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應提早布局打造專屬居所,日本研究長者需要XX年才能接受新屋!
超高齡加上少子女化的社會結構,近20年來,老後的主要照顧者已逐漸不再是「家人」,而是外籍看護或居服員,每一個人面對老後,不僅要開始建立「新家人關係」,且要從孩子們「離巢」,約六十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尋覓或打造適合自己的老後居所,提早思考自身需求及早布局,別等身體衰弱或邁向失智時才開始行動。
行動不便 奶奶困二樓老屋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老後不想麻煩他人,就得「提早布局」,隨著年紀漸長,最怕遇上身體衰弱又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別說無法維持交友,出門買東西都困難,不但影響心情,更可能使認知功能快速退化,誰無法預料到疾病什麼時候發生,必須在身體健康時規畫及行動。
家總推動「長照移(宜)居:幫長輩搬家」計畫,曾協助一位七十多歲的奶奶搬家。先生離世後,奶奶獨自住在二樓老房,因髖關節退化,每天上下樓梯就讓她痛不欲生,期待能搬到有電梯的大廈或一樓。
奶奶向子女表達需求,孩子們卻告訴她無法出錢幫忙修繕,甚至說出:「只爬一層樓就當復健」,雖然奶奶不缺裝潢費用,因子女不認同,讓她打消了想要改變的念頭。
改造居家 先做有補助項目
不過,有時是成年子女想為逐漸年邁或長照階段的爸媽進行空間改善,卻被爸媽以麻煩、工程浩大以及擔心花錢等原因拒絕。
在長照領域工作多年的若晨室內裝修專案經理徐宛菱表示,長輩對於改造熟悉的居家空間難免感到擔憂,要先了解他們拒絕的原因並讓他們安心。很多長輩擔心花太多錢,建議可先針對長照2.0有補助的項目先局部改善,即使只是簡單安裝一支扶手。
「這時要先了解長輩想法,曾遇過一位阿嬤打開心房後透露,不想改裝是覺得裝扶手會很像病房。」後來依長輩對美感的要求,順利完成改裝。
也有長輩自認還沒這麼老,不需要居家無障礙,或是無法想像施工後的模樣而抗拒。徐宛菱表示,此時可以請子女帶長輩參觀完工案例,或是選一間無障礙旅館體驗一晚,再請長輩重新評估,徐宛菱說,施工時經常有鄰居一聽到是為了長輩居家改裝,就會陸續來參觀,「通常長輩自己看到改裝後的空間,接受度就會變高。」
陳景寧說,無論男女,老後都容易依賴子女,若單身獨居,則憂心無法承受改變後的風險,加上台灣人安土重遷的觀念根深柢固,一動不如一靜,明明自宅已不適宜居住,卻還是繼續待著。家總看見台灣有愈來愈多的長輩,深陷「家庭關係」的困境,老後無法順心、安居。
如果擔心搬了家,放不下對原來住處的回憶,陳景寧建議可以把新屋布置得和之前房子相同。據日本研究,長者搬至新房,平均要1.9年才會適應,建議給自己約兩年時間,重新適應環境與生活;愈年輕,適應變化能力愈強,所以切記要及早布局。
數位版看這裡
老後人生規畫,千萬別全仰賴子女,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如何增加韌性,培養老後適應力,來看看三位專家的三帖藥方。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責任編輯 吳依凡
推薦文章
-
看臉色知健康!臉色灰黑恐腎臟出問題 臉潮紅、橘紅快檢查甲狀腺
-
《影后》看到現實中普遍存在的「李子齊」?諮商心理師點出男人劈腿的11種心理狀態
-
毛小孩的陪伴/喵星人的陪伴 讓空巢期不孤獨
-
丟進洗衣機的衣服到底要不要翻過來?家事達人:這一點比防掉色更關鍵
-
如何照護老寶貝/孩子離家念書 愛犬陪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