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藥物不是每位患者都有效!台北榮總精神部醫師李正達帶領的研究團隊,歷經兩年半,成功研發可反應及活化腦部「前扣帶迴」區活性的電腦程式,在抗憂鬱治療前,評估患者腦部訊號,可預測患者未來抗憂鬱治療的效果,研究成果不僅刊登在國際期刊上,同時也獲得北榮105年醫師創新(改良)獎,造福憂鬱症病患。
李正達表示,國內的憂鬱症患者約有1%至3%,和國外5%至10%相比,國內的統計明顯低估,主要是受到東方文化影響,普遍壓抑自己的情緒、長期忍耐、不願就醫有關。憂鬱症患者是異質性很高的族群,有些人是受到心理社會的環境因素影響,有些人是生理影響,但確切造成憂鬱的原因,科學界與醫界都還在研究中。
市面上的抗憂鬱藥物,僅有1/3到1/2的患者服用後反應不錯,其他的患者對藥物反應不佳,醫師就必須協助患者再換藥,一種藥藥服用4至8周,才能斷定究竟對患者是否有效,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患者痛苦、醫師也困擾。
李正達舉例,曾有一名40歲的熟女由外院轉介來北榮,主要是因為已經反覆吃藥近兩年,失眠、情緒不穩定的狀況仍沒有起色,後來轉到北榮繼續治療,就可以透過電腦預測患者某個腦部區域的活性,了解患者對於藥物的反應是否良好,治療可以改採比較後線、加強的藥物,甚至可以增加腦部刺激的治療。現在患者病況穩定,症狀逐漸改善,若能早期知道患者對一般抗憂鬱症的藥物反應不佳,就不用花這麼長的時間,吃這麼多藥物。
李正達表示,一般說來,年紀大的患者、過去曾嚴重失眠,對安眠藥無反應;還有身體長期疼痛,止痛藥效果不佳的病人,這三類患者基本上對一般抗憂鬱的藥物反應也不會太好。透過各種方式早期發現治療,「憂鬱症是會被治癒的」。
醫師表示,社會不用把憂鬱症汙名化,有病盡快尋求幫助,就能改善生活品質與身體功能;他也建議民眾,若身邊的親友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煩惱多、常有負面情緒,可能就要思考是否憂鬱上身,早期接受治療,不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還能提早避免失智發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