素、受污染、發霉或加工之食物,飲食宜以清淡為主。
- 平時生活應有規律的作息,避免過度疲勞。
- 每日至少須攝取2000至2500 cc左右的水份,避免憋尿。
- 禁酒及戒煙。
- 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提升身體免疫力。
- 定期健康檢查(尿液、血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