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膀胱炎
審稿: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泌尿科蘇忠仁醫師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Interstitial cystitis
- 就診科別:
泌尿科,婦產科
- 身體部位:
膀胱
間質性膀胱炎是非感染所引起的慢性膀胱發炎,經檢查只有組織發炎,但沒有細菌感染的反應。患者多數有急尿、頻尿、排尿疼痛,但排尿量少的症狀。
疾病原因
間質性膀胱炎與細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易造成混淆,常須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診。會造成頻尿、急尿、排尿疼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有一天排尿數十次的現象,影響日常生活甚劇。但目前原因不明,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 因膀胱組織纖維化、缺乏彈性造成膀胱縮小,膀胱內壁的間質層出現破損,且受到組織胺等物質的刺激,導致膀胱緊張和疼痛。
- 有可能來自於不明原因的過敏體質,或是其他全身過敏性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所產生的膀胱變化。
- 曾經有過膀胱發炎後,所產生的免疫反應。
- 可能與免疫失調或神經系統障礙有關。
- 環境因素:生活環境或生活方式改變,例如旅遊、搬家或交際應酬活動等,不適症狀會加重。
- 精神因素:精神焦慮緊張或過度憂慮,可能引起間質性膀胱炎。
症狀
夜尿.頻尿.尿急.漏尿.下腹疼痛.焦慮.緊張
併發症
- 膀胱萎縮
- 膀胱纖維化
- 腎水腫
- 腎臟發炎
- 失眠
- 腎功能衰竭
好發族群
- 30至40歲的女性。
- 容易焦慮緊張的人。
- 腸躁症患者。
- 有膀胱發炎病史者。
- 吸毒成癮者。
預防
- 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情,減輕工作壓力,尋找適當抒發情緒的方式。
- 多喝水,每日至少須攝取2000至2500㏄左右的水份。
- 患者若發現在經期前有習慣性的不適症狀,可在經期來前,事先灌注肝素或玻尿酸至膀胱,減低不適感。
- 均衡飲食,避免攝取過多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 避免飲酒及禁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