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將好壞細胞一起殺死了?癌病專家這樣說

時報出版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

少數同時擁有放療專科執照與化學治療專科執照的癌病專家季匡華醫師,在其新書《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指出,一般民眾都以為化療放療破壞免疫力?事實上,化療放療雖會破壞免疫力,但只是有限程度地使免疫力受傷,但卻達成了癌細胞無法生存的目的,而受傷的正常組織與免疫反應能很快恢復。腫瘤有強大的免疫抑制力量,以小毒攻大毒是一個不得不的作為。

當腫瘤治療很有效的時候,化療或放療皆能重大地改善腫瘤微環境,但放療因為是局部的治療,破壞免疫力的程度較全身性的化療小。所以,臨床上手術前後做「同步放療+化療」後再去開刀的檢體,醫師大多可以發現腫瘤免疫微環境改善的證據。而此證據比只在單用放療或單用化療的時候(即沒有「同步一起做」的時候)明顯,那是因為「同步」殺腫瘤效果確實較高,免疫改善也因此更好。

放療與化療的目的不是破壞免疫力,而是殺死腫瘤。破壞免疫力最大的元凶是腫瘤;如果是無效的化療與放療,的確除了破壞免疫力外沒太大的好處,因為腫瘤沒被殺死嘛。所以不能倒果為因,認為放療化療破壞免疫力,接下來我們會說明化療與放療增強免疫反應的原理。所謂放療化療導致好的壞的一起殺,也是一種過度簡化的說法。

放射治療,即使不用質子治療,在物理上早已進步到95%以上劑量與50%以下劑量分別分布於腫瘤與正常組織上;化療物理上的差異不大,但開發藥物時,腫瘤的敏感度通常是最高的才會被選來治療,固然好的壞的都受影響,但壞細胞影響大。這就是「治療空間」,如果「治療空間」很小,大概這個癌就沒希望被治好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遵循著「適者生存」的道理,適當的治療策略一定是癌細胞無法生存、正常組織與免疫反應雖受傷但能很快恢復,否則就叫做過當的治療。

大家應該正面的看待治療過程,並予以接受。畢竟,這是目前較有效果的方法。當然,我們很難預知治療結果,但避免過當,是我們經常交代自己醫療團隊的。

關於免疫,有幾點說明:

(一)看到的白血球降低便稱之為免疫力下降,這其實是錯誤的,應該看淋巴球比例較準確。在腫瘤微環境看到的免疫力指標,才是真正影響腫瘤的免疫力。腫瘤微環境免疫力好壞才是最重要的臨床上觀察化療或放療有效與否的決定因素。若治療沒有效,我們不僅看到癌細胞持續增長,也看到伴隨著的免疫力逐步下滑;反之,看到有效的治療,局部微環境免疫力以及身體的淋巴球比例也多半逐步恢復正常。

(二)免疫有一個循環的概念,有一小段時間的壓抑,反而引起後續的免疫反彈,就是所謂的先蹲後跳。如果不蹲一下,也跳不高。癌病治療先引起局部發炎,很快地會帶來抗發炎與抑制發炎的力量,這是健康的,能讓組織修復。表面上看到的局部抗發炎(免疫抑制)增加,其實最終會引起全身整體的免疫力恢復。但持續的局部發炎或是全身性的發炎,就不容易再產生恢復性的免疫控制力量,反而是大忌。

(三)癌細胞死於非命了,才會釋出激發免疫力的分子,除了幾種不常用的方法外,只有化療、放療會讓癌細胞一下子死於非命,這才有機會產生出真正的抗癌免疫力。如果讓癌細胞自自然然的生長與死亡,稱為正常凋亡,若像時序般的春生長、秋落葉,是激發不出免疫力的。切記,免疫力是在微環境戰鬥後,發炎後,再恢復,才能產生的。少了其中的發炎與恢復的步驟,人體不易產生真正的抗癌免疫力。

不過,一般放療化療引起的細胞死亡經常是非「免疫性」的。發生「免疫性死亡」的前提是死亡的細胞要能釋放出「危險訊號」才行。常見的危險訊號,例如:ATP(能量之源)、熱休克蛋白,以及各種DAMP(傷害相關分子型態)的分泌,腫瘤內會伴隨有快速的免疫細胞浸潤,以及引發發炎反應。電熱治療會引起熱休克蛋白釋出到微環境中,是最有效的引發危險訊號方式之一。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

本文摘自《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

作者:季匡華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季匡華

少數同時擁有放療專科執照與化學治療專科執照的癌病專家。專長: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熱治療、癌症諮詢、癌症防治。

2012年起成立「台灣癌症熱治療學會」擔任理事長,全力發展熱治療,因為熱治療是唯一能貫穿協調手術、放療、化療與免疫治療四種療法的學問。尤其是2017年起率先引進電熱療機,大大提升了免疫治療的能量,與國內熟知的熱治療並不相同。新光腫瘤治療科儼然成為少數具備「快速轉譯」能力的癌病治療單位。他積極參與政府的各種專業醫學會和國際學術雜誌等的審核委員、理事或編輯。季醫師團隊有非常多的創新與專利,以治療難症聞名。

免疫力 化療 放療 腫瘤 抗發炎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