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做愛超過「x分鐘」不射精小心也是病!專家曝常見遲射原因有3種,改善方式一次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癲癇症

  • 審稿:關尚勇/台北榮民總醫院癲癇科主治醫師

更新時間:2023-09-23

  • 疾病名稱: 癲癇症
  • 英文名稱:Seizure, Epilepsy
  • 別名:羊癲瘋、豬母病、羊暈、癲癇

癲癇症是什麼?

「癲癇症」,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大腦皮質上的腦細胞異常地放電 (discharge), 所造成的種種感覺、運動或自主神經上的異常,而干擾到病人的神智、行為、情緒、運動和感覺。單獨一次的發生,稱為一次「癲癇發作」(epileptic seizure)。這些發作,通常不需經由外力 (non-provocative),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反覆發生 (repeated seizures),這時就稱為「癲癇症」。

癲癇症的發作可以分為整個大腦同時不正常放電的「全面起源的發作」以及由大腦部分區域開始異常放電,再擴及全腦的「局部起源的發作」,而兩者各依具體症狀的不同,可再分為若干個細項。部分患者接觸到特定誘因,如睡眠不足、飲酒、壓力過大、食用特定食物、強光照射、聲音刺激、生理期、發燒、感冒等,而引起症狀發作。

癲癇症的盛行率約1%,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的資料,全台「難治型」癲癇患者約有近5000人。由於癲癇症是存在已久的疾病,在醫療知識尚未普及之前,許多對於癲癇症的猜測,如被鬼附身、天降聖旨等說法流傳民間,導致汙名化的情形延續至今。事實上,若規律服藥控制症狀,癲癇症患者可與常人一樣正常生活。而且大部分的癲癇症為後天疾病導致,僅有少數為較差之遺傳疾病,因此在結婚及生子方面皆不成問題。

癲癇症有哪些症狀?

  • 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
  • 突然倒地
  • 喪失意識
  • 口吐白沫
  • 四肢抽搐或僵直
  • 大小便失禁
  • 失神發作
  • 目光遲滯
  • 雙眼無神或眨眼
  • 暫停言語
  • 對於旁人的呼喚沒有反應
  • 全身肌肉無力
  • 肌抽躍發作
  • 身體及四肢肌肉抽搐,抖動幅度會漸強

癲癇症該如何預防?

預防癲癇可以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均衡飲食、戒菸、戒酒、多運動、保持心情放鬆、不要過勞,能減少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助於避免癲癇症被誘發。此外,避免頭部創傷及身體感染,也能降地罹患癲癇症的機率。

至於癲癇症的患者,則除了上述事項之外,宜減少飲用刺激性飲料,如:茶和咖啡,生活中也要規律作息,以淋浴代替泡澡,未良好控制前不開車(註 : 目前若兩年無發作,由醫師開具證明後,得報考或恢復駕照) 或從事高風險運動,視病情避免接觸聲光效果強的娛樂活動,以盡量降低癲癇症狀發作的可能性。

哪些人容易得到癲癇症?

  • 新生兒及孩童
  • 65歲以上老人
  • 腦組織受損傷者

癲癇症的成因是什麼?

癲癇症狀的發生,是腦部電位活動異常所導致,其致病原因又可以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兩種。先天性的原因包括腦代謝異常及發育異常等;後天性的則有構造性病變和代謝性病變等。

導致後天系性腦組織病變的原因又包括:頭部外傷、腦瘤、動靜脈畸形、中風,腦部感染或缺氧…等;先天性的發育異常則包括先天畸形,以及結節性硬化等遺傳疾病。在進行病因的評估時,應綜合考量先天性、後天性因素,此外還需考慮外部的誘發因素,如:睡眠不足、女性生理期、發燒、聲光刺激…等。

癲癇症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癲癇的診斷中,了解病史是很重要的一環,醫師會詳細詢問發作的狀況,若患者於發病時意識喪失,不記得發作時的情形,則可由目擊的親友陪同看診。腦部是否曾受外力撞擊,或是發燒、感染等情況,以及患者的家族病史,都是醫師詢問的內容。

除此之外,抽血及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還有神經學檢查,皆有助於癲癇症的診斷。影像腦波連續監錄檢查(Video EEG Monitoring)是一種在患者頭上黏上電極片,連續二十四小時觀察患者腦部放電情形的檢查方式,錄影期間紀錄到癲癇發作時的腦部放電情形,就可以用於診斷,且十分有效。然而,部分的癲癇患者在診斷確定後仍無法釐清確切病因,此則有待將來醫療技術的進步。

癲癇症該如何治療?

四分之三的癲癇症患者可以藉由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癲癇不再發作,或者減低發作的次數和嚴重程度。常見的抗癲癇藥物包括「第一代抗癲癇藥物」(1990年之前發明的,或稱舊抗癲癇藥物),包括:苯巴比妥、癲能停、苯二氮平、癲通及帝拔癲,及「第二代抗癲癇藥物」(1990年之後發明的,或稱新抗癲癇藥物),包括:赦癲易、佐能安、樂命達、鎮頑癲、妥泰、除癲達、優閒、利瑞卡、克雷葛、維帕特、癲控達等。面對較嚴重,服藥仍無法有效控制的「頑固型癲癇」患者,則可以手術切除病灶處,最常見的是顳葉切除手術,術後癲癇不再發作的比例達80%。電刺激術,包含迷走神經刺激術 (VNS) 及深部大腦電刺激術 (DBS),對於不適合手術或手術失敗的患者也可有一定比例的改善。

此外,以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為原則的生酮飲食 (Ketogenic diet),也被證實能夠治療癲癇。林口長庚醫院的實驗結果顯示,採用生酮飲食治療計畫的患者,有32%癲癇完全獲得控制,另外32%的患者,發作頻率減少一半。

癲癇症要看哪一科?

  • 神經內科、神經科、癲癇科
找附近醫師

癲癇症主要的發生部位?

  • 腦部

課程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