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環境一塵不染代表清潔衛生?專家提醒8大重點
打掃居家環境是維持家中整潔的重要工作,但你知道衡量環境是否清潔衛生不能只看表面有無髒汙而已,那麼該如何判斷環境是否清潔衛生呢?
《BBC》報導,根據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 RSPH)的報告,人們在打掃時應該關注的是如何防止有害微生物在家中蔓延,而非清潔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比較髒的地方。
該報告指出,按照正確方式在合適的時間洗手、洗衣服和清潔物體表面是良好衛生的關鍵,可以減少感染和抗生素耐藥性,但仍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前述清潔作法並不重要。
根據RSPH的報告,一般大眾對於汙垢和細菌,清潔與衛生之間的差異並不清楚,甚至有部分的人認為,孩子需要接觸有害細菌來增強免疫系統。專家表示,這樣的信念可能導致孩子受到危險的感染。
相反地,專家指出公眾應該集中精力,在特定的時間清潔特定的地方,即使這些地方看起來很乾淨。唯有如此,才可以阻止有害微生物蔓延。
以下是專家總結的8大清理重點:
●在準備和處理食物的時候●用手吃東西的時候
●上完廁所之後
●在打噴嚏、咳嗽及擤鼻涕的時候
●整理和清洗家中髒衣物的時候
●照顧家中寵物的時候
●清理和倒家中垃圾的時候
●照顧家中受感染的病人的時候
專家表示,清潔是指清除髒污和微生物,而衛生則意味著在關鍵時刻和關鍵地點,以正確方式斬斷感染源,讓公眾區別這兩者的不同非常重要。
推薦文章
-
久咳逾10天有可能感染黴漿菌 成人、小孩感染主要差在1症狀
-
氣喘發作「吸一口」就沒事?他一度命危葉克膜搶救!專家:抗發炎才能治本
-
乳癌、肺癌等都容易發生骨轉移!醫揭「癌症骨轉移」2大警訊 不明痠痛別輕忽
-
地震來了人剛好在廁所怎辦?專家教4個浴廁防災策略:務必準備拖鞋
-
家裡總有一股怪味揮之不去超惱人?室內異味來源多 網分享除臭撇步