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細胞療法治療癌症?免疫治療權威張文震這麼建議
近期,立法院通過了「再生醫療法案」,這項歷經十年才通過的法案,為缺乏治療方法、現有治療方式效果不佳的急重症病患,帶來了新的曙光,但這道曙光能帶來多少療效呢?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及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指出,患者仍應優先選擇正規治療,而細胞療法作為選項,須了解其治療方式和風險,並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第二意見,以做出明智決定。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張文震指出,病患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應優先考慮已有治療指引的正規療法,雖然有些患者因害怕副作用,而尋求安全性較高的替代療法,但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能夠調整藥物劑量,幫助患者順利完成治療,如果正規療法無效或無法使用,病患再來考慮細胞療法也不遲。
再生醫療雙法通過,為病患帶來新希望
在再生醫療法案通過之前,衛福部已頒布了特管辦法,開放了六項細胞治療技術,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張文震指出,細胞療法與傳統藥物治療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目前仍被定位為醫療技術,而非藥物。因此,細胞療法的療效並未如藥物般,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和多國多中心的研究來證實。
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為例,這是一種被明確定義為藥物的細胞療法,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和審查程序,證實有效並獲得藥證。然而,其他的細胞療法目前多定位為醫療技術,缺乏藥物的確定療效。所以,政府對於細胞療法的管理重點,在於確保其安全性,這包括對實驗室規格、技術人員、細胞培養過程等的嚴格管理。
《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主要為細胞療法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張文震強調,法案的通過讓細胞療法能在一定的規範下執行,尤其是細胞源頭的管理和再生技術的規範上,對於癌症治療的發展將帶來幫助,法案同時增加兩千萬的加重罰則,以確保整個產業能夠在合法規的環境下運行。
細胞療法非藥物 建議患者尋求第二意見
張文震進一步解釋,再生細胞療法的原理,是透過細胞的培養和回輸,讓這些細胞在體內發揮攻擊腫瘤的作用。然而,由於細胞療法目前多數仍被定位為醫療技術,其療效未能如藥物經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尤其細胞培養過程複雜,需投入大量資金,從數十萬到百萬不等,使得治療費用居高不下,卻為許多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
張文震提醒,細胞療法的未來發展,仍需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證實其療效和安全性。患者在選擇治療方式時,應充分了解其潛在的風險和未確定的療效,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第二意見,並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做出適合的抉擇。
張文震小檔案
現職: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
經歷:
長庚醫院腫瘤科總醫師
學歷:
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Podcast工作人員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蔡怡真
音訊剪輯:許凱婷
腳本撰寫:蔡怡真
音訊錄製:許凱婷
特別感謝: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
推薦文章
-
2024退休力大調查/突破傳統 與「新家人」一起共老
-
🎧|急診壅塞恐延遲治療?「野戰急診室」概念將列入急救指引
-
【晚期肺癌最愛問】先別查活多久、怎麼辦?治療前必看QA
-
29歲男罹大腸癌晚期 他坦言只能怪自己飲食習慣「狂吃一家健康速食店」
-
夜尿幾次算正常?7招緩解夜尿 睡前少滑手機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