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最好、這種奶更健康、糖尿病患者不該吃水果?外國專家破解常見「3大蔬果迷思」
美國文化中,有一些針對營養的錯誤觀念,就像是在腦中縈繞的洗腦歌曲,揮之不去;頂級營養專家特地在此要打破有關蔬果的一些迷思,教你吃得更健康。
專家破解3大常見蔬果迷思
迷思一:新鮮水果蔬菜比罐裝、冷凍或乾燥水果蔬菜更健康
儘管大眾一直都堅信「新鮮最好」的看法,但研究發現,冷凍、罐裝和乾燥的水果蔬菜與新鮮水果蔬菜一樣營養。
即將卸任的聯邦農業部官員、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公共衛生政策教授布萊奇(Sara Bleich)指出:「冷凍、罐裝和乾燥的水果蔬菜還可以省錢,確保家裡隨時都有水果蔬菜可吃。」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罐裝、冷凍和乾燥食品有添加糖、飽和脂肪和鈉等隱性成分,購買前請務必要詳細閱讀營養標籤,選擇這類成分較低的產品。
迷思二:二型糖尿病患者不該吃水果
這個迷思主要是因為大眾把果汁與水果混而一談而生,因為果汁糖分高且纖維含量低,因此會造成血糖上升。
但研究發現,每天食用一份完整水果,尤其是藍莓、葡萄和蘋果等,可降低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另有研究表明,食用水果可幫助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舊金山凱瑟醫院(Kaiser Permanente San Francisco)內科醫生兼烹飪醫學和生活方式醫學主任薛琳達(Linda Shiue)表示,包括二型糖尿病患在內的所有人,都可以從水果所含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等營養素獲益。
迷思三:植物奶比牛奶更健康
多數人認為,燕麥、杏仁、米和大麻所製成的植物奶,比牛奶更營養。
亞利桑納州立大學永續食品系統教授、前美國農業部副部長梅里根(Kathleen Merrigan)指出,並非如此;光是針對蛋白質來說,牛奶每杯含有約8克蛋白質,但杏仁奶每杯只有約1克到2克的蛋白質,燕麥奶每杯則只有約2克或3克蛋白質,且相對於牛奶,許多植物奶內都有鈉和糖等對健康不利的添加物。
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日本人長壽秘密! 納豆「納豆激酶」有益心血管、遠離三高風險
.生老死不可避免,但「病」卻不一定!洛桑醫師揭開健康長壽的關鍵
責任編輯:陳學梅
推薦文章
-
潤餅藏熱量陷阱 避油炸少負擔
-
小鳥胃怎麼在自助餐吃回本?她教吃到飽5步驟:留意第一區的陷阱
-
柯文哲緊急動泌尿道手術!什麼是水腎?水腎會自己好嗎?
-
不是只有鹹食才合適 9種水果也能用氣炸鍋做成香脆果乾
-
羅志祥母阿茲海默症「記憶彷彿被橡皮擦抹去」!醫籲年輕多存腦本 三動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